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文学] 飞翔明史(9)

[复制链接]
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6-9-21 16:5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朱元璋

元璋接报,马上带300人前往馿牌寨——元璋已经升任总管之职,可以调兵遣将。他入寨对寨主好说歹说,寨主不置可否,只是又大排宴席。元璋决定用计谋取之。恰好有一勇士在旁——这位勇士到底是谁,估计事隔多年后,当初在场的人都记不起了。反正,元璋将任务交给这位勇士。宴会结束后,寨主出来送客,元璋陪着,那位勇士带着几十人人前来围观,问候寨主,然后又离开。接着,又来第二批人围观、问候,跟着再离开。最后第三批又来,寨主忙于回礼,冷不防朱元璋的勇士突然出手,将寨主擒拿住。而众人一窝蜂簇拥着,远处的馿牌寨士卒不明就里,还以为元璋等人过于客气。就这样,濠州兵劫持着寨主走了十多里路。元璋命人回馿牌寨传话,说寨主已经归顺濠州,现在去视察营地,命寨中各色人地拔寨启程,归顺濠州郭大帅。馿牌寨众人听闻濠州城接管他们,知道有饭开,个个欢天喜地,一起动身。就这样,朱元璋赚得3000名士兵!至于那个寨主,史书没有交待他的下落,生死不明。所以,有理由相信,寨主应该被朱元璋那位勇士处决了。《明史演义》作者蔡东藩就是这样认为的。
下图,是李善长的画像。李善长,下一集出场。

下图是明孝陵,朱元璋的陵墓,南京。
本来这一集是李善长出场的,但有些问题需要说明下。首先,飞翔你为什么写明史?有何企图?总是有人喜欢问我的企图,当初我拍照,也有人问我老是拍学生妹,有什么不轨企图。其实,真没想到我自己为什么要写明史。只是觉得无聊,不如动动指头,反正打开微信,也是在消磨时间,为什么不消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呢?于是,我写岳家军。后来,觉得不够喉,于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写明史。如此而已。其次,你又不是历史学家,写明史,得唔得架?唔好乱吹喔!其实,我也不是建筑工人,但我也爱住大厦。再次,写那么多,又不发表,写来何用?水平差呀,不敢发表。其实,哪有人在乎我写什么!只是我自己想写。而且,司马迁写完《史记》——其实,连书名都没有!他就没出现在历史舞台了。《太史公书》是他的外孙在他死后多年才呈献给皇帝的。这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才得以传之后世。飞翔不敢自比太史公,不过,飞翔的确是以他为榜样的。如果明史真能完成,哪怕虚耗我自今以后之余生,也在所不惜。人之一世,能有一部史书留下来,无憾矣!
自勉。

下图是凤阳的明皇陵,朱元璋纪念他父母的陵墓,希望已经得到较好的保护吧。
朱元璋用计谋兼并了馿牌寨3000名士兵之后,又招降了另一个叫秦把头的800名士卒。这还不算什么,附近横涧山有两万名“义军”——这是元政府命名的“义军”,明显就是与濠州兵团这些红巾军为敌的了,由一个叫缪大亨的寨主统领。元政府还派来张知院协助大亨,与民变军为敌。缪大亨,定远人,最初聚集一班人,效力元朝,曾经攻击过濠州。这次,朱元璋决定拔去横涧山兵团,重要的是,他想吞并这支20000人的部队。在这里,花云出场了。这位黑大汗,24将之一,在月黑风高之夜,突然杀入横涧山寨。寨內措手不及,张知院逃之夭夭,大亨和儿子没有逃走,但也无法抵抗朱元璋的夜袭,纷纷败退。及至天明,收集残众,准备再和朱元璋决战。谁料,元璋派来说客,大亨的叔叔缪贞同志,经过大叔的一轮口水攻势后,大亨放下武器,带着全寨将士,投降了朱元璋!朱元璋,军队马上扩充至20000多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什么样的速度——他自己说的,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冈!
正行军,忽然有人前来投奔!谁啊,李善长是也!

下图为凤阳皇陵之墓道。
李善长,是何许人也?李善长之于朱元璋,大概就像萧何之于汉高祖刘邦一样。为什么不是张良之于汉高祖?因为元璋的子房另有其人——暂时卖下关子。
李善长,也是定远人,读书人也。然而,这个读书人并不同于元朝大部分的读书人,在仕途不通的情况下,转向其它的艺术领域。比如填首散曲调侃下,写个剧本寄寄情。而是苦读发家韩非等人的著作,智谋超群,料事如神,并时刻准备着一旦天下有变,则投明主,展其抱负,实现其辅弼戴诩英主成就帝王业之梦想。这天,机会真的来了。听闻朱元璋率军过境,李善长专程到军营谒见。元璋早听闻李善长智者之名气,对他十分礼敬。一番谈话后,元璋知道他所需要的人终于就在面前了,马上委任李善长为书记——即秘书长也。
究竟他们的谈话内容是怎样的?下回再续。

