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网购“进口”巧克力 吃了频频闹肚子

[复制链接]
体会 发表于 2014-1-7 13: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市消委会支招辨别进口食品真假


    (记者黄婧琪)昨日,市民刘小姐向本报记者反映,她吃了几块网购的“进口”巧克力后,导致频频拉肚子。记者调查发现,各大电商均有进口食品出售,但质量良莠难分。

    “前几天我在一家进口零食网店购买了一堆零食,买回来当天就吃了几块巧克力,没想到当晚就频频拉肚子,后来只好上医院就诊。”刘小姐告诉记者,事后她仔细查看自己买的零食发现,其外包装上没有任何中文标识,有效期的印制也十分模糊。“不知道是不是过期了,生产日期很模糊,看不清。”刘小姐说。

    随后,记者登录多个购物网站看到,琳琅满目的“进口食品”充斥屏幕,各卖家均称货物绝对原版进口。记者在淘宝网上随机选取了8间销售“进口食品”的小店,拉动网页仔细查看发现,有6间店对进口食品的外包装并没有详细的展示和说明。有丰富网购经验的市民江小姐表示,自己也曾网购进口零食,但买回来发现,不少所谓的“进口食品”均无中文标识,甚至连英文产品介绍也出现一些低级语法错误,自此之后再也不敢买了。

    “进口食品必须经过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方能入境销售;待售的包装类进口食品必须在醒目位置出示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并配有正规的中文标识;羊牛肉等散装食品也须有总包装的相关证明。建议大家去正规商场或电商网站购买进口食品。”市消委会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广大市民,在购买进口食品时,一要看包装上是否有中文标签。标签内容不仅要与外文内容完全相同,还必须包括以下几项内容:食品名称、配料成分、净含量和固体物含量,原产国家或地区,商品生产日期、保质期、贮藏指南、制造、包装、分装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二看包装上的经销商信息。产品包装上的经销商企业名称、地址、电话等信息一定要看清楚。三看是否贴有激光防伪的“CIQ”标志。如无“CIQ”标志,消费者有权向经销商索要查看“进口食品卫生证书”。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 显示全部楼层
神光的英雄 发表于 2014-1-8 18: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神马牌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