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 · 纪实] 增城的雾霾!第5集!

[复制链接]
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5-3-7 11: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残酷一丁 于 2015-3-7 11:14 编辑

时间来到2014年7月,由于7、8两个月天气炎热,日照强,蒸发量大,并且时有台风,雾霾情况比较少,这两张是7月30日,在西堤公园拍的増江景象,灰蒙蒙一片。
1p:

2P:




3p:这是9月15日下午的照片,虽然光照强,有意压暗的前景,但是远处的景象犹如涂上一层灰,雾霾来临了。


4p: 10月,是增城空气质素最好的月份。几乎每张天空的照片都是蓝色的。到了11月,偏北风开始出现,增城又出现雾霾。一下几张,是11月1日远在正果北部的琵琶湾拍摄的景象。连这个地方都如此严重,其他地方可想而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4 显示全部楼层
大个仔 发表于 2015-3-7 11:24:36 | 显示全部楼层
[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导航升级点 发表于 2015-3-7 14: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鉴别方法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

但雾与霾的形成原因和条件却有很大的差别。雾是浮游在空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形成条件要具备较高的水汽饱和因素。
一般相对湿度小于8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造成的,相对湿度大于90%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雾和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但其主要成分是霾。霾的厚度比较大,可达1-3公里左右。

出现雾时空气相对湿度常达100%或接近100%。雾有随着空气湿度的日变化而出现早晚较常见或加浓,白天相对减轻甚至消失的现象。出现雾时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KM。当有效水平能见度1-10KM时称为轻雾。雾是指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公里时的天气现象。

霾在发生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霾是由汽车尾气等污染物造成的。相对湿度介于80-90%之间时的大气混浊视野模糊导致的能见度恶化是霾和雾的混合物共同造成的。

当水汽凝结加剧、空气湿度增大时,霾就会转化为雾。霾与雾的区别在于发生霾时相对湿度不大,而雾中的相对湿度是饱和的(如有大量凝结核存在时,相对湿度不一定达到100%就可能出现饱和)。

其实雾与霾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有很大差别的。 比如:出现雾时空气潮湿;出现霾时空气则相对干燥,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其形成原因是由于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的空气混蚀的现象。符号为“∞”。霾的日变化一般不明显。当气团没有大的变化,空气团较稳定时,持续出现时间较长,有时可持续10天以上。由于雾霾、轻雾、沙尘暴、扬沙、浮尘等天气现象,都是因浮游在空中大量极微细的尘粒或烟粒等影响致使有效水平能见度小于10KM。有时使气象专业人员都难于区分。必须结合天气背景、天空状况、空气湿度、颜色气味及卫星监测等因素来综合分析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而且雾和霾的天气现象有时可以相互转换的。霾在吸入人的呼吸道后对人体有害,如长期吸入,严重者会导致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残酷一丁 发表于 2015-3-7 14:29: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航升级点 发表于 2015-3-7 14:02
鉴别方法

雾和霾相同之处都是视程障碍物。

呵呵,扫盲了。现时逢雾必霾是肯定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猥琐佬 发表于 2015-3-8 09:44:24 | 显示全部楼层
[s:9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友好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