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增城区正式挂牌,抢闸广州“第九区”,萦绕在增城市民心头十年之久的“广州梦”也终于尘埃落定。
  撤市设区翻开增城建设新篇章。在广州新一轮发展格局中,被赋予建设“现代化生态城”新定位的增城区,担负起广州东拓“桥头堡”和广州三个发展主引擎之一的重任,也明确了为广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贡献的四大功能优势:广州拓展新空间、广州交通新枢纽、广州宜居新天地、广州产业新引擎。这个拥有“增城国家级开发区”、“低碳总部园”、“增江北汽生产基地”、“岭南教育城”等靓丽名片的新区,也从此正式拉开了“广州新动力 现代生态城”的建设大幕。今天,羊晚记者带你看看,经过一年多筹备期,增城在规划、交通、产业等重要领域的工作有哪些新进展。
  未来“广州东站”
  新塘站将建设综合体项目成广州站改造工程过渡站
  在增城的综合交通规划中,定位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和广州市一级的客运枢纽的东部交通枢纽中心“新塘站”建设备受瞩目。该枢纽中心位于新塘镇的城区北部,东北面是增城国家开发区,西北面是紧靠广园东大型居住区,距离市区、广州教育城以及中心知识城只有30公里,距离黄埔中心区和广州开发区只有20公里。建成以后将使新塘站成为珠三角交通网络非常重要的节点。通过新塘站,可加强广州对惠州等粤东地区的辐射,同时构筑起北朝广州白云机场、南向虎门、深圳等珠江口东岸经济发展轴线。
  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实际上是一个大型的综合开发项目,目前正在建设推进的是新塘站综合体建设。据了解,承担着国铁始发终到功能的“新塘站”,联通的将不只是铁路线,穗莞深城际铁路、地铁13号线、地铁16号线、广深铁路(和谐号)和广汕铁路5条轨道也将在这里交汇。目前,地铁13号线已动工建设,地铁16号线已纳入广州市2015—2025年建设计划方案,广汕铁路将在2015年启动。
  据介绍,这里不仅会成为未来的“广州东站”,还将作为广州火车站改造工程的过渡站。
  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流花火车站计划于2018年进行改造,在此之前就要进行客运功能转移,而广州增城交通枢纽新塘站就是其中一个过渡站点。现在广州流花站是4台7线,广州东站是7台12线,增城新塘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的国铁是6台11线加城际轨道就是8台15线,从比较可以看出,增城东部交通枢纽承担的分量。”
  这里还将是国内首个高铁、城际轨道、地铁多种轨道交通及汽车客运、巴士等多种公共交通方式同时交融的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地铁、城际、公交、的士等均可在此换乘。此外,“新东站”地面还将建起260米高的城市综合体——凯达尔城市广场(ITC)。ITC总建筑面积35万㎡,集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五星级酒店、SOHO于一体,也将以260米新高度与独特形态,成为广州东部第一高楼和新地标。
  而为整合枢纽人流、拉动沿线经济发展,增城还规划控制新塘站周边269公顷(4035亩)建设用地,根据规划图,这里将会引入高端的功能,比如商务办公、文化这些功能,同时配套布局城市的居住,还有公共配套设施,客运站等。根据《广州建设国际会议中心城市发展规划(2013-2020)》,除了琶洲会展总部区外,将分步建设增城、空港、番禺三大会展副中心。届时增城会展中心也将设立于此。
  3大在建项目
  ●低碳总部园引商吸金
  规划用地1290亩的低碳总部园,是广东省、广州市的重点建设项目,汇聚绿色低碳、智慧产业、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关联产业总部经济,首期建成后引进企业和服务机构超过300家,年产值超过75亿元。据悉,计划在今年内组织首批企业进驻园区。
  ●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项目
  工信部电子五所增城总部新区规划用地面积1500亩,总投资27.96亿元,建设周期为2013年至2017年,计划分三期进行建设。电子五所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服务的企业可达3万家以上,年经济收入可达60亿元,税收超过6亿元。
  ●增江北汽基地投资50亿
  该项目是增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挂牌后引进的第一个大型生产力骨干项目,项目定位为北汽集团乘用车出口基地和华南生产基地(见下图),总投资50亿元。目前完成北汽30万辆乘用车华南生产基地一期建设并投产,10万辆产能年内达到。
