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cq5566 于 2016-1-14 11:42 编辑
事件回顾:
2016-1-9 周六
晚上21点左右,在小区篮球场与老婆孩子散步,秀秀说:“小区群里面大家又在抱怨了!”,我就让她把我拉到群里,结果就看到一堆人在抱怨,就了解了一下情况,出于个人工作习惯,发现其实根本没有和物业好好沟通过,所以觉得应该和物业沟通一下,随手打个电话给叠湖园管家邓炳高,了解到两位负责经理周日都不在,建议约下周的晚上。就和群里业主建议,周日内部讨论一下,可以把问题收集起来,先反馈给物业公司,大家有响应,于是定了第二天讨论会时间地点,接着和邓炳高约了会议室。
2016-1-10 周日
讨论会计划上午10点开始,我9点半到达会所,联络邓炳高选了阅览室作为会议地点,同时借了纸笔和白板等会议工具。淑娟是比我早到的,接着是小新,然后是ss乐,应该只有这四个人是准时的,10点过了,其他人陆续过来还有无名、水兵、江湖骗子、度精进、美美、小酒窝、封珍玲、彭支良、吉祥天秤、徐向明,包括还有几位没有签到的业主,大概十几人,我们10:20开始会议,11:30内部讨论完,把11个会议问题记录下来提交给物业邓炳高,约了周二晚上进行交流,确认问题反馈情况。(之所以周二,因为我周一晚上有安排,如果不是我周一晚上有事,当时就约了周一,没有多一天的扩散,后面事件也不会有机会发展的这么大!)
2016-1-11 周一
之前一天已经把群主转个小新,因为周一一天有很重要工作,白天一天基本没时间关注,下午看了一下情况,觉得有必要开个小会,讨论一下周二的对策。所以约了晚上开小会,地点在我家里,约了20:30。我提前结束公司年会聚餐,回家根据形势在开会前整理了一下谈判策略如下:
初步形势策略分析:
1、其实问题的本质在于物业和业主的力量不对等,业主没有与物业公平对话的权利,所以解决此事,就必须成立业委会。
2、业主方面虽然很积极,其实到周一都还找不到人愿意做代表,大家都不愿意出面,小新那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支持你,但是不能出面”。这种情况即使政府同意我们成立业委会也没用,根本没有人手有时间有精力去做那么繁杂的事情。所以我想到一招釜底抽薪计:让物业帮我们来成立业委会。具体怎么办呢?就是找到物业的漏洞,如果他想补漏洞,必须有业委会。例如:大门会所改造工程,必须得到业主同意,但是没有业委会,所以必须超过一定比例业主同意才行,这个不现实,所以他帮忙成立业委会,然后和业委会谈,让业委会同意。如果不同意,就让物业停工。
3、问题是怎么让物业停工就范呢?我想到一招瞒天过海计,表面上和物业谈判,实际上我的目的是录像谈判过程,如果在和物业沟通交涉过程中把法律上需要的证据链完成了,那么我们的录像资料可以直接作为证据提交给相关部门,请政府让物业停工,这样再反过来让他帮我们建业委会。
4、其实我知道这一招成功概率只有1%都不到,而且伤敌伤己,但是力量资源太小,不行险着,更无机会,只能试试以小博大!
20:30,陆续来了几个热心业主,大家一聊,才知道,原来我们很多人关注和支持,如果我们能够让政府同意成立业委会,那么后面的工作还是可以有人会出来推动的,既然如此,策略就改变了,我们的目的变成了怎么让政府同意成立业委会?所以谈判的问题反馈情况变成了次要矛盾,开完小会之后我把周二的谈判策略改成如下:
1、成立业委会的申请报告,需要业主联名签名,所以我把联名申请登记表和申请报告准备好。
2、在交流议程中,我想办法创造一个政府领导直接面对业主的环境,也就是后来计划中20:15的议程(结果汇报和领导讲话),我把成立业委会三赢局面和各方面表达清楚,并且提出国家政策方面对成立业委会的支持,然后让政府领导讲话,让他“对我们成立业委会工作给予指导和建议“,然后在现场业主面前把申请表交给领导。这样我们就造成了一个政府支持业委会成立局势,后面就会很好做。(这里对刘主任表示抱歉,我也不知道是哪位领导过来,计划中用了”狐假虎威“计,需要借用领导的“虎威”,不过我是真的觉得成立业委会是“三赢”局面的,到目前为止,其实还有机会能营造“三赢”局面的,后面我会详细说明)
2016-1-12
早晨一起床,发现情势发展有些超出预计,参与人数和群众反映都远超预期,所以决定还是请一天假,把这个事情处理好。我觉得晚上交流会的目的和任务要调整一下:
1、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安全第一;
