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堵塞交通 苦不堪言
菜农:利润低产量少场内摆卖不实际
市场管理部门:将规划临摆档引导菜农合法经营
市场外熙熙攘攘,菜摊已经摆到路中间。
(记者黄晓聪 见习记者刘思泳文/摄)近日,家住增江街碧桂园荔园小区的市民叶小姐向记者报料称,每天早上,东区农贸市场对面的增江大道都存在菜农霸占行车道乱摆卖的现象,不但给交通安全造成隐患,还影响了市容市貌,希望有关部门对此现象给予整治。
交通要道变成菜市场
近日,记者来到现场蹲点看到,随着天色渐渐发亮,前来摆卖的菜贩越来越多,零零散散的摆卖队伍逐渐占据马路中央,东区农贸市场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记者留意到,越来越多的菜贩骑着三轮摩托车或开着小货车满载着蔬菜兜兜转转,有的一看到路上有空隙便一马当先卸货设摆,有的走走停停做起了流动买卖,有的干脆停在马路中间的掉头位置上做起吆喝,前来买菜的市民穿插其中,场面极其混乱。
“这分明是马路嘛!怎么成了一个菜市场呢?这种乱摆卖的现象不光影响了我们行车安全,还给造成了严重的交通拥堵。”家住石镇三江的市民彭先生告诉记者,增江大道是南北走向的一条交通要道,如今却因为这个“临时”的菜市场被拦腰折断,这给他行车带来很多不便。“我每天早上7点多都开车经过这里,面对着这种非交通高峰期的拥堵场面,真是苦不堪言。”彭先生说。
市场内合法菜贩意见大
与外面轰轰烈烈的乱摆乱卖现象相比较,东区市场里面的蔬菜区明显要冷清不少。不少菜贩表示,市场外面的菜贩子卖的是批发价,比他们的拿货价还要低很多,而且外面的菜贩子不需要交纳任何的场地租借费,这对他们合法的经营打击很大。
记者先后对比了市场外与市场内的多种蔬菜价格发现,两者价格相差在大多0.5至1元之间,这也是不少市民喜欢光顾市场外的菜贩的原因。“我也没有想那么多,我看见别人摆在这里我就跟着摆了,方便也热闹,很多人经过都会停下来选购。”菜农林大妈表示,都是自家地里种的蔬菜,而且也不是经常来,在市场内缴费合法摆卖对她们来说并不实际。“我一个人每天凌晨4点到地里采摘蔬菜,每天最多可供应25公斤叶菜,有时候来晚了菜比较难卖,也只好降价抛售了。”林大妈说。
“看着顾客一天比一天减少,难道我也要像外面的那些摊贩那样乱摆乱卖不成?”在市场里经营各种蔬菜的廖姨说,为了抗衡市场外的菜贩子,她不得不将原来的3个摊档减至1个,并以最低的利润与费用维持经营。而在市场外贩卖西兰花的邓先生却表示,每天的菜价都是由市场波动决定的,并没有存在刻意压价抛售的可能。
市场管理需要大家配合
上午7时30分,随着城管和市场管理人员的介入和耐心劝导,菜贩们纷纷自觉收摊离开,然而留下的烂菜叶和各种用于捆绑的稻草麻绳等却铺满了整个路面,现场一片狼藉。叶小姐说,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在条件允许下请多增设市场内部摊位,或是搭建临时摊位。
“今天到此为止,明天早点来吧。”来自石滩三江的菜农刘大伯称,自早上7点整开始,相关执法部门开始上班,他都会主动撤场,并将自己留下的垃圾随身带走,绝对配合管理部门的工作。“我们每天都会一大早来整顿执法,但是这样的情况屡禁不止,确实有点无奈。”有关部门的执法管理人员表示,虽然市场方面通过调配格局来减少乱摆卖的现象,但仍有不少人为贪图方便而给他人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希望菜贩们都能协助相关部门执行法纪,给市民们营造一个卫生、健康有序的环境。
记者随后采访了东区农贸市场的管理人员,该名管理人员表示,目前市场里的摊档基本上满额,针对当前市场外围乱摆卖的现象,他们已经研究出可行的增容方案。“为了提升东区市场一带市容市貌规范乱摆乱卖现象,我们决定将一号广场的停车场规划成临摆档,只针对特定商贩收取极少管理费用,希望大家自觉遵守有关规定,配合市场做好管理工作。”该管理人员说。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