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文学] 大明帝国史(192)

[复制链接]
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7-2-23 22: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元璋

下图,大运河上。
psb21.jpg

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十一日。大明帝国大将军徐达率领大军到达临清(今河北临清),传召山东野战军东昌兵团及乐安兵团前来会师。二兵团即日抵达。次日,徐达命令前锋骁将傅友德领步、骑兵从陆路出发;令都督副使顾时疏通由临清到通州的运河河道,修建水闸。徐达之用意十分明显:大明军队水路并进,直取燕京!

这条由临清至通州之运河合称南北运河。元末时,由于山东、河南兵火连年,黄河泛滥改道,这里的运河几近淤塞,无法承载大宗运输。早在十四世纪初其,元政府就明令此河段每艘船载货量不得超过150料(料,元末一料大约就是今天的150斤,150料,就是4500斤左右,即两吨半)。可见其运输量何其低下!也就是说,这里的水深也就两三米左右。
徐达命令顾时疏通河道,又修建水闸,就是药恢复通航能力,提高水位,增加运输量!

朱元璋,及其部将,在恢复中华河山之征战时,就已经关注并重用这么一条运河。之后,水利专家宋礼(工部尚书)彻底解决了山东河段的重重困难,大明帝国将会重启大运河全段之繁荣兴盛!


而在元世祖忽必烈心中,当然首选海道运输。元之海道运输,起于拥兵灭宋之统帅伯颜招降的朱清、张瑄海盗集团。他们受命运送粮食四万石北上大沽(今属天津)。这个数字不断攀升,当运粮书目增至五十余万石时,朱、张二人得到政府的回报难以计数,他们又借机大发其财。二人遂成中国南方最富裕和最显要的人物。这,直接引发高层的嫉恨,而最终用“叛逆”罪名处死了他俩。

——你以为朱元璋陷害沈万三只是个案而没有雷同?

其后继者,继续努力,海道运输最高峰时,每年从江南运输的粮食去到三百五十万石!
这是什么数字?
要对比。
至正十九年,即1359年,朱元璋坐镇婺州——宁越府之时,大元帝国千方百计,好不容易才得到张士诚和方国珍的配合(张士诚出粮,方国珍出船),运输粮食十一万石到京城大都!
——昔日之繁华,竟成如此!

这,还不是最差的。
最差的是:张士诚一粒米都不给元朝中央政府!
所以,元朝的灭亡,一定程度上,在于它过于仰赖江南的富裕而不发展北方的农业生产!
没有粮食,打什么仗!

不过,在和平年代,蒙古贵族看不到将来。
他们面对茫茫草原与大漠,勇于冒险创新,然而,当他们跨越重洋,远征日本、爪哇受挫后,海洋之恶风骇浪,终于令铁骑军望而生畏!故此,只好依赖熟悉海洋运输的南方船民,哪怕他们是海盗!

当朱清和张瑄破产后,海运成本也逐年升高——因为朱、张二人的发家史吸引着后继者。而且,洋流、海浪、台风等自然因素及贪污、克扣、假冒之类事件不断出现,最终令忽必烈对海运失去兴趣和信心。
他,转而投向内陆河运。恰好,山东水利专家马之贞倡言开挖山东段运河。忽必烈首肯,丞相桑哥亲自主持,耗时半年,耗费人力250余万,终于挖通山东运河——会通河。
而郭守敬,又开挖了通惠河。

于是乎,一条号称三千余里的元朝大运河连通南北,犹如一条巨大的动脉,源源不断,从江南输送各种物资至北方大都。沿岸各级城市在这条经济纽带的带动下,展现各自风采。大元帝国进入全盛时期!

马可波罗就在此时游遍中国,即使他的游记大多道听途说,严重失实,仍然成为西方人氏的瑰宝,引领他们前赴后继,涌向东方,涌向中国。

而,王冕,在他的三十余岁时,首次全程游历大运河。飞翔,用他的这次游历,尽力刻画元代大运河的风姿而非道听途说。


——终于,回到王冕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7-2-23 22: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集参考资料:
1、(明)宋濂《元史》
2、(明)董伦、解缙、胡广、杨荣《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
3、(意大利)马可•波罗《马可•波罗行纪》
4、(美)莫里斯•罗莎比《忽必烈和他的世界帝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