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电影介绍

[复制链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8-5 12:01:22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遇到中国武术,成就了一个片种类型——功夫片。这个过程是由香港人完成的。

  人云香港是一个文化沙漠,但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产之一的武术被香港人经营得有声有色。

  早有胡金铨和张彻,后有刘家良,他们利用银幕演绎了一个初步的功夫世界,使得观众着迷不已。后来,一代宗师李小龙来了,他凭借自创的独树一帜的截拳道将“中国功夫”贩卖到大洋彼岸的好莱坞,为这个片种类型在世界影坛立下了一个丰碑,港人对该片种的孜孜以求在此获得了一个加速度/助力。天妒英才,巨星陨落。然而迅速膨胀的功夫片市场并没有让这个足以代表港人精神的片种中途夭折,聪明的袁和平,不再照猫画虎,也不再用血腥和暴力吸引观众,改走喜剧动作路线,这下火了成龙,真正让世界感受到了这个东方好莱坞所具有的能量和魅力。后来又出了一个徐克,这个影坛怪才乘着新派武术的翅膀,用一根细细的钢丝改变了万有引力定律,一个虚步亮掌把李连杰从香港吊到了好莱坞。至此,功夫片俨然已成为香港电影的一个符号,一个标志。

  二十一世纪的社会,人们真正进入到一个图像时代,生活在视觉文化的包围圈之中。电影作为一种视觉文化的代表/体现,其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早已经在各种学派那里获得了自己坚实而又特殊的研究位置。

  世纪之交的世界,众声喧哗。人云电影已经进入了一个整合与嬗变的时代——所谓后电影时代。作为一个纯粹的商业片种,功夫片也已经走到了一个不尴不尬的处境,似乎是一个瓶颈,不管是徐克、袁和平还是李连杰和从“七小福”一路走来到今天声名显赫的成龙、洪金宝们,面对今时今日的香港“江湖”,竟都有了几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架势,甚至于英雄气短。一方面在稍嫌夸张的“港片已死”的种种呓语之外,一部部有些不伦不类的怪胎也的确被生产了出来,凭着对“香港”品牌的贩卖,这些影片获得的是相对广泛的观众,代价却是“港性”的流失,诸多电影人在“中国电影”的名下突然寻不见了自己一贯做电影的不二法门;另一方面,技术主义虚假美学和拾荒美学的盛行将诸多影人从艰苦的片场勾引到了工作站跟前,很是轻松地完成了对观者的敷衍。以上种种,使得港片中的功夫片在盛名之下难有其实,也使得我们对目前功夫片的颓势在无奈之外多了几分切齿的担忧。

在当今大众社会中,声音和影像,尤其是后者,组织着美学,统率着观众。电影在美学和文化上的视觉感知本性一直以来都是支撑功夫片存在并且大放异彩的有力支撑,所谓的“后电影”整合的不仅仅是媒介,不仅仅是手段,最根本的是它的本体。对于功夫片,视觉上的造型感和动作上的感官刺激是其本性/特性,同时这也是电影性中最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功夫片最重要的还是要在“功夫”/动作本身上下功夫,最起码这应当是首先要考虑的。当我们的功夫巨星们开始以一种近乎悲壮的守成姿态要玩转全球的时候,泰国出了一个汤尼·碴把很多人震住了,是泰国功夫比中国功夫厉害吗?其实,这只是表明了一个最简单的道理,那就是功夫片的一个本质——动作性,它无限接近于电影性。对于功夫片甚至对于电影而言,“身体语言是世界语言”。

  机会来了。

  甄子丹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自己的星路历程,他甚至于见证了几代功夫巨星的成长。只是,电影是烧钱的机器,资本是追逐市场的。对于电影从业者,更多的是作为时代和市场的一个选项而存在。对于他们,成功与机遇之间或许只是一个简单的等号,但是这个等号背后是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努力。

