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增城市石滩镇新山吓村与惠州市石湾镇鸾岗相邻的东江支流旁边,是一片面积为1146.28亩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但是,自去年七八月份起,这里突然冒出一个造纸残渣垃圾加工厂,乌黑发臭的废水直排灌溉河涌,遇到下雨粘稠的残渣还溢到附近农田。连日来,记者多次暗访发现,该厂原料部分来自东莞一造纸厂,经加工后部分送到惠州山中一黑厂加工成塑胶。17日和昨日,增城、惠州两地的相关部门分别将黑加工厂查处。
红砖厂变身垃圾场
从广惠高速三江出口出来,往东莞方向行驶三四公里,就到了石滩镇坣吓村口。从去年七八月份开始,家住路边的村民姚先生发现每天晚上有近20辆大型车辆从村道经过,轰鸣声让人无法安睡。姚先生观察发现,车上载有满满的垃圾,应该是从造纸厂流出来的废弃垃圾,从江龙大桥东莞方向运过来,然后进入旁边的新山吓村一片农田保护区内。这片保护区与惠州石湾镇仅隔一条东江支流,2008年被增城市列为广东省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为1146.28亩。
而蹊跷的是,毗邻东江支流旁边的一处坡地在上世纪90年代本是红砖厂址,近几年被农民开发为香蕉园,但现在却突然多了一个大型加工厂,露天空地上堆满垃圾,占地近百亩,有胶纸、编织袋、PV C塑胶等,20多个工人一到天黑便将垃圾用叉车叉到一张大网上清洗,然后再打包堆放,一些被直接运走,另外一些则被转运到一河之隔的石湾镇境内的仓库存放。天亮后,工厂便会停工。
废水直排灌溉水渠
姚先生还发现,该处晚上清洗垃圾产生大量废水和黑色淤泥,被一条埋在地下直径几十厘米的白色胶管排入东江支流,黑色粘稠状,“像锡粉一样,泥巴里含有金属”。
3月3日,记者以高校调研土壤属性为名进入工厂内部。里面占地五六十亩,随处可见各种垃圾;右边是上下两层的垃圾处理车间,道路两旁叠放着已被打碎碾轧后做成的方柱状成品垃圾。工厂后方围了木板墙,墙外水沟里的水呈暗黄色,不断冒气泡。
“这些肯定有毒,会污染农田!”一名工人在交谈中劝记者不要在此租地搞研究。但该工人称自己也不知道老板弄这些垃圾做什么,更不知道送到哪里去。
3月15日傍晚,记者再来此处,工厂已经开工且源源不断往东江支流偷排污水。记者了解到,该支流为联和水库排洪灌溉水渠,为约2万亩良田提供灌溉。附近菜农证实,一到雨季,厂内的污水就会溢出,流入新山吓村农田保护区造成污染。
入夜后灯火通明,多名工人在忙碌,运输车辆开始出入。
“三不管”地带治理难
姚先生说,新山吓村和坣吓村的农田相连,很多菜农在此种菜,菜除了供珠三角各大农批市场,还有很大一部分供港。“这些菜卖过去都不用检的,不知道是否有害!”姚先生担心水源的污染会直接影响到村民的耕作。
从去年至今,姚先生多次向石滩镇和增城相关部门举报该加工厂,但未获得回应。姚先生分析,政府不管的原因主要有几个,一是村干部跟政府关系好,村里为了经济创收充当了保护伞;二是这里属于“三不管”地带,政府确实不好查处,“工厂在增城,但仓库却在河对岸的惠州,根本没人管得了,这样才安全”。3月15日傍晚6时11分,记者跟随从厂内开出的一辆加长货车,发现其将洗好的垃圾运往河对岸的石湾镇鸾岗陈屋一间仓库,两地距离不足一公里,但仓库偏僻,不易发现。
(线索提供:佚名500元)
暗访溯源
夜里货进货出 往来东莞惠州
为了弄清这些垃圾的来源和去向,记者在增城石滩农田保护区的加工厂蹲守几晚,发现一些问题。
大车载货去了惠州一黑点
3月3日晚9时20分,一辆车牌号为赣E 12940的大型货车空车驶入工厂。晚上10时50分,该车满载驶出厂区。该车驶出坣吓村道后,拐入省道256线,开往惠州市区方向;继而转入国道324线,往汕头方向;后又驶入省道244线,往龙门方向;最后,货车驶入了惠州博罗县响水镇Y 472道路的尽头一个山旮旯里,地图显示为丰园背、老屋。
