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楼的,,可以留意一下

[复制链接]
yhdlshm 发表于 2009-8-25 14: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人大高调质疑天量信贷的背后
人大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硬气,竟然敢高调质疑现在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发展战略。
虽然中国人大在政策制定中的影响力存疑,但这么高调的质疑,估计某些人还是会感觉有压力。因为未来的结果一旦被人大言中,恐怕某些人会背上历史的骂名。
从中国的体制来看,一旦神仙开始打架,我们小民还是小心点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2 显示全部楼层
yhdlshm 发表于 2009-8-25 14: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国人大内司委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表示,在下半年经济工作中最大的风险是美国次贷危机在中国的重演。我们的商品价格较低,但资产价格有些上涨,比如房地产价格,北京的"地王"买地的成本每平米是1.6万元,建起来就是每平米3至4万元,房价虚高。房地产杠杆效益很大,10万元首付可以买100万元的房子,这就意味着风险。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有关系,货币政策不仅是总量上过度宽松,结构上也有很大的问题。中小企业需要资金得不到,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
         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吕薇委员则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措施。她指出,今年上半年信贷增长7.37万亿元,已经超出了全年的计划。下一步一方面要有"量"的控制,还要加强对现有贷款资金流向的跟踪、资金使用效果的评价和审计。目前资产价格上升,可能有一部分贷款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有些贷款具有刚性,项目已经开工了,就要继续支持,否则会产生半拉子工程。要在跟踪资金流向和评价使用效果的前提下制定控制目标。


话说到这份上已经很重了,其实宝宝也挺无奈的,就指着这剂吗啡能挺到全球复苏的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hdlshm 发表于 2009-8-25 14: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制定4万亿计划的时候在世界上出风头
       现在忽然觉得让其他国家忽悠了,太危险了
               赶忙又来降温



地方融资狂潮

  武汉城投是整个中国地方政府投资热潮的一个缩影。

  一位接近发改委人士指出,在4万亿投资计划公布后,各省区相继公布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但与这些计划不匹配的是地方的财力。在4万亿政府投资项目中,中央政府只能出1.18万亿元,需要地方财政配套1.2万-1.3万亿元,剩下的则需通过市场融资。而通过中央财政代发地方债,只解决了2000亿元的资金来源。

  以重庆为例,2009年,为了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以及中央的4万亿投资配套,由重庆市主导的道路、桥梁、旅游、水务、旧城改造等基建项目的投资将超过5200亿元。重庆市去年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 900亿元。其中的缺口全依赖地方融资平台,也就是重庆市政府于2003年初创建的“八大投资集团”来融通。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研究所刘立峰说,地方政府通过城投公司融资的具体做法是:首先,地方政府向地方融资平台注入资产,如供水、污水处理、土地、资源矿产等增厚这些地方城投公司的资产规模。

  拥有了这些资产之后,这些城投公司就可以根据新项目需要到银行间市场发行公司债、中期票据或者向银行申请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这些供水、燃气项目的现金流或者土地资产就可以作为融资(发债或者贷款)的抵押物。

  由于城投公司的项目诸多是准公益项目,或者微利资金回收期很长,甚至还有许多本身就不挣钱,所以大多数城投项目是无法依靠自身现金回流来归还贷款的。这就需要地方政府用财政收入进行补贴或者回购。

  地方政府如果财政情况好,现金流能正常循环,就可以正常向城投公司回购项目,城投公司也就有钱归还银行本息。在这个循环中,实际上银行也押宝在地方财政上。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说,为了配合城投公司提高债务杠杆,地方各级政府纷纷成立了担保机构,通过土地抵押、担保公司为项目进行担保等多重手段来赢得银行的信任。

  今年二季度以来,不少中小银行也加入到地方信用融资的游戏当中。除了正常的贷款之外,中小银行很多情况下会把自己的理财业务和给城投公司的信托贷款对接,短平快的为地方城投公司融上3-5个亿,这也给地方项目融资提供新的资金来源。

  积聚的风险

  “在杠杆花样翻新的同时,这些地方融资平台过度负债的风险也在积聚。”上述人士称。

  以四川为例,一位国有银行四川分行高层说,目前各个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直接负债和去年财政收入之间的缺口已经达到400亿元。这还不算各级财政将近千亿的各种隐形担保债务。

  在重庆市万州区的帐单上,有超过35亿元的政府信用贷款。现在,这个年财政收入14亿元的小城将迎来还本付息高峰。面对平均每年5亿元的贷款本息,它需要找到稳定的还款来源。当地官员们说,仅依靠有限的财政补贴资金,将出现不能按时偿付贷款本息的局面。

  但是地方政府无法终止这样的游戏。刘立峰说,诸多大的城投公司资产质量并不好,没有什么能产生现金流的东西,但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方式来取代。《预算法》不允许地方政府发债、《贷款通则》不让地方政府直接借款,《担保法》不让地方政府担保。没有渠道,只能借助城投公司来参与。

  一位地方银监局人士说,由于地方城投往往是一个大集团,体系内又有诸如煤炭公司、水务公司、煤气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各种小公司,因此资金一旦进入到城投体系中,具体运作根本无法进行监控。在它的报表中很多内容银行无法核实。

  上述人士说,关键问题是地方政府财政的重要部分是出让土地的收入,而地方城投资本金的重要部分也是土地,诸多地方城投申请贷款时抵押给银行的抵押品还是土地。

  “只要土地价格徘徊在高位,那么地方政府和地方城投公司的信用都可以放心。”他说。

  但这只是一种幻像。一旦经济进入萧条期,土地价格就有可能大跌,地方政府收入来源锐减,地方城投马上就会面临抵押不足的问题。当二者同时出现的时候,地方的信用就无法兑现,商业银行同样面临系统性风险。

  一位大型商业银行天津分行负责人说:“目前,无论是地方投资平台的贷款还是他们发行的中期票据、企业债,最后承担风险的主体都是商业银行。地方政府几年一换届,通常在任的政府班子是有投资冲动的。而银行也只好相信地方信用。”

  太平洋证券宏观分析师周明剑说,这是一场和经济复苏的赛跑。如果经济长期持续低迷,地方财政增长的速度大大低于负债增加的速度,那么此时地方政府就会面临巨额的赤字。一旦地方信用受到影响,银行的大规模坏账是不可避免的。

  与以往不同的是,城投或者地方信用一旦失守还会波及到债券市场。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类似次贷危机式的连锁反应。“会变成次贷危机的一个翻版。”他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yhdlshm 发表于 2009-8-25 14: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体经济真的得到有效复苏么 ??
   
      楼价是不是涨的太超前了,,脱离了现实,,

一辈子就几乎是为了一套房,,靠!!!!!!!!怎么拉动其它消费呀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兲啓 发表于 2009-8-25 14:59: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都系假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ericxian 发表于 2009-8-25 15: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哦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尜Gen 发表于 2009-8-25 16:33:57 | 显示全部楼层
[s:1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靓爆镜 发表于 2009-8-25 1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呢2年增城房价可以用暴涨来形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籁锕钎 发表于 2009-8-25 18:4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QQ超人 发表于 2009-8-25 23: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个人认为现在房价是有泡沫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