  一直以来,激励于偶像李小龙的功夫哲学,“作为人类,我们都只有两条胳臂两条腿,因此不大可能存在许多种风格迥异的搏击方法。但每种风格的武术都有其独到之处。”同时又秉承了李小龙的电影拍摄理念即用新的电影手法和新的武术来打造自己的动作片。先是被袁和平慧眼识珠,拍摄了一系列具有袁氏风格的功夫片,从《笑太极》到《洗黑钱》,他完美地展现了鲜有人完成的动作;接着在徐克打造的一系列影片如《男儿当自强》、《新龙门客栈》等中确立了自己的功夫巨星的位置。甄子丹不但广泛涉猎多种不同风格的搏击,同时开始发展自身特有的审美哲学和审美风格,渐渐地他创立了自己独特的功夫体系。在2005年的《杀破狼》和2006年的《龙虎门》中,“甄”式功夫片雏形已成,片中的打斗融合跆拳道、西方拳击以及中国传统功夫等多种武术样式,让观众大快朵颐。2007年的新片《导火线》更是让观众一飨饕餮的佳作。

  从动作的本体上来讲,《导火线》真正是应时而作。首先,该片在武打/动作设计上将近年武术发展的新倾向和新成果引入进来,那就是MMA(Mix Martial Arts,综合格斗),在影片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优美古朴的中国传统武术亮相,而且能够见空手道的犀利架势,也能够感受到自由搏击的灵活多变,还有跆拳道不可思议的腿上功夫,更能目睹擒拿手的花哨奇幻……其次,片中除纯粹功夫之外还加入了追车、枪战和爆炸的场面,与现代文明所共生的诸多副产品在这里成了帮助观众获得视听快感的不可或缺的元素。而重要的是甄子丹对这多种元素做了具有纯正港片血统的风格化处理,在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场面的设计上,都力图出奇制胜,力图达到发前人所未发的效果,观看这部影片,观众绝对不会失望,因为你能感到一拳一脚背后是创作人员(甄子丹)的真诚,他们在用心地设计每一招每一式,片中的每一个片段都具有感染力,每一个打斗场面都生动活泼,在这部影片中,你不会看到多数商业电影或者类型电影中厚颜无耻的抄袭行为,全片一如被引燃的导火索,火花是它的追求,紧张是它的效果,它在努力制造港片所特有的一系列“生动的片刻”,整体上追求并形成了万花筒般的千变万化,它的每一个打斗场面都有新意,在这里看不到重复和雷同——哪怕是自己,你能感到影片时刻都虎虎有生气。整体上在一个“实”与“真”的打斗风格支配下,影片没有其他影人所追求的日常生活中鲜能得见的宏大场面,更多的是大家周遭的生活环境和并不陌生的生活场景,每一个人物都是生活在里面的,观众似乎都能够感觉到是同他们生活在一块儿的,人物的每一个动作都能落在实处,每一个动作都会触目惊心,在对动作场面的镜头处理上,没有升格的镜头和特殊的视角,节奏流丽,场面精准……所有这一些都印证了香港电影所不同于好莱坞的丰富而真实的感官刺激,而这些即是《导火线》所努力做并且达到的。

  在影片类型上,该片不单纯囿于功夫片的窠臼,它是一部警匪片、功夫片、黑帮片甚至公路片的混合体。片中不仅有警与匪、善与恶的二元对立,也有恶与恶之间的争斗,更有善与善之间的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还有善之本体的复杂性和多层面。我们不能指望一部影片能够向我们展示所有的生活层面提供全部的情感需求,但是一部优秀的影片在某种层面上至少会让我们看到这种努力的迹象。在影片《导火线》中,创作者也向我们展示了另为一群为我们所不熟悉的另类“执法者”(警察)形象及其他们的存在以及生命状态。迥异于香港警匪片中常常被动无奈、无所作为只能任由不法者逍遥法外的警察形象,我们看到的是一甄子丹所饰演的马警官为代表的行走在另一套执法体系之外的执法者形象,他们想法简单,恰如影片的片头与片尾的画外音所交代的,警察的任务就是抓坏人、破案保一方平安,这是他们的人生信条,对这种信条以及朋友和兄弟的忠诚是他们至高无上的做人原则,在这种信条和原则之下,他们采取的手段简单直接而有效,那就是主动出击、一往直前、以暴制暴、永不低头。他们不会耽于呆板的证据或政策限制,他们不会坐以待毙,更不会畏缩不前,法律规定的繁文缛节和履行的常规程序对于他们是没有意义的,正义对邪恶的胜利是他们追求的效果。他们甚至奉行遇坏必惩有仇必报的简单信念,他们会超越正常的执法程序在一怒之下把罪犯用拳头打成肉泥,武术是他们的行为/动作哲学。在这一点上,恰如甄子丹曾经所过的,“在电影中我们将武术带到了另一种层次,可以使用夸张的手法,令之远远超出日常生活中的范畴”。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导火线》塑造了香港警匪片中与以往不同的警察形象,他们是复杂的,是一群在法律和道德夹缝中的桀骜不驯的灰色形象。这种灰色是一种体验,一种对假恶丑的极度厌恶;这种灰色是一中反应,是一种人性善对人性恶矫枉过正的过激;这种灰色是一种理想,寄托了对真善美的拳拳期待。当然,不只是以马警官为代表的警察形象突破了以往同类人物的窠臼,由古天乐饰演的马警官搭档的形象以及由吕良伟饰演的黑社会碴哥形象也是非常出彩的,都在同类角色形象的塑造中有所突破。

