看着增城地图,不知各位街坊有没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增城大部分最好的城区、镇区地段,传统居住的都是本地人的村落,而客家人的村落好点的会居住在城区、镇区的边缘位置,但大部分会在“山窿角落”。
在以前就生活水平而言,增城的本地人普遍比客家人的生活水平要好一点。直至到现在城区、镇区的包租婆,包租公多数都是本地人。
早些年,部分增城的客家人外出做生意,赚到点钱。这要说到近年来增城客家人的发迹史,不得不说“北上做汽配”这个词。北上的意思,初期是指北京,到后来基本成了客家人到外省做生意的代名词。
早期北上做生意,不少客家人发家致富,但现在这生意也不好做了。现在很多“北上”的回流增城再创业。
能幸运北上做生意致富的客家人,毕竟是少数,而很多老老实实的客家人,要不就打份工,要不就脚踏实地耕作家里几亩田。
近年来增城发展迅猛,征地拆迁、村旧改造福不少村民,而其中最好的事例就是挂绿湖工程,把五一、明星、光明、西瓜岭几条客家村都“拆富”了!
但是类似挂绿湖这样的拆迁模式,已经一去不复返,也不可能再有类似这样的拆迁,所以这些得益村的村民应该好好珍惜,现在得到的好生活。
增城280多条村接下来迎来的发展主旋律是——旧改!旧改和拆迁有非常大的区别,之前我们也和大家介绍过。眼看增城旧改进程越来越猛,增城的客家村,能在旧改大潮中“翻身",大大改善、提升生活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但前提是,你的村必须被纳入旧改之列。而目前而言,增城已经多条客家村纳入旧改。
众所周知,中新、福和地区是增城传统的客家村落聚居地,目前中新的中新村和福和的泮霞村已经成功进入旧改进程!
中新村改造面积达92公顷,总投资金额达120亿元。
(以上规划图仅作参考,实际以官方发布为准)
福和泮霞村的旧改投资总金额约为100亿元!居民2352户,户籍人口5347人,项目用地面积100.18万㎡(包含国有土地22.30万㎡,集体土地77.88万㎡),建筑面积85.74万平。
近日又传来了好消息!增城又一条村纳入旧改!4月21日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了一则《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霞迳村旧村全面改造项目公开选择合作企业公告》
改造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霞迳村旧村全面改造项目项目地址及范围:广州市增城区中新镇霞迳村项目片区居民情况:居民 448 户,户籍人口1150人。项目土地房屋现状:
总用地面积(公顷) | 国有土地0 公顷、集体土地 69.52 公顷 (其中建设用地 27.59公顷、农用地 39.50 公顷、未利用地2.43 公顷) | 房屋建筑面积(㎡) | 改造范围内总建筑面积235844.49平方米 | 改造方式 | 采取村企合作改造模式,改造范围内集体建设用地转为国有用地;本项目用地手续完善后,采用划拨/协议出让方式供地(以规划和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意见为准),合作企业按照经批准的改造方案及相关规划要求拆除重建实施改造。 |
本项目改造成本总金额约为23亿元(具体以政府批复的实施方案为准)。融资地块协议出让具体价格标准及协议出让时点按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核准要求执行。本项目由竞得人独立开发经营,负责所有改造成本及资金投入,竞得人自行承担和享有开发经营风险和收益。
旧改除了为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同时也会对增城的客家村落产生深远的影响。中新村旧改120亿,福和泮霞村100亿,夹在中新村与泮霞村之间的霞迳村23亿,三条村改造成本总共243亿!未来这三条村连成的这一片区的发展将会无可限量!昔日的小村镇即将迎来巨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