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有看到那个“上海姑娘跟男友回农村吃了一顿饭决定分手”的新闻。作为一名女性我是认同女主的做法的,在结婚前认清楚现实总比结婚后忍受不了好。
对于过年回老家我也有着一些小小的的无奈。我出生在一个中等城市,父母是普通工人,住的是一百方左右的旧商品房。照理说比新闻里的男主要好很多了。我离家十几年了,在增城工作、结婚、买房。可能因为一年里回老家跟父母住的时间不算多(其实增城买了两套房,一套是给我父母住的,但他们一直不愿意过来说不习惯)。每次回去我总有着各种不习惯。
那边的老房子和父母的思想跟我这边有着很大的差异。
例如满房子的杂物,我家有4个房,其中三个房(包括我的房间)全部放满杂物,只有我回去的时候父母才把我房间的杂物搬到他们房间。
那些杂物有各种各样的纸皮箱、布袋、各种饼盒、塑料袋、木头、破烂生锈的旧零件、还有旧的根本不会再用的各种棉被、坏了自己修不好的各类小电器。客厅放着新旧两套家私(所谓新的也是十几年前买的了)。
我们家的红木大理石饭桌上放着各类乱七八糟的瓶瓶罐罐,好像只在买回来那天有用过这个饭桌吃饭,之后都是用那张估计比我年龄还大的折叠圆桌(桌面都是斑驳的凹痕和黑的根本擦不掉的油迹,桌子的脚不同长短每次都得拿个纸皮垫着)。
吃饭的碗和筷子都是伤痕累累的。冲凉房、厕所有着长年累月的污迹。冲厕所的水是洗过衣服或者洗过菜之后留下来,而且不知道已经留了多久有着一股馊味的水。
电灯的瓦数比较低。反正可以说是陈设和设备如同我小学搬进去的第一天,只不过现在更旧更烂罢了。
我每次回去跟父母谈起重新装修一下或者整理一下。她们都坚持这样住得最舒服。
我自己一个人回去还好。虽然条件不如增城的房子,但起码是自己从小住的家,还是能安心入睡,该怎样怎样。但每年过年全家人回去我就会感到有压力。孩子睡不习惯硬板床,整晚睡不着(后来我换了床褥还给我妈说了一大轮),被子有一股怪怪的味道。然后可能因为家里养着猫,卫生又不怎么好,每次回去睡一晚大家总是这里痒哪里痒的。加上各种各样的不适应,虽然孩子和老公都不会说什么,但明显的能感到第二天大家的脸色都很不好。
最麻烦是孩子出生那一年我婆婆也跟着我回了一次娘家,住了一个晚上后就病了,头痛肚子痛,然后我妈在一堆杂物中间找了一些药出来,我一看已经过期了。
其实也不是想批评父母什么,也说不上现在条件好了忘本了。但确实不习惯,自己的家我都会感到不习惯。老人家的思想根深蒂固,无论怎样说怎样解释都改变不了。房子几年前就买好了,每次过去接他们过来哪怕住几天他们都不愿意,说老家那边左邻右舍什么的都很熟住得也很舒服,来到增城却什么都不习惯路也不熟哪里都不敢去。
今年由于各种原因,我婆婆又要跟我回去娘家,我头都痛了。跟父母说好了大家都不要麻烦,我在外面找个旅馆给我婆婆住,我们一家人就住在我家。我父母不理解觉得我让婆婆住外面委屈了她。我婆婆是那种有洁癖的人,虽然表面还是会客客气气的,但内心估计是崩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