  从剧作上来讲,影片将以往“甄”式影片情节简单、主题明确的模式加以固化,整体上尽管是一个第一人称讲述的回忆式的倒叙的故事,一头一尾构成一个回路,但是实际上说来它是以一个全知全能的视角进行单线索顺叙的故事,人物的动机和动作线索简单明了,这样的一种结构方式既为人所诟病于它的简单直白又使它获益匪浅。武侠片先驱巨匠胡金铨曾经讲过:“如果情节简单,风格的展示会更为丰富”。一方面故事的单薄使得其中的一些人物和剧情线索不能够很好地展开,所以有些人物形象交代得不是很充分展示得不是很立体,有些剧情线索简单化为个别生活场面的罗列,全片也就承担不了进行宏大叙事和容纳深厚复杂涵义的任务;另一方面,这又使得该片能够有足够的精力和篇幅来处理其中的功夫场面,充分展现了功夫片这一片型的特点,使得创作人员获得了对影片进行动作风格化的极大可能,也才使得不同于成龙和李连杰功夫片特点的“甄”式功夫片立得起来,同时也让观众获得了充分而震撼的不同的视听体验。

  从整体的风格上来讲,能够感觉到创作者们深谙此类影片的创作规律,做出来的作品既是一部典型的港产功夫片同时他们那种敢做敢为用于创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态度和所获得的表达方式,使人叹服。影片在展示生动激烈的动作场面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表达强烈的情感,与同类的一些影片中为吸引一般观众而大量贩卖雷同而廉价的友情、亲情和“敌我”之情不同,影片没有作过多的交代与渲染,在主要的“敌我”之情引导的愤怒情绪下,友情来得点到为止,没有丝毫的矫情,亲情来得又那么令人动容,在不动声色中给人以震动;这几种情感显隐于劲道十足、铺排严谨的动作场面/段落之上,再加上“准确的画面构图、生动的剪辑技巧,以及排山倒海的配乐与音效,观者感觉到自己的肌肉与神经随着打斗节奏紧绷起来,彻头彻尾属于身体反应的电影感,莫此为最”。

  关于存在的问题方面,不存在完美的艺术作品,电影更是遗憾的艺术,或许甄子丹本人武师出身的背景和特立独行的性格以及行为方式会使其影片变得格外不同,也或许香港电影产业与生俱来的对商业的过分追求会使它遇到诸如“欠缺更为丰富的思索空间”的问题;还有或许是因为动作片源于香港成于香港的原因,“香港导演纵容观众,使观众对密集的刺激过瘾场面不知厌足”,确实,功夫片发展到今天,培养出了一批挑剔和贪得无厌的观众,这些观众搞得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的功夫影人们筋疲力尽甚至是江郎才尽,对“为功夫而功夫”的担忧一直没有停止过,事实上也确实出现了那么一些影片;这样的话都是要讲的,只是电影本身就很年轻,而且“是年轻人的艺术”,都是容许犯错误的,“那些张狂的娱人作品,其实都饱含出色的创意与匠心独运的技艺,”,相信这最终对电影对影人本身都不是什么坏事,那只是成长的过程。



