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打着举办讲座的名义,不断给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三无保健

  [复制链接]
GAME2383 发表于 2015-7-1 20:33: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城善惠康健咨询服务中心(增城民乐路阳光国际商务大厦15楼)怀疑打着举办讲座的名义,不断给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三无保健品. 916FF9977AAA12FEB49E68DCACB4AA77.jpg AE31440818396DA521DDFD1BC28AC4B2.jpg 284080B399F6E1AF6C9D52E53FD5B4C2.jpg 98742B07171040D567ED0441E673983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2 显示全部楼层
jshf 发表于 2015-7-1 20: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s:7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湉湉 发表于 2015-7-1 20:4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爱老年人健康讲座不错,购买保健品要慎重选择合适自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GAME2383 发表于 2015-7-2 02:3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州:以推销保健品为由洗脑老人骗钱才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频道 > 德州新闻   2015-02-11 19:30:10    来源:德州晚报
打着举办讲座的名义,不断给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三无保健品,骗取老人钱财,这种骗局屡见不鲜。媒体和一些执法部门一直提醒老年人莫贪小便宜上当受骗,但仍有不少老人中招。2月4日,家住运河经济开发区的杨女士就因此损失了1500元钱。
“今年5月份,我带着患有脑血栓的老伴儿听了两次讲座,买了一年的‘药’回来,结果不仅没作用,老伴儿的病还更重了。当时因为家中没有太多钱,让推销员给垫付了‘药’钱。”杨女士说。
难挡诱惑 老人赊账购一年保健品
2014年5月的一天,市民杨女士和患有脑血栓的丈夫一起上街,在小区附近他们遇到了一些散发传单的人,他们告诉杨女士,拿着宣传页去附近指定店铺可以领取粗粮。但是,杨女士领取粗粮的时候,对方要求其填写详细个人信息,之后才给她一袋粗粮。
第二天,就有人给杨女士打电话,请她去听讲座,称还有礼品相赠。杨女士认为只是听课,而且有礼品拿,就和老伴儿欣然前往。到达一个讲堂后,工作人员“叔叔、阿姨”地称呼着他们,非常热情,而且还有很多老人。那一次,杨女士领到了一份赠品。
几天后,杨女士再次接到电话,称要带着他们去一所学校听健康讲座,仍然会有礼品相赠。杨女士带着老伴儿和其他老人被拉到经济技术开发区一所学校的讲堂内听课。“专家”讲了很多老年病的知识,“最后,专家给我们推荐了这款‘药’。”杨女士说。
当时杨女士非常想给老伴儿购买,但平时家里并不富裕,身上没有钱。这时,热情的推销员提出,可以先替老人垫付2500元。就这样,杨女士给老伴儿拿了一年12盒的“药”,还有一些附赠的同款“药品”。
令杨女士没想到的是,她和丈夫太过于相信这款“药”的疗效,吃了几个月后发现不仅没有作用,老伴儿的病反而越来越重。杨女士的丈夫之前不用手杖,因为缺乏有效的治疗和药物控制,现在离开手杖不能走路了.
上门讨债 老人上当损失1500元
烦心的事情还不仅于此,因为之前拿“药”的钱由推销员垫付。自从她把“药”拿回家后,推销员就三番五次上门讨债。在这期间,杨女士也向推销员提出“药”有问题,不管用。但是,推销员却解释这并不是药品,只是保健品。而根据人体质的不同,服用这款保健品后的效果也不同。
双方为此争执不下,因为杨女士家中还有大部分“药”没有服用,就退还给了推销员。然而,当时附带着的赠品却都被杨女士的丈夫吃掉了。
推销员提出,保健品和赠品是捆绑销售,因为杨女士不能退还赠品,她无法给公司交代,要求杨女士将赠品按照产品的价格折合成现金。
2月4日这天,推销员再次上门讨债,杨女士无奈报警求助。然而,因为这种推销方式十分复杂,而且取证难。面对双方的争执,民警调解下,杨女士最终付给对方1500元保健品钱。
难以取证 老人需提高辨别能力
记者注意到,例如杨女士的遭遇并不是个例,12345市民热线平台上有多起类似的投诉。然而,这样的推销方式复杂而隐蔽,往往取证比较难,给执法带来了不小难度,很多老人因此上当受骗。
民警提醒老人,要提高辨别能力,不要相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会砸到自己的头上。而且,针对这类面向老年人的推销方式,民警总结他们惯用的一些伎俩:
首先,商家多渠道撒网,还会请一些所谓的“专家”授课,潜移默化地为老年消费者“洗脑”,强化对商品的认知。
其次,商家经常用所谓的“高科技概念”做幌子,大肆夸大保健品功效,甚至说这些保健品可替代药品,诱使老年人以高价购买只具有普通保健作用的保健品;
再次,一些商家利用老人无子女陪伴在身边,渴望子女关爱的心理,在推销药品的大打亲情牌,让老人最后不好拒绝推销员的热情。
最后,小恩小惠当诱饵是最常用的伎俩,“赠药”、“免费抽奖试用”、“名医会诊”、“免费体检”、“免费旅游”、“专家讲座”等都是经营者惯用的手段,甚至雇用“托”在一旁现身说法,诱使老人上当受骗。
但是,老年人只要用心辨别,不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就一定不会上当受骗。
□记者 孙向林 通讯员 李晓东 苗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凌晨 发表于 2015-7-2 23: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小利引诱老人家上当,然后大刀宰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04 发表于 2015-7-3 10:34:34 | 显示全部楼层
[s: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lai 发表于 2015-7-3 11:02:35 | 显示全部楼层
fgjh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lcl7 发表于 2015-7-3 13:57:34 | 显示全部楼层
呢家野,从增江街--荔城街滨海花园--富鹏,反正就在增城兜兜转转,每个地方待3-6个月,做的老人生意!但工商局就是放过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城市猎人mario 发表于 2015-7-3 15:5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良,这帮该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国际彩妆造型 发表于 2015-7-3 16: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s: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