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定洋人应遵守中国法律
道光二年(1822)三月初七日,清政府明确申定,洋人必须遵守大清律例。先是,英国护货兵船停泊伶仃山,洋人赴山汲水,与本地人斗殴,双方互有伤亡。广东督抚令英人交出凶手,英人起初藉词延诿,后竟开船扬帆逃逸。为此,清政府正式告知英国政府:中国定例,凡斗殴致死人命,无论先后动手,均应抵命;洋兵在中国犯事,应遵中国法律办理,将查出凶犯,附搭货船,押解来粤,听候查办。以后不应再派兵船赴粤,如货船必须保护,必须严谕领兵官,一定要遵守中国法律。
定商民与蒙古贸易章程
道光三年(1823)三月初一日,从那彦成等奏请,为解决西宁、凉州(今甘肃武威)等处商民,赴蒙古游牧地区贸易,既无固定地方,来去亦无期限,以致汉蒙混杂,并夹带违禁器物等问题,清政府制定《商民与蒙古贸易章程》 ,规定:各州县羊客与黄河南北蒙、番交易,以现定地界为限,不许径赴蒙、番游牧处所收买;甘、凉、肃州羊客,由西宁办事大臣衙门发给大票小票,逐一注明,严定期限,各守卡据以查验;蒙古羊只许于四月至九月,按指定处所售卖,事竣不准逗留;黄河以南番族出售羊只,由循化、贵德两厅给票办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