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周末恐怕很多家长都要面临一个头疼的问题——家里的“熊孩子”要放暑假了。“熊孩子”早已准备好了各种玩法,上山下水无所不及。But,警察蜀黍要说的是:放暑假了,交通安全可不能放假!寒暑假期间,学生们结伴出游或是探亲访友,自由参与交通的时间和机会多了,假期涉学生的交通事故也大幅增加。所以,家长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多提醒、多教育,加强孩子交通安全意识,教育他们安全出行、文明出行。
下面,蜀黍结合近年来我区涉学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对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行为进行剖析,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无证驾驶摩托车 危险系数★★★★★
交通事故时间:2016年02月03日01时50分
交通事故地点:增城区永宁街碧桂园凤凰城小区凤鸣大道
张某(男,16岁)驾驶摩托车搭载徐某(男,17岁)行驶至增城区永宁街碧桂园凤凰城小区凤鸣大道时,摩托车突然失控撞上路基及树木后倒地,事故造成张某、徐某当场死亡。经交警部门调查,司机张某血液中酒精含量为88.7mg/100ml,属于醉酒驾驶。
事故分 这起事故中,张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又在醉酒状态驾驶车辆。事故发生时,由于两人未戴头盔,头部受到剧烈撞击,属于颅脑损伤致死。数据显示,酒后驾车比正常反应慢12%,也许就是那么1秒的时间差,来不及采取措施变会发生事故。
交通事故时间:2017年4月2日20时38分
交通事故地点:增城区中福公路田美村路段
欧阳某(女,13岁)驾驶摩托车搭载胡某(女,13岁)、魏某(女,12岁)、彭某(男,13岁)沿中福公路由南往北行驶至中新镇福和田美村路段时失控,冲出路面碰撞绿化树后倒落,造成欧阳某、胡某、魏某受伤,车辆损坏的交通事故,其中欧阳某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分析 这起事故中,欧阳某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一车搭载多人,驾乘人员均未戴头盔。青少年臂力有限,摩托车在搭载多人后,转向不灵活、难以把控,在行驶过程中,很容易偏离方向,冲出路面。
青少年喜欢尝试新奇、刺激的事物,在他们看来开摩托车是很酷、很拉风的事。他们没有驾驶证,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驾驶学习,车速快、不戴头盔,一车搭载多人的情况也比较多见。交警指出:青少年驾驶摩托车、电单车极易引发事故,而且,一旦发生事故非死即伤。
马路上追逐嬉戏 危险系数★★★★
从最近几年的事故情况来看,校园周边、大型购物场所附近、农村住宅聚集地附近是未成年人交通事故的多发地,而走路分心、横穿道路及嬉戏打逗是引发未成年人交通事故的主因。
在已发生的交通事故中,有的孩子是突然横穿马路,有的是跨越道路中心隔离护栏,还有的是遇突发事件应变能力差导致意外发生。交警指出:未成年人缺乏交通安全知识,身材、视野都不能越过小轿车或灌木,很难被司机观察到。一旦被行驶的机动车撞倒,后果很严重。
携起手,共同做好交通安全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区交警部门定期深入各中小学开展学生交通安全知识讲座,特别是在寒暑假前,交通安全教育课是必上科目。
但是,寒暑假假期跨度长,在一个多月的假期里,家长便要切实担负起看护、教导的责任。
1、以身作则
家长自己要遵章守规,给孩子带好头、树榜样。试想下,如果自己都违反交规,甚至带孩子闯红灯、乱穿马路、骑乘摩托车不戴头盔、超载等,这些不安全、不文明的交通行为和错误的言传身教,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使他们也养成不遵守交规的恶习。
2、严管严教
孩子独自外出或者结伴外出时,要进行提醒教育。现在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不仅是马路上要注意,在小区里也要留心。特别是要提醒孩子:不要在机动车前后的盲区玩耍,不要在行驶的机动车旁追逐打闹,过马路走斑马线,不突然横穿马路等等。
家里有机动车的家庭,绝对不能让孩子自行驾车。要注意摩托车、电动车的钥匙保管,谨防“熊孩子”偷拿钥匙。
3、安全乘车
儿童搭乘轿车的,建议为12周岁以下儿童配置安全座椅,据统计数据显示,发生交通事故时,汽车内未安装儿童安全座椅的婴童死亡率是安装了儿童安全座椅的8倍,受伤率是3倍。乘坐共同交通工具的,要坐稳扶好,不能把头手伸出窗外。
此外,不要将儿童单独留在车内。入夏以来总会听到一些家长疏忽大意把孩子锁在车内的新闻,暴晒后的车内温度能高达五六十摄氏度,再加上不通风,锁在里面的孩子很容易中暑,时间久了还可能有生命危险。
平安出行
快乐暑假 祝孩子们渡过一个平安、快乐的假期!
来源:增城公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