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一哥新的增城“发展思路”?

  [复制链接]
哦哦 发表于 2015-4-25 12: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哦哦 于 2015-4-25 12:08 编辑

产业功能分区

产业功能分区

产业功能分区

产业功能分区
QQ图片20150425120347.jpg       
                    增城市谋划打造“一轴,两带,两片区” 创新驱动促进制造业升级转型
        在2015年2月11日召开的增城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建设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新定位首度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增城市市长罗思源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2015年增城将推进主导产业发展平台建设,壮大产业规模。同时,市政府对3大投资重点、6条经济带和6大重点项目作出了重大部署。

增城市发展改革和物价局根据全市发展情况的梳理以及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的城市发展新定位,对增城市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优化完善,今后增城将以新塘、荔城、中新一朱村和派潭等镇街为主体形成南部、东部、西部和北部四个发力点,以贯通南北的城乡拓展中轴,和连通东西的南部制造业发展带和中部服务业发展带为发展轴线促进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制造业的升级转型和服务业功能的完善;

以此所形成的中南部城市发展片区和北部生态发展片区,共同构成支撑增城发展的南北两极发展空间。谋划产业高点经济与城市发展是生产要素集聚和相互作用的过程,促进发展要素流动与集中需要有空间载体作为依托,打造五位一体的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城市,需要明确未来增城发展的抓手。

谋划产业高点,打造区域空间增长极,将是增城市发展战略的发力点,刺激和带动增城市整体实现进步。从增城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的初步课题报告来看,围绕区域内的重要发展平台进行规划与建设,将形成以新塘、荔城、中新一朱村和派潭等镇街为主体的南部、东部、西部和北部四个产业高点。

南部产业高点主要是依托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和广州东部交通枢纽等产业发展平台,以及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地铁13号线、16号线、穗莞深城轨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汇聚增城,形成以国家级开发区为核心的产业高点,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新塘集聚,推动增城主导产业的转型升级;

实现增城与广州、东莞、深圳的产业联动和协作,共同构建形成深莞惠一体化的交通枢纽和产业高点。东部城市高点依托荔城城市中轴线、荔三产业带等平台,带动荔城主城区和挂绿湖的联动,公共组合成为具有增城地方特色的城市空间。城市副中心中轴线将大大提升荔城城市中心规模和功能等级扩大城市中心的辐射范围;

结合低碳总部园和挂绿湖环湖绿道,发展和完善娱乐休闲、金融商务、文化活动、政务服务等城市服务和城市等级,打造成为中等规模城市的核心区。西部科教高点依托中新三城两区服务区、朱村科教小镇等发展平台,结合广州教育城、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和华侨创新创业园等重大建设项目,组成中新一朱村科技教育组团与新塘和荔城实现服务功能差异分工,随着交通设施完善将成为增城的新增长极。

结合现有的房地产开发定位成为三城两区城市综合服务区,打造宜居宜商的科教高点。北部旅游高点依托派潭、小楼和正果的生态旅游休闲区和现代农业基地,利用丰富和良好的旅游资源,以国家4八级景区白水寨旅游风景区及金叶子温泉度假酒店为引领,发展‘瀑布十温泉十文化十休闲’的特色生态旅游,形成增城特色旅游名片。

在扩大景区知名度的同时,引入电子商务发展线上线下联动推厂增城特色农产品和文化节庆活动,实行旅游+电商的发展模式带动增城北部经济发展。一轴贯通各部产业齐发展在发展南部产业高点、东部城市高点、西部科教高点、北部旅游高点的基础上,增城市将引导中南部一体化和产城融合的交通基础设施轴线,重构增城的发展战略空间结构;
   形成一条连通南北的城乡拓展轴,以及连通东西的南部制造业发展带和中部服务业发展带。城乡拓展轴将以增江河水系为轴线,结合增派公路、荔新公路、地铁16号线等主要道路和轨道干线,实现北部派潭、正果、小楼乡村区域与中南部荔城、新塘、中新、石滩等城市区域的连通;

有效打通中南部与北部的地理隔阂,有利于促进增城区内发展要素的南北流动和增城传统文化与多元文化的融合,形成一条具备生态休闲、文化体验、商贸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化的城乡拓展轴线。在城乡拓展轴线的贯通下,积极促进两大产业发展带的形成,包括中部服务业发展带和南部制造业发展带。