  动作片是不断发展的,这离不开优秀的动作导演,而在这背后是市场和时代的选择,甄子丹恰恰是今天被选中的那个幸运的选项。相信成长中的“甄”功夫会成为成长中的香港“功夫片”的一个助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8-5 14: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s:126] [s:125] [s:126] [s:125] [s:126] [s:125] [s:126] [s: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8-5 18: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混搭”各国功夫 誓超越《杀破狼》

晨报讯(记者 杨莲洁)由叶伟信执导,甄子丹、古天乐(专辑) 、范冰冰(专辑) 等主演的香港警匪片《导火线》今天起将登陆全国各大院线。片中武指兼主演甄子丹对《导火线》的格斗场面颇具信心,认为带给观众超越《杀破狼》的视觉感受,而他在《导火线》里采用的“混合格斗”风格其实是在向李小龙致敬。

两年前甄子丹和叶伟信合作的《杀破狼》,叫好又叫座,“拳拳到肉”的写实动作风格让观众重拾对华语动作电影的热情。《导火线》的人物和剧情设计延续《杀破狼》,武打设计上却以“混合格斗”为最大卖点。甄子丹表示,他在《导火线》中展示的“混合格斗”来源于李小龙的“截拳道”,把多个门派的中国武术、巴西柔术、拳击、泰拳、摔跤等搏击技术熔为一炉,不拘一格地使用,力求打斗精彩好看。在《导火线》中大秀“混合格斗”,颇有向前辈李小龙致敬的意味。“我一直都很崇拜李小龙,出道以来的武打风格也是很接近李小龙的。”甄子丹说。

《导火线》的主角是1997年香港某重案组警察马军(甄子丹饰),他一心要除掉黑道日益壮大的越南帮的渣哥、 托尼和阿虎三兄弟,于是安插得力手下华生(古天乐饰)到渣哥身边当卧底。华生凭借其聪敏、能干、好打,成为渣哥贴身保镖。然而在马军与黑帮的白热化对抗中,华生卧底身份被揭,险些送命。渣哥被警方逮捕,为了脱身,一夜间消灭所有证人、证物,华生成了硕果仅存者。越南帮前往杀害华生,却被马军击败。但在渣哥宣判当日,华生却因女友(范冰冰饰)被抓走,只好称自己失忆,渣哥最后无罪释放。马军不肯罢休,和越南帮的决战一触即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8-5 18: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男儿本色》之后,暑期第二部香港动作片《导火线》也即将杀到。在北京的首映礼之后,不少业内人士都对片中的“甄功夫”大为赞赏,称其延续了《杀破狼》的武术精神,实而不华,动作精彩指数超过《男儿本色》,是近期最好的港产功夫片。27日该片在广州也进行了试映,记者却发现观众们的评价不一,而主要争论点则集中在“文武戏”到底有没有平衡与武戏是否太专业化两个问题上。


质疑一:亲情、爱情丰富了文戏?


叶伟信与甄子丹继《杀破狼》和《龙虎门》之后第三次合作《导火线》,只可惜这两个人老是在文戏与武戏的分量上拎不清。《杀破狼》和《龙虎门》被批评“文戏零分”之后,甄子丹是下了狠心要把文戏这部分加强,为此还特别请来不会打的“卧底专业户”古天乐,不仅又一次卧底,还要专职与范冰冰谈情说爱,来增加《导火线》的文艺气质。


但其实最后呈现出来的故事情节相当简单,就是一个警察捉贼的故事,有观众还评价其是《无间道》和《伤城》的剪贴版。因为要增加文戏而牵扯出的各条线头,到最后随着武戏的逐步增加,而变得有始无终。范冰冰与古天乐谈了一场恋爱,却在被绑架获救之后,被想回去救甄子丹的古仔丢在半路上,然后就此没再露过面。还有为了表现亲情,剧中还特意出现了两个妈妈。甄子丹有一个妈妈,吕良伟、邹兆龙和行宇三兄弟也有一个妈妈,先是甄子丹送走了自己的妈妈,然后又接来了三兄弟的妈妈,之后邹兆龙又接走他们的妈妈,这样反反复复渲染所谓“母爱”的结果只让观众觉得肉麻,而两个妈妈一个只出现了一次,另一个多点,也不过两次。


