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睇到一篇甘既文章-中学生早恋,不容忽视的校园危机!

[复制链接]
无所谓 发表于 2007-8-16 17: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学生早恋已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谁来拯救这些祖国的花朵、谁要对这一现象负责,形式逼人、刻不容缓!

  家庭因素是首要因素。是否拥有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们对子女的教育和引导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子女会不会有早恋的危机。存在家长身上的问题有:“不想管”、“没时间管”、“管不了”、以及家长错误的“言传身教”。“不想管”是一种无所谓的心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早点晚点结果一样。在农村家长对女孩子要求的特别松,反正迟早是别人家的人,顺其自然,听之任之。“没时间管”在目前广大农村地区是最大的症结,中国有上亿的农民工,浩浩荡荡的打工族建设了祖国、发展了城市,却放弃了对子女的关怀和教育。“留守子女”出现留守后的早恋,大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园、燎家、燎校之势。“管不了”在农村也表现的相当严重,子女大了,很多父母感到无能为力,想管但不敢管,因为以后还要依靠子女来养老,不想与子女产生严重隔阂。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影响也很大,有些家长对自己要求不严格,离婚现象、婚外情现象、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都会导致子女走上极端,寻求家庭外的爱与关怀,过早的恋爱。当然,有些家长说了,我也管了、也以身作则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那你可以查下家族史,是不是从爷爷、奶奶辈就有早恋的光荣传统。(呵,,呵呵)

  学校教育责任难逃。现在多数学校对学生的早恋睁只眼、闭只眼、视而不见。确实当代的中学生已很难按规章制度去管理,学生对老师的逆反心理,使师生之间的鸿沟是越来越深。但我认为,一方面学校还应当积极的发挥“教书育人”、乃至“治病救人”的作用,对早恋学生循循善诱,端正他们的思想人生观,切莫不闻不问。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适当的多开设一些有关青春期教育、性知识教育的课题,让学生知晓利害关系,把握好尺度,杜绝早恋行为。(当然,老师们要是觉得你想恋就恋、你要爱就爱,省得我再到电视上去看感情片、三级片了,这点全当我没说)

  不良的社会影响也是导致学生早恋的关键之一。成年人的不分场合,无拘束的放纵,对未成年中学生的心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力,学生是善于模仿的,包括一切让他们感到好奇的东西。对于这点我认为政府可以加强管理力度,能不能给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健康卫生的“绿色社会”!现在有很多部门都出现了“无烟区”,以保护那些非抽烟者,同时也体现了对他们的尊重。街道上“禁止鸣笛”、“机动车禁止通行”也是同样道理。那可不可以多设些区呢?比如“不准搂抱区”、“不准接吻区”、“不准乱抛眉眼区”,,,孩子是未来、是希望,对他们的投资和建设要远远高于一栋楼,一条高速公路!(顺便提议:政府能不能设“早恋警”,专门负责严打那些非法早恋者,以戒后人)

  媒体宣传是罪大恶极。所谓媒体应包括电影、电视、网络、书籍杂志等,在当代媒体中,你找不到能对社会产生积极进步意义的作品。四处泛滥的全是男女激情,有病呻吟、无病也呻吟,你爱我、我爱你,都是老鼠爱大米,,,现在没有人去拍《妈妈再爱我一次》,妈妈的爱降级为姐姐、妹妹,哥哥、弟弟,雷锋、焦裕禄已不会有票房价值,取而代之的是李宇春、周杰伦。这些所谓的“新新人类”到底给社会带来了什么?社会还会产生多少个“刘丽娟”?难到就引不起我们的深思么?网络现在搞的不错,有了“绿色网络”,那电影、电视呢?我们急切等着你的“绿色时代”的到来!

  中学生自身因素是产生问题的内因。未成年中学生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既然是学生,你应当明白你的主要任务和目的。有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封建教条、害人害已。我不敢苟同,学生只要学好了,有了成就,黄金屋可以有、林黛玉可以有、贾宝玉也可以有!作为中学生,我们把你比喻为花朵,是花朵就不要过早的结出果实;我们把你说成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你就不要趴在十二点上装成熟;我们把你当成是祖国的栋梁,你却及早的累弯了腰,我们还去依靠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