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唱《公民道德歌》。
荔城街领导讲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徐新年在学模范环节讲述自己的工作经历。
(记者陈剑婷 陈演坛/文 孙毅强/摄)4月16日,由市文明办、荔城街道办事处主办的“敬业奉献 服务惠民”道德讲堂活动在市图书馆举行,活动通过“唱歌曲、学模范、诵经典、品汉字、谈感悟、习礼仪、送吉祥”七个环节,对敬业奉献精神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诠释,来自荔城街的机关工作人员和群众代表共同感悟了敬业奉献的正能量。
学模范:
敬业的首要条件是热爱自己的工作
“什么是社工?社工是做什么的?”活动中,增城好人徐新年在讲述自己的工作时向观众提出了两个问题。徐新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专业,2011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荔城街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并开始了与中心共同成长的历程。几年来,他一直活跃于亲子家庭感恩行动、汇翠湾保障房小区社区服务、帮扶孤寡老人和身心残障者等工作上。他不仅主动关心孤寡老人、身心残障者,组织电器维修队、车衣缝纫队为小区居民服务,还带动了很多小区居民发挥爱的力量去关心身边人、邻里人。对待服务对象如同对待自己的亲人一般的徐新年受到了受助对象的一致称赞,以至于在汇翠湾小区里流传着这样一句口头禅:“有困难,找新年。”
“社工是一个为爱而生的职业。”徐新年是这样理解自己的工作的,他说,社工是一项帮助人和解决社会问题的工作。它帮助社会上的贫困者、老弱者、身心残障者和其他不幸者,预防和解决家庭暴力等社会问题,以及开展社区服务,完善社会功能。
“我相信星星之火能够燎原”,徐新年说,敬业的首要条件是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他很热爱社工这一职业,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有困难的老百姓解决问题,把“爱岗敬业、服务惠民”的正能量传递出去。
谈感悟:
要学模范做一个爱岗敬业的人
在谈感悟环节,现场观众发自肺腑、感人至诚的发言,让道德模范的力量再次升华。不少观众承诺:要像增城好人徐新年那样,做一个爱岗敬业、一心为群众解决困难的人。
“现实社会中,需要更多像徐新年一样敬业奉献、服务人民的身边好人,让社会少一点人性灰霾,多一点德善阳光。”现场观众李先生说,他也在基层单位工作,今后要学习徐新年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踏实为老百姓做事,而且不能小瞧自己的力量,要学会爱自己,因为只有这样才有能力去爱别人、帮助别人。
另一位增城好人刘丽波也谈了自己的感悟,她说,像徐新年那样,在平凡中体现了非凡,在细微处体现了伟大,在点滴中体现了崇高。她说,近几年来,荔城街涌现了很多默默在岗位上奉献了自己力量的身边好人。她希望社会上更多的人能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为社会奉献力量,帮助他人。
品汉字:
从剖析“人”字中学习做人
“道德讲堂”旨在引导人们崇德向善、遵德守礼。活动向观众解读了出自《论语·里仁》的经典“德不孤,必有邻。”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但不用担心自己缺少朋友而感到孤单,还会在无形中吸引更多品德高尚的人与他相伴同行。
此次活动新增了“品汉字”环节,成为此次“道德讲堂”的又一亮点。这样既新颖又有别于传统的说教,能让现场观众品味汉字中蕴含的人生大道理。主持人从笔画结构、字形、社会意义上剖析“人”字的深刻涵义:人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不要夜郎自大、自私自利,要顶天立地、光明磊落做人,学习人生,积累经验,收获感动。
讲工作:
荔城街将拓展更多惠民文化活动平台
荔城街道办事处副主任何伟春就荔城街在精神文明创建工作中如何践行群众路线进行发言。何伟春说,在过去一年里,荔城街坚持“文化惠民、服务利民”的价值导向,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组织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推动学雷锋志愿服务常态化,打造“耆义一家亲”、“冬日暖阳”等一系列志愿服务品牌。下一阶段,荔城街将再接再厉,克难求进,特别把“道德讲堂”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平台、重要载体和重要抓手扎实推进,拓展更多“面向人民群众 服务基层百姓”的文化活动平台,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更接地气、顺民意、得民心、显实效。
“没想到参加一次道德讲堂活动,能收获这么多。”活动后,观众王女士表示,参加“道德讲堂”活动,不仅能学到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感悟模范的正能量,还能了解到荔城街在精神文明创建方面的惠民工作。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