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开始,很多增城街坊喜欢了“一窝蜂”。
无论是排队、尝鲜、围观。
比如某某店新开,“一窝蜂”去排队尝鲜。
以前中山路开了一家小小奶茶店,居然出现上百人排队购买的场面。
这一场面,成了当时的“传奇”。
为了一杯饮料如此疯狂,真的不得不说我们增城街坊的“热情”。
街坊蜂拥尝鲜过后,这家奶茶店很快倒闭了。
为何那么多增城街坊喜欢“扎堆做事”?
路人甲:看着看着,怎么文不对题了呢?
小主:别急,稍后道来。
二胎政策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现在已到2016年11月中旬
获知二胎政策实施后,很多增城街坊朋友们都满心欢喜。
特别是在单位工作的街坊们
压抑多年的二孩梦,很多40多岁的街坊都已经按耐不住了,蠢蠢欲试。
一时间增城的高龄产妇暴增!
都说年龄是一把“杀猪刀”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各种生理机能都会下降。
有些带节育环多年的妇女扎堆去摘环
有些甚至做了结扎手术的妇女要去“做通”
有些高龄很难怀孕的妇女更花几万元去广州做一次人工受孕(花了钱,也不包怀孕成功。)所以有些做一次不行,第二次,第三次都去做!(难道有钱就是任性?)
年纪越大怀孕的风险越高,之前看过一边报道,说国内的生育事故和婴儿出生不良率大增,原因是开放二胎,高龄产妇暴增所致。
一时间,增城的年轻妇女怀孕了,高龄妇女也怀孕了。
二胎实施第一年接近尾声,增城迎来了第一波的扎堆生育高峰期!
一时间增城几大医院(人民医院、中医院、保健院、新塘医院)的妇产科都告急!!
各大医院妇产科床位一加再加,高峰时甚至加到走廊都放不下了!
和增城各个大医院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增城下属乡镇医院的妇产科却冷清得多。
难道下面的各个乡镇生小孩的妇女少?就荔城、新塘多?
其实不然,因为大家都觉得镇街医院人员、设施都没有大医院好,所以很多下面镇街的孕妇都跑到增城几间大医院生小孩。
原本增城几家医院妇产科规模、床位都非常有限。
现在还迎来扎堆怀孕的高峰期,雪上加霜。
路人乙:增城几个大医院的妇产科“人气”真的那么爆棚吗?
和各位街坊说点八卦嘢先
朋友在增城某大医院做护士,她怀孕了,最近生了。
在她差不多到预产期的时候,了解她自己工作的医院向妇产科的医生咨询,因为妇产科“人满为患”,妇产科的医生建议她到别的医院生小孩。
自己在大医院工作,还不能在自己工作的医院生小孩。这是不是有点讽刺?
在来说说,一位朋友也是最近生了小孩,她的一位亲戚在增城某大医院妇产科做医生。(都话识人好办事)但系她生小孩后是睡在妇产科病房的走廊处。
生过小孩的街坊都清楚,如果生产后住在医院人来人往的走廊,是非常糟糕的事!
现在识人都难办事了,由此可见,增城几大医院的妇产科“拥挤”到什么程度!
讲开又讲,为何那么多的增城街坊,不相信镇街的医院?
下面镇街医院也有老医生吧?不可能全部系“新仔”。
单从生小孩这方面说,如果是顺产的话,接生是经验活,如果没有经验安排个医学博士帮你接生都没用!
如果是顺产下面镇街医院有经验的接生医生,绝对不会比大医院差!
要剖腹产的话就另外说...
现在生小孩都要去医院
大家知道以前增城妇女街坊们是怎么生小孩的吗?
特别是住在农村的妇女
怀胎8、9个月还要去常柴、割草,担水、浇菜。
到胎动、肚子痛、快要生了。
才临急临忙去找“接生婆”过来,在自己家里生小孩。
以前的农村里,一般都有1个或者几个“接生婆”。
她们没有读过什么医学院,也没怎么读过书,接生都是靠“师傅”传授,靠的是经验!
但因为以前的生育条件差、落后,造成的难产、夭折的悲剧也不少。
听婆婆说,以前她们村里就是这样,有不少婴儿出生就夭折了。
最后这夭折的婴儿怎么处理,大家知道吗?
她们村里的人居然把夭折的婴儿直接丢到她们村旁的河里
这听起来非常荒唐、残忍!但是这居然是真的
婆婆说着说着也流泪了,因为她也有一个小孩夭折,直接丢河里了。
公公接着说,那时候他们村里那条河的鱼特别多,其中不少是螗鲺。
后来我才知道螗鲺喜欢吃腐肉!
想想也真恶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