下图是国画大师范增的名作《朱元璋徐达对弈图》,坊间流传的“万岁”棋局,以及胜棋楼的传说无意为明史之朱元璋传增添几分趣味性和神秘感。
究竟朱元璋李善长之间的对话是怎样的?可以诸葛亮之隆中对相提并论么?请看他们的对白:
朱元璋问,方今天下大乱,战斗不已,何时才能平定?
李善长答,当初秦末大乱,汉高祖刘邦起于布衣平民。由于他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好杀人,结果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平定了天下,成就帝王大业。如今元政府腐败,统治紊乱不堪,天下土崩瓦解,情形和秦末差不多。大帅您是濠州人,汉高祖是沛郡人,大家的家乡相隔不远,同样得到山川王气的眷顾。若您效法汉高祖,走一条像他那样的成就帝王业之路,天下四方不难平定。
李善长这番话,自然无法在文采上与隆中对一较高下。可是,李善长这番话,启发了朱元璋,为他指明了人生的奋斗目标——布衣天子!
从此,朱元璋不再是昔日的朱元璋了,他以帝王自居,无论眼光,见识,触觉,言行举止,一切的一切,都开始产生质变——朱元璋向着政治家的方向迈进!

下图,南京,明孝陵,朱元璋之陵墓。想进一步领略大明之来龙去脉,明孝陵一定要去。飞翔有个想法,当飞翔明史写到某一个时刻,当有一帮人入了圈套之时,我准备来一个明史之旅!南京,凤阳,北京,武汉,苏州……等等,用镜头重新扫描大明疆域之内的风土民情!你以为写明史就是翻翻书而已?
朱元璋的政治家的目光确实不简单,在李善长还没出现之前,他对横涧山的归服部队做了一个训话:你们当初并非不多人,可是竟然归顺于我,为我所用,原因何在?那是因为身为将军,毫无纪律性,大军降临,竟然率先逃命!而士兵平时也没有训练,一旦打仗,就吃败仗。现在,我训练你们,就是要你们懂得军纪。这样才能一起建功立业!
众人齐声回应,唯公所命!
于是,朱元璋下令每天操练兵马,然后挥军直指滁阳。
途中就得到了李善长。善长布衣天子的梦想对朱元璋影响很大,有一天,他对善长说了一番话,显示了作为政治家的朱元璋已经转型成功了。他说,目前群雄并争,逐鹿天下,没有智者是难以商量谋略的。所以很多豪杰都有不少智囊团。但是,我观察到那些英雄豪杰的谋士智囊往往在主子面前讲各位将士的坏话,令到各将士无法施展才能,在疆场效力,甚而之于打败仗,并被主子责罚甚至处死。这些效命战场的将士其实就是他们主子的羽翼。羽翼都不见了,主子怎么能自个儿保存下来?因此,不久,主子也会相相继失败。你身为书记,应该好好吸取这些经验教训,帮助众位将士成就功业,不要效仿那些失败的个案。
李善长顿首表态,说,谨受命。
这两件事,已经表明朱元璋和当时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群雄的确不同了,朱元璋已经是个政治家了。

朱元璋率领24将,李善长书记以及20000名将士一举攻下滁阳城。自此,濠州兵团占据了两座规模比较大的城市,朱元璋的嫡系部队随即扩张至三万多人!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比濠州总部的总兵力还多!如果朱元璋想另立山头,濠州郭子兴,彭早住,赵君用等人也无法制衡了。但是,朱元璋并没有这样做。他占据滁阳后,第一时间派人想外父郭子兴报捷,子兴大喜,内心暗暗盘算着下一步棋。彭、赵获悉后,马上派人邀请朱元璋出兵,占据盱眙和泗洲,并镇守该地。看来,朱元璋这股新生势力已经得到周遭豪杰的重视了。
那么,周遭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此时,出现了两股颇令元政府头疼的反元势力。
其一,浙东方国珍。这个方国珍是个黑面大汉,但脱下衣服后,一身白肉,是个游泳高手我觉得方国珍外号叫“浪里白条”也不为过。而且,他身材高大,力大无穷,甚至跑步速度追得上奔马,应该不亚于刘翔。这样的勇士,出身于世代贩卖私盐的家庭——就是世代都做犯法的走私生意。于是,出现了黑社会经常发生的故事,有仇家举报方国珍参与海盗活动,官府出兵逮捕方氏兄弟——方国珍有四兄弟。方氏兄弟杀死仇家,逃亡海上,干脆做起海盗勾当,纠集了几千人,专门打劫海上运粮的官私船只,拦阻朝廷的海上运输线——元大都的粮食大多从江南海运而来。于是,朝廷出动大军征剿方国珍。相互拉锯后,各有胜负。朝廷再增兵,方国珍声称投降。元兵撤退后,他又反叛!元军再来,这次,国珍被擒,竟然又可以投降,还得了个元朝的官职。但是后来,他又背叛政府!如是者,N次!叛后降,降后叛,方国珍将元政府玩弄得团团转。为何政府如此窝囊?多次受骗还招降他?还用一个叫“海道漕运万户”的官衔去招安!原因两个字:贿赂。朝政大臣得了方国珍的贿赂后,竟然口口声声为他做保,方国珍被擒多次,不仅没有被处死,反而官越做越大,他的海盗兵团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最后,政府加他官号为浙江行省参政!令他去征剿张士诚!
张士诚,就是朱元璋周遭的第二股反政府势力。
下图,明孝陵墓道,南京。
明孝陵墓道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