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野的哭诉

[复制链接]
shine 发表于 2016-10-3 00:2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儿时,稻田和小溪抓鱼虾螃蟹,收割水稻时候顺便抓田鸡和黄鳝,我相信很多80一代或者之前的朋友都经历过。
现在,田都建成机耕道和硬底化水渠;
现在,乡村的小溪每天都有一波又一波钓鱼人“巡游”;
现在的秋冬季,山林和稻田到处拉起捕鸟网;

现在,江里、河里、小溪和稻田鱼虾和螃蟹泥鳅黄鳝都绝迹了,除了罗非鱼;山里的小鸟和野兽也绝迹了。

请问,渔政和有关部门能不能管一管钓鱼、毒鱼、炸鱼,以及偷捕野鸟和野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9 显示全部楼层
小肥肥 发表于 2016-10-3 0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表示90后也做过这样的事哦[s:72]没买卖就没伤害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增江V霸 发表于 2016-10-3 10: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增江V霸 于 2016-10-3 11:12 编辑

貌似现在的非洲鲫跟二十多年前的非洲鲫似乎不同
(现在市场或者河里常见的)
7af40ad162d9f2d33de4a94fadec8a136227cc9d.jpg
现在的头较小,呈三角形,肉质较粗,不鲜甜(可食用部分比重大)
以前的,头部较大,不呈三角形,鱼鳞带一些鲜艳的红色……肉质较细嫩,有鲫鱼的鲜甜(可食用部分比重小)似乎是经济价值影响养殖方向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白不知道了 发表于 2016-10-3 14:3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个果时我都做过哩D(衰嘢)[s:122]架下唔做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ybcyq168 发表于 2016-10-3 16: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s: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13650706271 发表于 2016-10-3 17: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s:8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iyuanjd 发表于 2016-10-3 20:33:37 | 显示全部楼层
[s: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shine 发表于 2016-10-3 23:5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diyuanjd 发表于 2016-10-3 20:33

其实在中国,绝大部分被用于食用的慈鲷都叫非洲鲫,不过慈鲷实在太多种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增江V霸 发表于 2016-10-4 11:39:07 | 显示全部楼层
shine 发表于 2016-10-3 23:53
其实在中国,绝大部分被用于食用的慈鲷都叫非洲鲫,不过慈鲷实在太多种类了

据某家所知,是有非洲鲫
很久以前(那时还没有互联网),某家看过某些书籍,大意讲非洲鲫是台湾那边的某位科学家用鲫鱼与另一种鱼杂交而成……某家没有深究过,不过是凭记忆,供大家参考。
当年最初在市场买到的非洲鲫的确有鲫鱼的鲜味,肉质较现在的嫩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hejiajiajia 发表于 2016-10-5 14: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s:6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