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经济实力最强那个镇?
作为土生土长的增城人,想都唔使想,肯定话系新塘。
无疑,新塘作为增城的工业重镇,到处工厂林立,做牛仔裤全国甚至世界都有名。
好多新塘本地人,都做这和牛仔裤相关产业。
90年代还有一个令新塘出名的地方,就是“新塘电器市场”。
这个电器市场,不是在什么商场里面,而是一片简陋的搭建房。
位置就在现在新塘解放北路和新塘大道中交界附近一带
这里出售很多进口的电器、电子产品。(那时候进口电子产品通过什么渠道来的大家都懂的)
周边和增城的有钱人,想买进口电器,电子产品都会去新塘买。
那时候电视还很贵,一部日本松下的25寸彩色电视卖8000元左右。(等于普通打工仔2年多的工资)
那时候还没有vcd,更加没有dvd。
酒楼的咔啦ok用的是人工点歌系统,那些放歌的碟和一盒七星伴月月饼盒差不多大。叫镭射碟
这镭射碟不便宜,一个碟600元左右。那时候没什么盗版,可能还没那个技术。
而家庭用的则稍微便宜点的录像机。(那时候增城街头也有不少出租录像带的)
一部日本jvc的录像机5000元左右(等于普通打工仔1年多的工资)。(是播放录像带的录像机,不是手提摄录机。)
可想而知,当时国产的家电很少,很缺乏,基本增城有钱人买的家电都是日本牌子的。
新塘电子市场店主们在那个时候也赚不少。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各种原因,新塘这个电子市场逐渐销声匿迹。
那时候很多私人的中巴车来回荔城至新塘,走的是旧路,那时还没有荔新路。
这些私人中巴说白了,就是野鸡车。
做野鸡车也有不少竞争,有些野鸡车为了多拉点客,会请一些古惑仔去拉客,一身纹身就系靠恶,强行拉人上车,甚至为争客大打出手。
有一次从新塘坐车回荔城,上了一辆野鸡车,因为当时天气很热,这野鸡车请古惑仔拉客,那些人可能比较反感,坐这辆车的人比较少,个个古惑仔夹硬拉了一个外地人上车,个外地人想落车都唔俾距落。
这烂中巴无空调,天气又热,我做到实在顶唔顺,睇到隔离个辆车上客差唔多,于是拿拿声落车,上隔离部车。
落车个阵个古惑仔仲问我落车做咩,我话去o尿。见我上左隔离部车,仲想走过来玩嘢!好彩呢部车拉客个条友都唔米咪善男信女!距唔敢乱来
从荔城到新塘的野鸡中巴可以讲价,3-5元不等。途经石滩、仙村、沙埔、,路不太好走,从荔城坐车
去新塘要1个多小时,有时甚至2个小时。(感叹宜家20多年过去,现在从荔城坐公交去新塘还是5元,其实几抵嘎。)
当时坐车经过仙村路段,看到处都是水泥厂,那些灰尘好恐怖,天都是灰蒙蒙的。现在回想起,真不敢相信当时的仙村的街坊们是怎么能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的。
20几年前的增城,讲经济真系无咩好讲。派潭、正果等可以说系贫困地区。
后来增城沙庄街话搞个物流园,当时吹得风风火火。
好多人收到风,以为真系搞得成,周边一大片土地,被征收出售。
有人倾家荡产,买了那些地,也有人借钱买地。到后来,烂尾了。
花上百万买的地,成了荒地,到现在还是长满杂草的荒地。
隔一条江,就一条江龙桥的距离,睇睇人地东莞石碣的发展,工厂林立发展得风风火火,简直是天渊之别。
看看沙庄一些房建了烂尾多年。到现在还是毫无发展可言。
靠着江龙桥的收费站度日,现在收费站撤销了。
沙庄还是那样,20年都没怎么变。可能令增城人印象最深还是那个日与夜舞厅
三江未划入石滩镇之前,三江是一个镇。
三江镇一直以来都没有什么大发展,工业、商业、旅游业啥都没有。
到现在,增城楼市风风火火,也不见三江有一个楼盘?就连之前被称为山卡拉的正果也有一个楼盘,还卖得不错。
广惠高速三江就有个出入口,到荔城车程不用10分钟,到增江街,5分钟车程。到东莞火车站也近,地利和交通都不错,相比正果、派潭好不止N倍。在三江建楼盘会很难卖?
为何三江就这样20年都没怎么变?荔城至三江的公路,有点破烂,也不见得会大修。三江的街坊们有何感言?
三江划入了石滩镇,现在石滩镇发展得红红火火,特别是楼市,遍地开花。现在石滩的楼价6000-7000元左右一平方。
睇睇石滩镇,以前是农业重镇,以种植蔬菜为主,那时候还有石滩火车站,在增城火车站可以坐火车去广州、东莞、深圳。很多石滩的菜农会坐火车拿菜去卖,卖完再坐火车回来。后来石滩火车站暂停使用
讲到石滩的工业,最大型的莫过于那个鞋厂,但是工业和新塘还是没法比。
直到这几年,增城房产发展、楼价飞涨。各种大交通都在石滩设站、地铁、高铁、火车站、荔城至石滩的新城大道扩宽等等。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石滩的楼盘建设,楼价都起飞了。
荔城和新塘就不用说了,大家都清楚。(增江街,原属荔城,后来划出,一个小小的工业园,几个楼盘,没什么好说了,但总是比之前好,起码体育馆周边的整治和东湖公园周边的整治不错。)
原本的福和镇划入了中新镇,楼盘、征地还是那么火。
朱村街随着教育城和地铁站,楼盘如春笋般崛起。价格和荔城有一拼。
仙村镇之前划入大新塘镇,后来又“独立”设回仙村镇。以前恐怖的“水泥镇”,现在暂时还没什么大发展,听闻准备建大楼盘了。
永和和宁西合并,变了永宁街,各种征地,建楼盘风风火火的。
再来看看增城北部的山区镇,派潭镇发展得不错,温泉酒店越开越多,白水寨也成了增城的旅游名片。
正果呢,虽然发展不大,但是相比之前已经好很多了。
小楼镇,虽早年建了个楼盘。现在发展还不太乐观。地利不是那么好
以上只是粗略简述,一家见解。欢迎各位畅所欲言,为我们大增城发展建言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