4日凌晨零时20分,该车在一个转弯后驶入一家工厂,没有厂名。记者下车查看时,闻到一股浓烈的塑料烧焦味,工厂被烟雾所笼罩。工厂后方是成品垃圾回炉的加工厂,占地2000多平方米,由于地处山林深处,周围几乎没有住户,工厂内灯火通明,多名工人正在大锅炉前做事。
姚先生表示,这只是垃圾回炉的一个点而已。据工厂司机透露,在从化等山区也设有类似的回炉工厂,这些物品回炉后可以重新生产塑胶,用来做脸盆等物品。
运货车来自东莞一造纸厂
3月15日晚8时10分,一辆货车在石湾仓库卸货后再次驶入增城地界,广东电视台新闻频道前线调查记者跟踪此车,发现其最后进入东莞市洪梅镇某纸业有限公司。
当晚8时21分,另一辆满载货物的加长货车驶入加工厂,车牌号为湘D 01976。厂区内灯火通明,五六名工人正处理垃圾,靠近工作区能闻到焦臭味。半小时后,货物卸完,驶离厂区后过江龙大桥进入东莞辖区,当晚10时45分驶入道滘镇粤晖路伟某纸业有限公司。
部门行动
石滩镇的黑厂
多次整治仍偷开
加工造纸残渣,场地向新山吓村委租赁
3月16日,记者将掌握的情况向增城市相关部门反映。次日增城市环保局联合石滩环保所及相关部门,对石滩镇农田保护区的垃圾加工厂进行查处并控制相关负责人,发现该厂主要从事废旧塑料清洗和包装。
据介绍,该厂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关环保手续,未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生产产生的废水直接外排,严重污染周边环境。该厂的厂房确实属于原红砖厂,是新山吓村的集体用地,由新山吓村委租给该厂管理者使用。
石滩镇环保所长袁宇楷称,该厂的生产材料主要来自于造纸塑料残渣,经清洗后送往别处再生利用。2010年至2013年,该厂被多次整治,但没想到依然偷开生产。袁宇楷说,目前石滩镇已责令新山吓村委中止与该厂的租用合同,并责令该厂停产,下一步将严肃查处原料来源和产品去向。但对于该厂所排污染物是否涉嫌重金属超标,袁宇楷表示目前化验结果尚没有出来,不能确定。
增城市相关负责人承认,近年来类似工厂在石滩镇一带都有存在,但每次查处后都会死灰复燃,“主要还是投入成本太低,违法的成本太低”。
藏身惠州山中
黑厂造塑胶
曾被两次查处,昨日被取缔
昨日上午,根据南都记者提供的线索,惠州市博罗县环保部门和湖镇镇政府对垃圾去向、位于湖镇镇响水片区一深山内的黑塑胶厂进行查处取缔,工商所现场清点查扣出塑胶颗粒1000多包。
该厂位于博罗县湖镇镇响水片区大丰村塘坑小组。昨日上午,南都记者随执法人员前往调查时发现,这家被青山绿水所环抱的黑塑胶厂仍在生产。该厂占地六七亩,红色的大门紧闭。两根矗立于厂区中间位置、高约六七米、直径五六十厘米粗的黑烟囱特别醒目,一股股白烟、青烟正从烟囱内滚滚腾起,排入大气中。走进工棚,一股股热气流夹杂着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呛得人缓不过气。工棚下有两个锅炉,两条生产线,附近还有大堆包装好的塑胶颗粒。
博罗县环保部门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厂未经工商、环保部门审批许可,擅自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造成影响,存在安全生产隐患。近两年来,不断被当地居民投诉,环保部门和湖镇镇政府曾两次对其查处,但取缔后又死灰复燃。
据介绍,该厂用地是投资老板向该村塘坑小组租来。
采写:南都记者 李能忠 郭秋成 实习生 黄驿翔 陈仪 摄影:南都记者张志韬 实习生 刘禹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