  A 规划
  以设施建设促进一体化
  让增城更快融入大广州
  增城是广州的东部门户,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实现的先导,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统筹区域和区内发展的首要手段。正式纳入广州发展版图的增城迎来各项利好政策向东倾斜,首当其冲的便是各类交通规划的落地执行。
  为缓解随之而来汽车迅猛增长及城市交通堵塞的巨大压力,同时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的承载力和竞争力,增城正加快战略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完善“大交通”网络规划。当前,轨道交通网络、重大交通枢纽、新型有轨电车网络等都在规划建设当中,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建成后,不仅让增城区更快融入大广州,也使得增城与广州从之前的“半小时都市圈”关系变为真正意义上“同城热恋”;而新塘站、增城火车站等重大交通枢纽建设,也将释放增城地理几何中心的潜能,真正成为广州的“东大门”,珠三角东岸、粤东地区甚至邻近省份市民到广州的必经之路。
  根据增城的综合交通规划,未来5至10年内,有4条(13、16、21、23号)地铁线、3条(广深铁路、广汕铁路、京九客专)高铁线、1条货运铁路线(东北货车外绕线)和珠三角城际轨道等8条轨道交通和三大区域性交通枢纽(增城火车站、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与增城广场交通枢纽)在增城汇集;同时,有4条东西走向、3条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和7条快速路贯通全境。
  2017年底,增城不通地铁的时代将终结。来自增城轨道办的消息显示,地铁13号线将于2017年底前通车。另两条地铁线已纳入广州市2015-2025年建设计划。16号线连接13号线新塘站、增城火车站以及21号线增城广场站,23号线从增城官湖站开出,经过新塘客运站、增城开发区、永和到达六号线二期香雪站。在增城范围内,几条地铁线路与穗莞深城际轨道连接,在整体上形成“环状骨干”轨道网,服务新城市中轴线、挂绿新城、教育城、增城开发区等城市功能片区。
  “三维立体的交通网络总体形成连接广州中心城区以及深圳、东莞、惠州的大动脉,能加快与广州、东莞、惠州等周边区域的城市功能与产业功能的协作与分工,构筑起一个广州市城市功能外拓的战略要地,使增城成为名副其实的广州对外‘东大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悉,穗莞深城际轨道一期起点为广州东站,经新塘站、东莞至深圳。目前已经动工建设,计划2017年底建成。穗莞深城际轨道二期(新塘经白云机场至广州北)起点为新塘站,向北在永和开发区、中新镇、萝岗区的知识城设站,最后往北到广州白云机场,止于广州北站,计划2019年建成。建成后,从增城新塘站到广州东站约15分钟,30分钟可直达白云机场,1小时直达深圳机场、深圳北站。高速公路拟在现有基础上再规划建设43公里新派高速。
  未来,增城还将在行政区域范围内建新型有轨电车,包含10条线路,里程175.5公里、182个站点,主要集中在增城中南部,形成多方位“放射线”辐射,串联起各镇街。
  相关负责人还透露,撤市设区后,连接增城与广州中心城区的大巴有望从城际公交变成市内公交,增城正在积极争取中。据悉,票价也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调。
  B 交通
  实现“同城热恋”
  三立体交通构建“生活圈”
  增城站到天河只需20分钟
  在交通规划中,如何加强增城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联系,提升增城居民的出行速度,受到大家关注。
  据悉,2017年底前通车的地铁13号线(广州市中心城区——黄埔区——新塘镇)、21号线(天河公园——增城广场)和纳入广州市2015-2025年建设计划的23号线这三条东西走向地铁线路,实现越秀、天河、黄埔等中心城区与增城的高效互联,建成后将空前高效地解决广州中心组团与东部发展组团的交通需求。
  13号线西起白云区朝阳,经荔湾区、越秀区、天河区、黄埔区,最后到达增城区新塘镇象颈岭,共设27座车站。开通以后,能快速接驳穗莞深城际线,直接提升增城居民的出行速度。
  21号线呈东西走向,起于天河公园站,往东穿过东部新城的萝岗九龙镇和增城中新镇,经增城朱村止于增城广场。以位于21号线朱村站的中国铁建国际花园为例,届时直达天河仅需三站,耗时半个小时,高速便利上班族无缝切换工作和生活模式。
