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既地方方言系咩话?(我吾服气!)

   关闭 [复制链接]
173370771 发表于 2008-1-17 20:45:2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佬收皮。。。。增城人企出来!。。。支持 [s:7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icholasqlcw 发表于 2008-1-18 15:06: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楼件弹散收皮啦~~叼你咪滋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clp020 发表于 2008-1-18 23: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广州地区(含增城,从化)就有200万客家人。

我识得噶几个增城荔城既都好少讲客家,我地班D人都唔知距识讲客家既。

新塘镇(原新塘)全都都是讲白话的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elinloving 发表于 2008-1-19 00: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81楼clp020于2008-01-18 23:19发表的 :
广州地区(含增城,从化)就有200万客家人。

我识得噶几个增城荔城既都好少讲客家,我地班D人都唔知距识讲客家既。

新塘镇(原新塘)全都都是讲白话的啦。
新塘 原划系广州黄埔嘎 无D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eelinloving 发表于 2008-1-19 00: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话福和 中新讲客家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wen 发表于 2008-1-19 22:3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8楼sanlian于2007-07-05 14:03发表的 :
叼其啊婆个支北,,死蛇老古系懒订人..欧其吃屎....大种死蛇老古.........兵客家人打得少哗,,采增城讲说话俺HI串......踢走班仆街蛇老古,,,增城就太平.,....
顶!!!!!!!!!!!!!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wen 发表于 2008-1-19 22: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香港崇正总会到增城交流考察客家文化

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采取依靠专家、深入调查的方法,把修志与地方历史文化、特别是客家文化研究紧密结合起来。7月13日到14日,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刚刚成立的增城客家研究会联合盛情邀请香港和深圳、广州等地的专家深入增城各地乡镇考察客家文化。

  专家们包括:香港崇正总会副监事长丘恩处博士、崇正总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谭光教授、崇正总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朱保慈先生、深圳大学客家学会会长张卫东、副会长刘丽川、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教授陈延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罗可群、深圳市博物馆原馆长黄崇岳、深圳文化局文物研究员潘慧琳、深圳增城同乡会常务副会长杨橙双等等。

  “赖伯:格式一样、那些青砖,都还是旧时的青砖……
  有一个赖氏宗祠,在下面。客家佬都是聚族而居的嘛!
  罗教授:我们现在去参观一下祠堂吧!……”

  增城当日的天气异常闷热,专家教授们不畏高温盛暑,顶着烈日,首先来到增江街湖塘埔拜谒了增城的乡贤、香港崇正总会创始会长之一、杰出的客家社会活动家赖际熙的太史第与祖祠。赖际熙的后人、已经八十四岁高龄的赖瑞如老伯为专家们介绍赖家祖屋的结构和赖家的历史。在创世会长的太史第,香港崇正总会的几位客人感慨良多。

  接下来,一行人又来到小楼镇考察了三百多年来六姓和睦相处的竹坑客家山村,在那里听村中老人讲述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1943年冬天,一架盟军战斗机坠毁在距离日军占领区封锁线以北约10公里的竹坑村,村民救起了幸免遇难的抗日盟军所属的陈纳德飞虎队战士詹维斯(译音)。事隔多年之后,詹维斯还通过香港的电视台发表了电视感言,只可惜,由于当时增城电视普及率不高,竹坑村村民都没有看到这段画面。

  专家们还考察了典型的客家古村落-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族人所居住的石屋村。深圳大学的张卫东与刘丽川两位教授还到中新合益村与荔城街棠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收获颇丰,准备撰写论文。

  专家们认为,增城客家是客家人走出大山之后继续发展的见证,是近代客家迁徙的缩影,反映了客家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城粤客杂居、异姓同村,和谐相处,很有特色。这在珠三角具有典型意义,值得深入研究。

  罗可群教授在考察中向增城地方志办公室主任黄卓夫主任建议:应调查古村落与望族,并载入地方志。黄主任欣然接纳,并立即发了《关于征集望族和古村落入志的通知》。

  相比起闽粤赣交界的客家地区,地处珠三角的增城较晚才为各地客家人所熟悉。但是,增城却是珠江三角洲客家人最多的地区之一,有客家人近30万人,约占全市总人口的40%。经专家调研发现,增城客家以清朝初期第四、第五次大迁徙居多,最早迁入增城的客家人先民是北宋进士古全望家族,于南汉大有七年,即公元934年从广东河源迁至增城福和古屋。现在,增城客家也越来越多地进入文化界、民俗学专家的视野,成为他们的研究课题。深圳客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澄双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一直致力于推动增城客家走向全国、甚至为全球的客家人所知。他也是这次港粤专家考察增城活动的主要组织人之一。

  杨:“因为增城客家确实为客家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包括孙中山家族的迁徙路线经过增城、包括石达开的祖籍在增城、包括崇正总会的创始会长赖际熙又是增城人。所以这几个论点,给世界客家学提供了一条近代客家历史的研究之路。所以我组织了专家教授到增城来做一个调研和交流是很有实际意义的。
  肖:就是说,增城的客家人对我们整个客家研究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杨:是啊。现在就是说几百年前甚至更久以前的客家研究,包括福建的、江西的,已经有专家做了大量的工作了,这我就不多说了。但是呢,从近代来说,近代史是离我们最近的,对我们现在的现实最有借鉴意义的。我认为研究近代也很有必要。
  增城的客家研究可以说是比较晚的。而且她是广府人和客家人各占一半,因此它跟梅州、福建、江西的客家研究又不一样。既然是广府人和客家人和平交融了几百年,这就是增城研究客家的一个……
  肖:新的课题。跟纯客家地区会有不一样的特点。
  杨:没错,你说得很对!
  肖:在考察过程中我就听专家说,增城就是客家文化和广府文化和平共荣的一个样板来的。”

  香港崇正总会客家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谭光教授这次已经是第四次来到增城考察了。他说:

  “增城一直都跟我有联络,我这次已经是第四次来了。主要是相关客家研究的方案啊,怎样来推动客家研究,来跟当地的客家会的首长来探讨,提出一些意见。”

  胡教授对增城当地致力于推动客家研究发展的老人非常钦佩,包括增城市地方志办公室的修志专家王李英教授、78岁高龄仍然冒着酷暑、全程陪同我们考察的增城市客家研究会秘书长李恒芳老师等。他们不但是导游,而且他们本身对增城历史的了解,也为考察交流活动提供了诸多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波少恋 发表于 2008-1-20 11:00:10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涯都是客家人``五一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h. 发表于 2008-1-20 11: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地又好 客家噶都好!

  都係增城秂J

          有乜好爭啊?  

  增城噶髮展都離5開呢兩地噶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波少恋 发表于 2008-1-20 12: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楼上位哥哥仔就讲得岩喇。。。想艾吾好口吖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