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英婆婆与大儿媳妇。
文/图 记者廖思鉴 实习记者彭婷婷
今年3月份,家住在荔城街西角里东四巷的刘群英婆婆,在家搬纸箱时发生意外不慎摔倒,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继续就医。近日,一直关注此事的热心社工何桂英给本报记者打来电话,希望社会各界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帮助这个困难家庭。
搬纸箱不慎摔伤
昨日,记者在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何桂英的带引下,来到了刘群英婆婆的家,看望这位老人家。
据了解,刘婆婆今年81岁,患有贫血、高血压、胃病、青光眼、白内障等疾病,早前因做白内障手术不成功而导致其右眼失明。左眼看东西仍然非常模糊,经过医院诊断,刘婆婆的视力属于残疾一级,目前,可以报销部分医药费。
“今年3月份的一天,我在家里搬纸箱,由于纸箱过重,在搬纸箱的过程中不慎摔倒在地。家人把我送去医院抢救治疗,医生诊定为骨折。我在医院治疗了一个月后,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支付不起药费,只能卧床在家,靠家人到私人诊所取药自行敷伤。现在主要是我大儿媳妇照顾我的生活起居。”刘婆婆告诉记者,他原本有三个儿子,小儿子患有胃病,但是因为家庭条件太差,没有钱医治,在2012年11月不幸去世,对此她一直很伤心。
瓦屋多年漏水无钱修葺
刘婆婆另外两个儿子,大儿子在增城市粮食局打零工,每个月的收入1000多元。二儿子已经下岗,没有稳定的工作。如今他们都已经成家,家庭经济收入甚微。“现在我每个月都有450元的社保补助,还有市残联给予一些生活补助。”刘婆婆告诉记者说,由于患上了多类疾病,现在每个月都需要400多元用来购买各种药物,衣食住行不敢奢求。
记者在刘婆婆家里看到,刘婆婆的家由四间相连的瓦房组成,每间大约有20平方米。由于日久失修,屋顶到处都漏水,架起瓦块的木柱子有准备断的迹象,房屋如今已变成危房。在刘婆婆家里甚至不能看到一件新的家具和电器,只有一台90年代遗留下来电视机稍微显得家里有生活气息。“现在有两间瓦房不能住人,去年年底曾小修一次,但修葺后又有漏水迹象。要想完全修好房子大概也要5万元左右,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我们一直想申请补助来修补瓦漏。”刘婆婆说,这两间房子原来是她和小儿子一家居住,她的小儿子去年去世后,漏水情况越来越严重,她只能搬出来,住到对面大儿子家里。由于家里住房比较紧张,现在她的孙子只能在外面跟朋友合租房子解决住房问题。
乐众社工热心相助
近段时间以来,我市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深入到市内各个社区探访年老长者,针对年老长者生活状况做调查问卷,统计各位老人身体状况、家庭环境、医疗养老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情况,为各位老人拟定详细的关爱计划。
当乐众社工探访刘婆婆的情况时,刘婆婆也向乐众社工寻援助。“刘婆婆一家的情况是我们在探访中遇到最困难得的,她家没有其他的经济资源,既然向服务中心求助,我们就有义务帮助他们。”何桂英说。乐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是我市首家社会非营利社会服务机构,由一群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的增城籍社会工作者团队为辖区内个人和家庭提供全面、优质、多元化的社会服务,有帮助困难弱势群体的责任。“刘群英婆婆情绪比较低落,在探访过程中几度落泪。刘婆婆想得到一些救助,为了帮助他们,我们走过了居委会、民政局和市残联等多个部门。”何桂英说,“到目前为止已经申请到残联的帮助,申请到了一辆残疾人专用轮椅车,还有一些生活补助,但这些只是杯水车薪,我们能做的只有号召更多的社会热心人士,帮助到这位年老病人困难的家庭。”增城日报
(有意帮助刘群英婆婆可拨打本报热线02032821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