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下午,在正果市场经营活禽的陈某,受朋友刘某之邀,来到正果镇麻冚村,帮忙一起宰杀了一头死因不明的牛,陈某顺手拿走两麻袋病死牛肉。陈某心生贪念、铤而走险,把牛肉运到正果市场售卖。
“那个人卖的牛肉可能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病死的。”当日下午4时,正果食药监所执法人员对正果市场进行检查时,接到群众举报,称市场内活禽经营档主陈某刚从市场外运来两大袋疑似病死牛肉准备销售。接到举报后,执法人员立马赶到陈某的活禽经营档口进行执法检查。
现场检查发现,陈某的活禽经营档由于休市并未开门营业,但在陈某正在其档口正对面的水泥柜台边解封两只黄色的编织袋,执法人员对两只编织袋进行了检查,发现里面装满了牛肉,便要求陈某出示这些牛肉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广州市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明”,但陈某称这些牛肉是自己宰杀的,无法提供上述证明。考虑到上述牛肉可能是私宰的病死牛肉,检查人员立即向区食药监局、正果镇政府、正果动检所反应了上述情况。
下午5时,由区食药监局、正果镇政府、区食药监局、区农业局(动物检疫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到现场展开深入调查。
经过现场问询,发现上述牛肉来自于一头当日中午病死的黄牛,牛的主人是正果镇麻冚村村民刘某,于是又通过麻冚村委通知刘某到达现场。区食药监局已对销售者陈某进行立案调查,并对上述牛肉实施了扣押,由农业局动物检验检疫部门的工作人员现场采集了两份牛肉样品,送广州市相关机构作疫病检测。所剩牛肉62.9kg,经陈某确认后,在麻冚村村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进行了无害化销毁处理。
当晚18点30分,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根据病死牛肉销售者陈某的供述,称上述牛肉的确由刘某当日病死的黄牛宰杀而来,且其中一部分在宰杀现查已经被部分麻冚村村民拿走,立即向正果镇政府反馈并要求提供帮助追缴其余病死牛肉。经过正果镇政府的沟通协调,麻冚村村委工作人员连夜在全村范围内追寻病死牛肉下落,并于晚22时从3名村民家中追回了剩余的61kg牛肉,经上述村民确认,上述牛肉自宰杀分割后拿回家中到被追回没有被食用,也没有流到市面销售。区食药监局于晚22时30分收到上述追缴回的61kg病死牛肉,经称重后,在麻冚村村委工作人员和牛主人刘某的陪同下,将其全部无害化销毁处理。
现该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5月19日下午,正果镇政府在全镇工作会议上也就此事做了专门通报,并就打击私宰和销售病死畜肉等工作做了部署。正果镇于近期启动食品药品安全大排查工作,由区食药监局抽调的执法人员、协管员和镇街各部门、村居干部组成专项工作组,对全镇食品药品经营业户开展深入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目前已完成了第一轮的基础情况排查摸底,现在正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和对食品交易量大的、处于辖区边界地区的高风险区域加强监管。
区食药监局提醒病肉不要吃
“食用病死畜禽肉主要存在三大危害,包括生物性危害、有毒有害物质危害、药物残留危害。即使熟制后也无法破坏病死肉中毒素和有害物质。特别是中毒死亡的畜禽,人吃了这种畜禽肉同样也会有中毒的风险,甚至危及生命”,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群众,千万不能食用病肉。
新鲜肉和问题肉,你会分辨吗?针对这个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区食药监局贴心向大家支招,通过闻气味、看色泽、看弹性、看黏度简单四步就可以助你选到新鲜肉。“新鲜的牛肉具有正常的鲜牛肉味道,色泽鲜红有光泽,而且呈色均匀,脂肪洁白色或呈乳黄色。用手指按下去,凹陷的地方会立即恢复,且不黏手;变质牛肉带有腐臭味,色泽呈暗红色,无光泽,且脂肪发暗甚至呈绿色。用手指按下去后不能恢复,且有明显的按压痕迹,表面非常干燥或粘手”,区食药监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区食药监局特别提醒群众,购买牛肉时,可以向经营者或市场管理方查验肉品的“两证”,即当地动物检疫部门出具的“动物检疫合格证”、“广州市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餐饮单位、食堂和加工企业购买时,还要索取“广州市分割肉销售凭据”。(区食药监局 通讯员:胡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