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们每天“闭关”在家,每天最关注的就是,有关增城方面疫情最新动态。这其中关注度最高的莫过于,每天有没有新增确诊病例,而这些确诊病例又分布在哪个镇街,哪条村(小区)。
其实对广大增城人民来说,每天没有新增病例就是最大的好消息!终于增城迎来好消息,2月7日(24小时内)增城未有新增确诊病例!所以截至2020年2月7日24时,增城的确诊病例数暂未有变化。
广州卫健委通报最新的疫情情况 截至2020年2月7日24时 增城确诊病例17例
其中新塘镇11例,增江街5例,荔城街1例
【增城确诊病例涉及小区】
荔城街中海城市广场 新塘镇尚东阳光 新塘镇太平洋花园 新塘镇翡翠绿洲 新塘镇西洲村豪门公寓 新塘镇西洲村
新塘镇大墩村
新塘镇富丽园二街 增江街碧桂园(荔园)
(以上统计数据来源于广州卫健委)
我们从之前公布的确诊病例可以了解到,确诊的人员,基本都是在外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到了增城病发被确诊。
专家说感染这个病毒后,最长的潜伏期是14天,基本14天都成了隔离、观察、防控的标准。所以近期从外地返、抵增城的人员成了重点的防控对象,特别是从重点疫区(湖北)来增城的人员。
之前非常客气的呼吁,近期从湖北返、抵增城的人员,主动向本人所在社区、单位或酒店等居住场所报备,并做好自我体温检测,从返(抵)增城之日起14天内自我隔离观察,避免外出。
但有少部分人员就是“不要命”!近期从重点疫区到增城后,不主动报备,还自己骗自己,抱着嚣幸心理!不自我隔离,还到处走动,到头来害了谁?害了自己、害了家人、还害了亲戚朋友!还害了无辜的街坊!
对于这样的人,增城公安部门已明确表明:凡不主动申报、拒绝接受测温、医学观察等防控措施的,将依法追究责任!
我们增城人热情好客,重来不歧视哪里人,而我们要隔离的是病毒,而不是人情!但是在这个非常时期,如果明知自己近期从严重疫区返(抵)增城又隐瞒不主动上报,甚至家人、亲戚一起、隐瞒包庇!最后的结果可能是像下面这个女子的下场一样!
2020年2月4日,广州增城警方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樊某立案侦查。
经警方初步侦查,樊某(女)自1月21日到达增城区后身体出现不适。2月2日, 樊某被增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诊断后确认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其间,樊某多次就医时刻意隐瞒其疫情发生地居住史,并未自行居家隔离,导致多名密切接触者需隔离观察,危害公共安全。
樊某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现已被增城警方以涉嫌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立案侦查。目前,樊某已被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
幸运的与其密切接触者,会被定点隔离14日,运气差的话,与其密切接触者被她传染!最无辜的就是,完全不知道什么情况和她接触的街坊,要被隔离14日!
其实我们从各地的有关疫情的消息,都看到一个很大的共同点,这个病毒重点源于哪里,以增城来说,确诊病例基本都是输入性病例,也就是说近期从外地返、抵增城人员,在外地感染病毒,到增城后病发。加强近期从外地特别是重点区域——湖北,返、抵增城人员的防控尤为重要。
为了更有效防控疫情,早前增城的村,基本都采取了封闭式管理,禁止非本村村民以外的人员和车辆进入。但增城有些村因为有外地人在村里租房居住,为了减少村里人员的流动性和外出时间,近日增城中新镇中新村发出了紧急通知,要求村民和居住在村里的外来务工者出村购买生活用品及食品限时3小时,超过现实一律不得进村!每户每日派一名代表外出采购。
众所周知,对这个疫情的防控,重点是减少人员流动性,还有对外来人员防控,为了村疫情防控工作,石滩镇元岗村,更是发出了一个非常紧急的通告!通告中明确说明,凡是外来人员必须在2月9日前搬离我村民宅!
在这个非常时期,疫情防控大于一切,对于此举,村民们都同意,他们应该也经过深思熟虑,才做出的决定。但这个情况应该根据每一条村的实际情况去实施。无论怎样,我们的目标都是一样,战胜疫情!
下面我们关注下疫情最新动态
2月8日中午通过疫情最新信息
广州卫健委通报最新的疫情情况
截至2020年2月7日24时
增城累计确诊病例17例!
【截至2020年2月7日24时广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
2020年2月7日0时至24时,广州市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增确诊病例14例,其中海珠区7例、番禺区2例、越秀区1例、荔湾区1例、天河区1例、白云区1例、花都区1例。
截至2月7日24时,广州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98例,其中白云区66例、海珠区54例、天河区40例、越秀区34例、番禺区33例、增城区17例、荔湾区16例、花都区15例、黄埔区14例、南沙区8例、从化区1例。男性144例、女性154例。年龄介于1-85岁之间。现有疑似病例6例。累计核实追踪密切接触者2184人,尚在医学观察383人。
298例确诊病例中,已治愈出院27例,无死亡病例。现有271例在定点医院隔离治疗,其中危重型13例、重型25例、普通型223例、轻型10例;226例在市八医院(含危重型3例、重型23例)、26例在省二医院(含重型1例)、11例在广医附一医院(含危重型10例、重型1例)、5例在市妇儿中心、1例在中山三院、1例在省人民医院、1例在南方医院接受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