2、借到政府领导的势,为下一步业委会建立工作,打开局面
3、完成联名签名
其中第1条安全是最重要的,因为就算没有借到势,我们只要签了联名签,下面工作还是可以慢慢做,只是会慢一些而已,所以我9点多去找物业沟通,当时吴经理接待了我,我把情况和她说了,目的有两个:
1、物业方面对安全方面要有足够的重视;
2、晚上很多业主来现场,无论如何要给到场的业主一个交待,提前想好反馈意见以及那些可以问题可以做哪些让步
公司11点有一个重要会议,开完会后,14点左右回到家,对晚上会议进行准备。由于小新没有找到业主愿意帮忙给现场做工作人员,所以我叫了七个兄弟过来,分配他们两个任务:
1、录像照相
2、负责现场联名申请表签名(透露个小花絮,过来帮忙的负责签名的兄弟被好多业主认为是物业的人,好多业主说:“你们是物业骗我签名??,不签!!” )
14点回到家里后,我赶紧把晚上的会议议程规划一下,然后发出来给到所有人,包括物业方面,其中具体到每个时间段,每个地点要做什么事,就是担心到时候,人员不知道做什么大家乱掉。给交流会留了30分钟时间,其实目的已经不在这里了,只是想走个形式而已。
按计划18:00我到会所,见到了罗经理,与罗经理进行沟通,与罗经理沟通是一件让人舒心(让人舒心、让人舒心)的事情,因为我们都对对方的立场和诉求很理解,我一开口,他就知道我的想法,他一开口,我就知道他的想法,我们很容易找到平衡点,如果多一些这样的人,就不会有那么的矛盾和问题了。
比如,举几个沟通交流中的例子:
1、 我简单说了一下我对形势的分析,他就理解晚上会议的目的只是走个过场了,然后我问他准备给业主什么交待?根本不用一个一个问题谈,他直接说电动车收费可以下降到30元/月,别墅和洋房的不用充电桩业主可以不用交费,停车位的档杆有不方便的随时可以叫物业过去整改等等
2、比如涉及到经费使用方面,他说年度公开,之后可以月度公开,我问有办法消除业主对公示内容的疑虑吗,他说没有,我就不再问了,因为这里我懂他!
3、有比如他要求我这边工作人员和业主代表必须是业主,希望我不要搞联名签名。我说不可能,主要目的是签名。他就理解了,然后我让步到业主代表必须是业主,但是工作人员可以不是业主,他也同意了。
我们谈了20多分钟,基本就达到沟通效果了,比如我们一致同意建立定期的业主问题反馈机制,物业定期公示问题反馈情况,这种解决问题的恒久对策一提出来就马上达成共识(舒心!舒心!舒心!),然后定下了19:30-20:00的议程,具体到分钟,昨天也在群里发了的,其实包括我在当时会议上,也已经告诉了大家,“会议上不可能解决问题,会议只是把上次反馈的问题做个说明”,但是很多业主难以理解!最终还是会场秩序失控了!(关于会场秩序失控的事情,其实都有预防对策的,我已经要求大家迟到的业主不要进去,如果里面的人没有那么多,我觉得是可以控制秩序的。不过我手头实在没资源,我没有办法安排合适的人去看着门不让后面人进来,导致了形势的超预期发展)
后来的事情的,大家都知道了,不过总算没有变得不可收拾!
再次感谢所有人的支持和理解!
现状分析及对策计划(1月13日晚上):
我把我对目前的形式看法表达一下,本次之所以这么迅速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其实我分析原因有几个:
1、物业和业主缺乏沟通机制,由于物业之前处于完全强势地位,很多业主的投诉都不了了之,导致业主的情绪一直没有释放,突然有这么个机会,大家就像火山爆发一样。就像昨天晚上,其实很多人根本不是去反馈问题,而是去发泄情绪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之前物业方面做好信息沟通和反馈,也不至于出现现在的情况。
2、物业的一些行为实质性的侵犯了业主利益,这个不展开说,因为没有法律依据。
3、大众喜欢凑热闹,新鲜事,所以突然有这么个新鲜事情,都很关注,产生羊群效应。
针对以上原因,我觉得有可能创建一个多赢局面:业主成立业主委员会,业委会与物业在博弈中不断取得平衡点。多赢体现在: 1、业主方面,成立了业委会,能够具有话语权,是局面重建过程中的最大获益者(前提是业委会没有被外部控制)。
2、政府方面,如果碧桂园小区能够依法依规和谐建立物业委员会,这将是在广州市、广东省甚至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的一件事情,目前网上大家搜索的业委会案例全部都是业主物业双方斗争矛盾冲突下的产物,宣传的都是斗争维权,如果我们能够理性维权和谐三方共赢,将会对全国都有示范意义!
