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欠缺的只是一个习惯
开车如果从天河北出发,到增城的新塘一带也就30多分钟时间,到番禺的华南板块一带也就十来二十分钟。十分钟的时间车距,却在广州人心中形成了无法比拟的差别:番禺华南板块是广州的一部分,增城新塘和广州之间的关系则若即若离;在番禺华南板块和增城新塘之间各有一个楼盘,如果价格相差不是非常大,多数的广州人还是会选择前者。开发商在楼盘宣传时,更多是说广园东而不是增城,正是市民这种选择的一种体现。
实则,增城和番禺之间(具体的个案是新塘和华南板块之间)的距离并没有这么大。从天河到番禺有华南快速,到增城有广园快速;华南板块有大开发商进驻,新塘同样大开发商云集;番禺的楼价相对较低,增城的楼价更低……甚至,在生活配套方面,增城可能还要更完善一些。之所以造成宁要番禺一张床,不要增城一间房的原因,就在于习惯的问题:市民置业已经有向南的习惯,向东的习惯则无从谈起。
造成这种结果的,有政府方面的原因。确实,广州有东进、南拓、西联、北优的规划,事实上,在实施过程中,可能是财政的原因,也可能因为其它方面的原因,南拓的力度是最大的。可以看到,亚运会的主场馆被安排在南边、广州新火车站也被安排在南边,由此而来的,是相关的公建配套,也优先考虑南边。跟着规划去买楼,是很多市民的习惯,政府向南,市民自然向南。另一方面,也有开发商自身的原因。当年华南板块的崛起,区域内开发商的联合炒作功不可没。在增城,我们一直都看不到这样的动作,开发商更多的是在单打独斗,也许单个楼盘也能有不错的销售,但却没有形成一种“势”,一种产品齐全、档次丰富、价格实惠的“势”。势的缺乏,自然难以要市民有必到该区域看楼、买楼的“惯性”。
现在,事情正在发生变化。“五一”期间,新塘18个楼盘终于联手举办了房地产展销会,以扩大新塘、增城楼市在广州的影响力。另一个是,增城要成广州副中心的说法再次被领导提起,引起了大家对增城的再度关注。更重要的是,增城、从化也许能继番禺、花都后真正成为广州的一部分,其规划、公建配套方面或获益更多。各种利好正在不断出现,说不定在不远的某一天,增城就成了另一个番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