  13号线新塘站到广州市中心城区只需要30分钟左右,21号线增城广场到天河公园只需40分钟左右,而且,年内启动的广汕铁路增城站到广州天河区只需要20分钟……三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会让增城区更快融入大广州,也使得增城与广州,从之前的“半小时都市圈”关系变为真正意义上“同城热恋”。
  此外,为实现与广州中心城区的高速直达,增城将推进凤凰山隧道建设,并规划建设贯穿南中北的新派高速公路,推动形成与广州中心城区30分钟、各功能区间15分钟通勤。
  C 产业
  顺应工业4.0新趋势
  布局谋划新兴产业
  增城这个拥有“增城国家开发区”、“低碳总部园”、“增江北汽生产基地”、“岭南教育城”等靓丽名片的新区,是广州各区中少有的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地区。作为广州东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增城正通过实施创新驱动策略,打造汽车、摩托车及牛仔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升级版。为了做大做强汽车及能源汽车产业,培育发展广本、北汽两大汽车整车厂和中新塑料、广州电装、风火轮机械等140多家零部件企业,建有广本研发中心、广本发动机厂等核心企业,目前整车年产能已达46万辆,未来五年将超过72万辆。
  秉持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增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和健康养生等产业,2014年旅游总收入63.01亿元;通过生态化战略,发展现代种养业、农产品深加工和现代观光休闲产业,去年增城农业总产值89.7亿元,是2010年的1.2倍。
  值得一提的是,为协调三次产业高端发展,增城顺应工业4.0时代的新趋势,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在产业选择上重点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军工装备、节能环保、新材料等产业,力争占领制造技术制高点。目前,建设了博创机械、华研精密、丽格3D打印等项目,推动华南金融设备制造基地、环保装备产业园等基地建设,同时依托南方电网特高压国家工程实验检测中心培育电力设备及材料制造业,培育发展绿能电气、鑫源恒力等骨干企业。2014年装备制造业(不含交通运输业)产值达246亿元。
  目前,增城在主体功能区建设形成的开发布局上,全面实施“中南部一体化、北部生态化”战略,重点依托6条发展轴谋划布局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生态休闲旅游和现代农业等10大发展平台,集聚发展汽车、牛仔服装、居住、电子信息、生态休闲五大支柱产业,形成加快发展的动力引擎。
  先进制造业发展平台增城国家级开发区,规划建设华南金融装备工业园、汽车产业基地、南方农业装备产业园、光伏产业园、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物流园等重点园区,已进驻广本增城工厂、博创机械等70多家骨干企业,全年工业产值668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的33.5%,今年新落成的华南金融装备工业园,加快金融设备制造、互联网金融和高新技术企业招商,力争引进拉卡拉、快钱、易宝等互联网+全球领军级别的企业区域总部。
  而以市场化、高兴化、融合化和集聚化为导向,增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广州重点打造的第五大金融功能区,整合金融资源发展金融机构和经营顾问两大产业集群,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融智服务,目前已有36家机构进驻,力争三年内引进金融机构100家、小贷公司30家。
  据悉,依托平台的规划建设,高端产业和发展要素加快集聚,近三年引进项目144项,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机械设备、节能环保、电子信息及总部经济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约724亿元。未来还将促进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总部经济快速发展,产业加快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
羊城晚报微博作者:李雯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