3、物业方面,其实说句实在话,目前碧桂园物业绝对水平来说,并不是真的很差。主要是因为以前很好,现在慢慢水平下降了,而且物业方面行为还不考虑业主感受,所以才会让业主有这么大的意见。比如很多人提的电动车收费问题,我和朋友问过才知道,其它小区一直电动车都收费的,只是碧桂园以前一直没收费而已!所以物业此次被大家责难很大原因是自己的行为态度问题。如果说成立了业委会,那么很多问题可以和业委会沟通,节省了物业很多与业主沟通的问题,物业和业主解释问题,大家没听就已经认定是假的,怎么会有沟通效率呢?如果业委会的业主和其它业主去解释,那么往往会容易接受很多,特别是自己认识的人来解释,效果更好。另外,成立了业委会以后,物业的一些行为矛盾还可以转嫁给业委会,缓和很多激烈矛盾。不过,无论如何,一旦成立了业委会,物业的行为将会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业委会有终极核武器——更换物业公司。但是辩证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想把工作做好,有了业委会将会是很多工作开展顺利很多,同时有了业委会物业的灰色收入肯定会收到影响。
为了实现以上局面,我将会按照以下工作思路开展工作:
1、明确维权理念——“依法依规,团结互助,理性维权,和谐共赢”
2、与政府和物业充分沟通,争取大家认识上趋于一致
3、开始业委会筹备工作,把业委会筹备工作,落到实处
本周工作计划:
1、成立筹委会组织,在筹委会内部明确维权理念,根本目标,组织规则,人员分工等,真正把业委会筹备工作落到实处,形成计划。
2、主动联络政府和物业寻求对话,求同存异,不断消除认识偏差,建立和谐沟通机制。
事件发展预期:
经此一事,碧桂园广大业主的维权意识已经被唤醒,维权方向也明确,同时成立了业主自己的区域群组织,可以有实力争取与物业平等对话的机会(如1月12日会谈),物业方面对于自己的行为将会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一方面改善管理的机制问题和态度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严重损害业主利益的行为也会慎重考虑。
预期方向一:
后续我虽然让业主们继续扩大群范围,不断完善群组织,其实如果物业不再给予业主新的负面刺激,业主的激情很快就会慢慢平复,特别是马上要过年了,过年时候大家肯定没空搞这个事情了,过了这个年以后,很多人已经淡忘此事了,那时候如果大家觉得目前状态也行,即使有人推进成立业委会,有可能业主响应也不会大,甚至有可能觉得这些人想成立业委会是为了自己从中获利!这种状态下,没有群众基础,再强行推进业委会的成立,也是事倍功半。
预期方向二:
虽然如上所说,但是筹委会还是要建立起来,因为建立起来筹委会,把申请报告交了,如果后面发展顺利,或者民心可用,有可能这一次一鼓作气真的就成立起来了。而且即使真的这次没成立起来,以后一旦物业做的不好了,又给业委会建立提供了群众基础,就可以马上再启动业委会成立流程,这对物业是一个震慑。
个人的一点其它想法:
1、怎么判断是否有群众基础,该不该推进业委会成立呢? a)我觉得从推进此事大家的响应程度来看,如果大家积极响应,例如现在,甚至很多人主动报名做义工,包括今天还有人直接捐款过来的(已经退回去了,这里强调希望大家不要捐款,我们筹委会不会接受任何形式财物捐赠),这种情况就可以顺势而为,借势成事。
2、如果没有成立业委会,建立业主区域群组织还有意义吗? a)非常有意义,可以说业主区域群组织是我们所有行动的群众基础和实力来源。原因我在1月13日群公告里面说过,这里再说一遍,建立业主区域群组织,理由有三个:
i.建立了组织,才能形成力量,单个业主是游兵散勇,永远无法与物业抗衡,这也是以前大家觉得受气的原因。只要有组织,即使没成立业委会,也可以威慑物业不敢为所欲为。
ii.就算成立了业委会,如何保证业委会真正代表广大业主的利益?如果业委会被外部势力控制,业主的情况会比现在更糟糕!所以要在建立组织的过程中,不断产生业主代表骨干,大家知道这些人是代表业主利益的,以后成立业委会,才能保证业委会是代表业主利益的。
iii.通过成立区域群组织,可以为成立业委会和召开全体业主代表大会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和组织基础。
3、为什么我会做这些事情?
想了很久,到底这个问题我要不要放到这篇文章里面呢?最后决定还是放进来,因为这是我对自己的一个考验。我从几年前接触王阳明的“心学”之后,开始慢慢践行“知行合一”的人生理念,具体表现就是:“所有我说的就是我想的,所有我想的我都可以说出来告诉别人,所有我做的就是我想做的。“在工作和生活中进行了实践,目前初有成效,但是涉及到这么多人,这么大利益关系影响的事情中,按照我的“知行合一”理念去实践,这是第一次,也是难得的机会。所以我觉得这件事情将是我对我人生价值理念的再次锤炼的检验,能做到这一步不管最后结果如何,我都已经收获太多了。
所以对于筹委会后期的组织建设,我考虑除了必须遵守我们的维权理念以外,还必须有一条行为准则:“永不欺骗任何人”,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太阳底下开展。
包括以后如果成立业委会,我一定要在业委会的章程里增加一条要求:每次重大事项的业委会成员投票,必须是记名投票,而且要把各位委员的投票结果公示给所有广大业主。
希望有机会!
2016年1月13日晚,荔碧一家亲 群主 华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