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历来是我们生活中关注的话题,但平时人们很少想到它,往往是要等到被盗后才去“亡羊补牢”,可这时财产甚至生命损失已经发生。
西安市每天都有几十起入室盗窃案发生,它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离我们并不遥远。说不定哪一天就会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防盗关键在于重视和预防。
目前,盗贼入室行窃案件越来越多,其中技术开锁案件在大幅度上升。据西安市开锁行业调查表明,今年和去年同期相比,技术开锁入室盗窃案件增加了2至3倍,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防盗门锁的防护级别偏低,很多门锁连一分钟技术开启标准的A级要求都达不到。
2、保安巡逻责任不到位,人防管理存在问题。
3、有了高科技的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人们的安全防护意识淡漠,依赖性增大,防盗观念上存在着误区。
4、人们对防盗门锁重要性缺乏认识,大多数居民选择防盗门只从外观和价格上决定消费行为。
5、 对盗贼的行窃规律缺乏了解,没有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为了让广大居民真正有效地防范入室盗窃,减少财产损失,西安朗通将目前的安防环境分析以及盗贼的作案规律提供给广大居民参考。居民可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防范措施。
安防环境分析:
现有小区的技术防范不外乎红外周界、摄像监控及家用红外探头、门磁及单元门禁系统等。一些小偷专门选择高档小区行窃,因为技防越严密的小区,住户对高科技的依赖心态会造成安全意识淡漠。而且保安人员的防范意识也不强。要知道这些高科技安防产品都是有缺陷的,不能过分依靠它们。谈到安防产品,其实从根子上讲是因为门窗挡不住盗贼,才产生了这些“亡羊补牢”的安防产品,但这些产品并不能真正阻止盗贼入室盗窃!让我们来结合盗贼的作案规律刨析一下,从中找出真正的防贼办法。首先我们分析一下安防设施有那些缺陷:
1、红外周界:红外周界只是为防止非法分子翻墙而设立,小偷有多少人能翻墙进小区入室行窃呢?进入小区几乎都是走大门,门卫是很难分清小偷和正常居民的。
2、摄像监控:摄像只能作为记录,以备事后调用,它很难抓住现行。因为小区越大,布点越多,监视画面就越难实时捕捉到犯罪行为,若事后抓住盗贼损失早已发生,无可挽回。
3、 门禁系统:现在的门禁系统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摄像头、密码、指纹、感应卡、门户号应有尽有,原本为了提高安全性,但事与愿违,小偷不但可从门禁系统快速了解楼内住户家中有无人等情况,而且可轻而易举的尾随进出人员进入楼内,有目标的行窃,实际上,门禁给小偷创造了便利条件。
4、 门磁、红外探头报警系统:一般警号只能起到吓唬作用,开门后关闭它就无用了。而电话报警出门时需要设置,回来开门前还需要先撤防,否则会误报110或门卫保安。但这种方式是门被打开后才报警,小偷若迅速作案后逃离,损失照样会发生。这类家用防范设施由于红外探头及人为使用上极易发生误报,目前已少有人用。
防止入室盗窃关键是门和窗,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防止盗贼入室呢?首先我们先来分析盗贼入室作案的规律,据此再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
盗贼入室作案规律:
1、 白天盗贼通常是走门而不会翻窗,原因有四个:
(1)白天房屋周围人多,爬楼翻窗易被人发现,尤其是高层,爬窗风险极大。而白天楼道内又几乎没人,这样就给盗贼技术开锁提供了有利的作案环境
(2)白天大多数家庭成员都上班或上学,家中无人,盗贼可通过单元门禁探测家中情况,并尾随进入楼内行窃。
(3)技术开锁只需1分钟甚至几秒钟,进门最容易也最安全,不易被人发现。
(4)家中无人时,门从外面可反锁,但不能锁上保险插销,门上的天地锁也只能防撬,不能防技术开锁。因此,白天最容易失窃,这是防盗的重点。
2、夜间入室盗窃绝不走门而翻窗,其原因有三个:
(1)主人晚上睡觉前一般都会插上保险插销。在门外技术开锁能将主锁打开但打不开保险插销,贼无法从门进入,而只能爬楼翻窗。
(2)夜间翻窗一般是凌晨2点至5点左右,这时是人们睡眠最熟的时段,有声响也不容易吵醒。
(3)翻窗位置一般都集中在厕所、厨房和客厅阳台的窗户。这些位置一般远离卧室,其中厨房窗户是盗贼的首选,因为人们一般不会将厨房的窗扣锁上,另外厨房内有刀具等利器,往往能被盗贼利用与主人搏斗。
因此,从行窃风险上讲,盗贼更倾向于白天利用技术开锁行窃,因为风险最小,易得手,而夜间作案光线差,要爬楼,撬防盗网,还有可能惊醒主人,风险极大。根据有关数字统计,技术开锁作案率在逐年大幅度上升,这不仅是因为上述因素,还与市面上的开锁工具和开锁技术很容易得到有关,但这一方面很难加以规范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