中部服务业发展带以广汕公路连通中新、朱村、荔城和增江等主要中部片区,加上地铁21号线的规划和修建,通过轨道经济带动将加快中新三城两区综合服务区、朱村科教小镇和荔城政务中心的联系与沟通,促进科教文化组团和城市服务组团的产城融合,形成以科教、医疗、政务、创意、商业相结合城镇密集的发展廊道。

依托107国道、穗莞深城际轨道、地铁13号线和地铁16号线、广汕铁路和广惠高速组成的南部制造业发展带,直接与广州黄埔、东莞及惠州实现相通,有利于增城与黄埔的汽车、电子、钢铁,东莞的机械、通信、纺织,以及惠州的石化、信息、汽车等先进制造业和高端制造业的合作分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高端化实现南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另外,联合增江-东江生态经济发展带,加强南部产业高点与中部城市高点、西部科教高点的连通,促进产城融合的实现,改变中南部地区三大组团分割的状况,同时带动沿线的新塘-永宁生产服务组团的制造业功能升级与转型,激活仙村、石滩等镇街的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规划,形成两大城市发展片区城市发展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城市发展战略空间结构都需要延续以历史演变的格局进行深化。

随着中南部镇街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在贯通南部城市和北部乡村的城乡拓展轴,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的南部制造业发展带和中部服务业发展带引导下,增城市空间格局将逐渐演变并形成发展功能和定位差异明显的中南部城市发展片区和北部生态发展片区两大功能区域

中南部城市发展片区将整合服务业集聚点和制造业集聚点打造功能各异组团结构,以科技创新作为产业发展新驱动力,打造现代化新型产业集聚空间,推进传统制造业的转型与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同时构建区域胜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华南金融装备工业园奠基仪式。促进产业空间与服务空间融合,打造穗莞深一体化的战略枢纽。

重点依托的发展平台包括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广州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区、华南金融装备工业园、广州环保装备产业园、北汽华南基地和石滩研发创意产业园,形成生产服务功能为主的新塘—石滩组团;以城市副中心中轴线和荔城城区形成城市服务功能为主的荔城—增江组团;

以中新镇三城两区城市综合服务区、广州教育城和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形成科教文化功能为主的中新-朱村组团,规划建设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基地、华侨青年创新创业园,共同打造生产要素集聚、教育医疗先进、商贸物流完善、文化底蕴浓厚、城镇风貌独特的产城融合区。

北部生态发展片区以生态旅游和现代农业推进生态保护和利用,继承和发扬增城传统文化内涵,通过生态引领和文化融合共同促进城乡转型。北部派潭、正果和小楼三镇在生态、旅游、农业上优势明显,有针对胜地打造特色旅游风情小镇,共同组成北部生态旅游圈。其中,派潭镇以白水寨生态休闲度假区为重点,打造温泉瀑布度假风景区;

小楼镇以小楼入家农民集体创业农业园、二龙山风景区为重点,结合何仙姑旅游景区和地理保护标志农产品打造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区;正果镇以正果镇民俗文化生态休闲区,发扬增城特色道家文化、畲族文化,整合正果寺、增江画廊、湖心岛、文化古村落等旅游点共同打造民俗文化休闲区。同时,依托优质农产品规划建设若干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农村股份制改革。
1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75 显示全部楼层
kw993 发表于 2015-4-25 12: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s:76]规画这图都不知有什么数据支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飞购商城 发表于 2015-4-25 12: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进来学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哦哦 发表于 2015-4-25 12: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购商城 发表于 2015-4-25 12:44
我是进来学习的~~

你这是广告[s:8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哦哦 发表于 2015-4-25 12: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kw993 发表于 2015-4-25 12:35
规画这图都不知有什么数据支撑

那就要问专家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lgb123456 发表于 2015-4-25 14: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看见新塘一篇黑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7448991 发表于 2015-4-25 16:3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图好像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哦哦 发表于 2015-4-25 19: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mlgb123456 发表于 2015-4-25 14:31
我只看见新塘一篇黑色

可能你眼大大睇过界,果度系增城开发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哦哦 发表于 2015-4-25 19: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307448991 发表于 2015-4-25 16:33
地图好像不对

哪里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光头强 发表于 2015-4-26 02: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嘻嘻
初步规划好之后,
老大又要上调了
到时还得用3年
重新画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