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二孩政策”,为上个世纪70、80年代开始实施的“独生子女政策”画上句号。
当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消息公布后,瞬间引发了国内外社会各界的热议。对于这个看似突然,实则必然的政策,笔者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以下的观点:
人口的三种基本分类
笔者认为中国人口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农业人口、进城务工人口及非农业人口。
由于机械化的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就不再需要那么多劳动力,越来越多的农业人口转化为进城务工人口。
有一个数据可以证实这个情况:1980年到2014年,中国非农业人口从占比19.4%的1.9亿增长到占比54.8%的7.5亿。中国“非农业人口”明显提升,大批农业人口通过进城务工迁移到城市;中国目前还有2.7亿的进城务工人口,他们都有可能继续留在城里成为非农业人口。
据相关机构统计,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影响目标人群约8000万人,未来5年人口可能会增加1500到2000万左右。
众所周知,农村普遍执行“一孩半”政策(第一孩为男孩的不得再生,若第一孩为女孩的农户在间隔4到5年后允许生育第二孩的弹性计划生育政策),而非农业人口尤其是在国家相关部门工作的群体更被严格执行着“独生子女”政策,所以说,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对这些生活在社会中上层的人士影响尤其大。这些人士本身多数接受过高度教育,对生活有要求之余,对教育是相当重视。
0.jpg
人口的基本需求
在衣食住行方面,每人每天都需要。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造成人口数量上涨,这些方面需求就会随之增大。
粮食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人多消耗量自然大,在正常的市场情况下,粮食价格会上升。对于13亿人口的中国来说,粮食价格的变动能“牵一发会动全身”,国家必须要均衡粮食的供应,假若靠其他国输入,一旦价格不可控,就容易造成民生问题,这无异于被其他国掐住了咽喉。
11月2日发布《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不会变,禁止以农业为名圈占土地从事非农建设,防止“非粮化”现象蔓延。在笔者看来,这是为“二孩政策”粮食做准备!
来自:惠州房地产http://hz.fzg360.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