而片中最值得挖掘的人物形象——甄子丹扮演的“马军”,也未能让人觉得尽兴。甄子丹把“文戏”都交给了古仔,自己只负责“武戏”的结果就是令“马军”这个本身十分有冲突和有性格的角色,变成一根一点就炸没什么内容和过程可言的“导火线”。这就使得“马军”看起来只是一个十分有暴力倾向的警察,这一点也引起不少观众的争议,认为极有可能“教坏小孩”,尤其是最后那句内心独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里的安定和繁荣”,更加叫人觉得只要是为了正义,就算是打死了坏人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质疑二:


“甄功夫”给外行人看什么?


由于文戏的分量被刻意增加了,这部全长只有90分钟的片子,在前一个小时里只出现了两场非常小型兼不太激烈的打斗,不能不说令一些专程冲“甄功夫”而来的观众有些失望。尽管接近结尾处的狙击枪战和“丹龙PK”看起来十分过瘾,但是相比《杀破狼》那样紧凑的剧情,整个故事也显得太漫长了些。


至于说到在宣传时反复被渲染的MMA(MixedMartial Arts,混合格斗),据内行人士评价的确是十分精彩,糅合了巴西柔术、拳击、泰拳、摔跤等众多搏击术在里面,不同于《男儿本色》里面的花架子,也不同于成龙功夫片中的那些小讨巧,甄子丹的动作设计都具有相当的真实感,每一拳都看得很清楚,尤其是最后的PK,几乎都是长镜头一气呵成,并不是后期剪辑出来的效果,所以为什么拍这部片会搞到演员们个个伤痕累累,因为看起来太像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打架了。


但是,对于大多数不在行武术的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来说,这样的动作片连个热闹都没得看。那巴西柔术,怎么看怎么奇怪,两个大男人以“69”形的姿势缠扭在一起数分钟不动。而最后甄子丹制服邹兆龙居然是用勒脖子的方式把对方给勒晕的,这不摆明了比谁的力气大嘛。如此“甄功夫”,难怪老被人批评“文戏”不足,实在太闷了点。


推荐对武术没什么研究又想找点乐子的观众看以下内容:

1.看范冰冰讲笑话


浑身上下都有股“媚”劲儿的范冰冰在片中演一个啤酒妹,自然免不了被拿来与《伤城》里做同样职业的舒淇做比较。虽然没有那么好的身材,但是那股子柔媚的味道还是要比舒淇的“天真”更受用些。更何况,范冰冰在片中还讲了一个冷笑话,是关于在松花江的父亲的,在这里不作严重剧透,总之该段笑话十分经典,值回票价。

2.看吕良伟被盲狙


吕良伟和古仔一样是做文戏的,最精彩表现就是狙击枪战一幕,该幕同时也是这部片子的最大亮点。吕良伟先是被古仔的车撞到半空中,接着甄子丹就来了一个盲狙,镜头拍得十分具CS味道,看得观众一片惊呼。个人以为,吕良伟在狱中的一段独舞也挺好,刻画出大魔头的变态本色。


3.看郑则仕怎么死


“肥猫”郑则仕饰演甄子丹和古天乐的上司,是一个与《无间道》里黄秋生差不多的角色,在影片的三分之一处就被炸弹炸死了。那一场戏拍得相当有张力,可以说是整部片子里唯一叫人觉得紧张的地方。炸弹是藏在火鸡里面的,一帮正在开PARTY的警察们都毫不知情,而杀手却因为遥控器没信号在楼梯间里上下往返,镜头就这样两边切换着,而音乐节奏也开始加快。当火鸡被放进微波炉里,肥猫朝内张望的时候,这种紧张情绪也到达了顶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8-6 11: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片子好看,超值,广州60\80\120元,还是这样的效果.[s:1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韩泰锡 发表于 2007-8-6 18:04:21 | 显示全部楼层
42
一场完美的劫案以后,二大影帝阿尔.帕西诺和罗伯特.德尼罗对决的姿势让人充满期待,一个以教父形象闻名世界,一个以愤怒的公牛,震惊影坛,审美从二个层面同时展开,二位影帝在接下来的演绎当中,谁的演技更高一筹?警与匪的对决将如何展开,如何进入高潮,如何在灿烂中结束.



好莱坞不乏高峰对决的经典佳作,前段时间的<魔术争峰>曾经带给我意外的惊喜,但是相对于这部<盗火线>.还是稍逊风骚.二位影帝如果一个是酷毙了,另外一个就是帅呆了,崩断统体的纤维,耗尽所有的力量,"我干我的,你干你的",彼此都用坚强的毅力,甚至生命把自己的意志进行到底!火花四射,子弹横飞,交峰过程中且不计较道德的取向,也不论警匪的对错,单单因为你身上的男人气魄,你死了,我要牵一下你的手.



这部影片如此让人着迷,首先在于记录的客观公正,更在于人性表述中颠覆性的描述.



英雄比劫匪更寂寞,"为了追捕像你一样的凶手","教父"成了一台缉凶的机器,驰骋于追凶的征程上,身旁是呼萧的子弹,和弥漫的硝烟,身后却是与他人通奸的背叛的妻子和割腕自尽的孩子.



劫匪比英雄更浪漫,即使在处心积虑谋划犯罪的间隙,"公牛"的温情还是直抵少女的芳心,比之英雄与妻子完成任务般的亲热,劫匪与恋人在灯火迷离的城市夜景下相依相偎相吻的剪影更让人温情四溢.



这部影片让我眼晴开始酸楚的恰恰是"公牛"杀了韦恩罗格,从酒店出来,在汹涌的人流中看到辑捕他的"教父",为了保护心爱的女人,四目相对,竟然无语离开的段落.我甚至想,如果影片就此打住,让公牛就这样死在汹涌的人流中,死在教父的枪口底下,死在他心爱的恋人的眼皮底下,会是一种怎样惊心动魄的美啊!



审美客体的复杂性,使影像中的人物立体饱满,充满了张力,矛盾的双方藉此对方的丰满充盈而使自己的形象在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中冉冉上升.



这真是一部令人血脉贲张,激情四溢的好影片,突然想到XXX的一句名言:像男人一样去战斗,算是给这篇短文做结.


8.6/9.0

盗火线 (1995)

影评(18)

收藏(66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不曾有你 发表于 2007-8-7 20: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由姜文自编、自导、自演的《太阳照常升起》成功入围“威尼斯影展”竞赛单元,并角逐“金狮奖”最佳导演及主角奖。一众演员将远赴当地支持有份角逐影帝的房祖名,房祖名表示信心十足,笑言露股场面将为他带来好运。祖名说:“我入行两年多拍了好几部戏,这次是首部电影令我有机会参与国际性奖项提名,我简直兴奋得不能置信。”

  问到祖名信心如何?“做得演员这一行,一定不可以无自信,所以我会说信心十足!不过,姜文、黄秋生绝对是非常好戏的前辈,他两位演技之高,作为后辈的我还要多多学习,若然这次我输了,名正言顺输得心服口服。”祖名还笑言,梁家辉数年前在《情人》中露一露股就扬名海外、蜚声国际,恰巧他今次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同样有露股场面,他顿时有感露股就是个“幸运符号”,将会为他带来国际影坛的美好声誉呢。

  姜文对《太阳照常升起》顺利入围“威尼斯影展”并角逐“金狮奖”,表示非常欣慰。他称,此片是一部反映人性欲望中各种极致境界电影,绝有可能惹来举世舆论和轰动。姜文被问到对哪位演员最有信心夺魁?他笑言,片中所有演员拍完此片后都不愿离开,非常投入,可以说非常热爱这部电影,演戏时都手到拿来。姜文特别赞房祖名拍此片时身心不断投入中,非常迷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10-7 20:3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都看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10-8 1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10月有《智多星与神枪手》,刘德华的《兄弟之生死同盟》,李安的《色.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少剑 发表于 2007-10-8 14:28: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地数字影院每月都有推出大地FUN享,介绍每月的电影新片,其中大家还可以查询各家影院的电话,地址,还有排片计划等,如果大家用手机发短信查询,参与活动,可以获得免费电影票。 [s:126] [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