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关注房子的价格,这个问题有人关心吗?

  [复制链接]
风飞沙 发表于 2013-10-3 21: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代的钢筋水泥房子可能住不过三代人?  转载一篇文章大家讨论。  

钢筋水泥寿命仅为30到50年。 2011-05-27 08:51:28
  百度查了一下关于水泥的寿命,不禁吓了一跳,钢筋水泥寿命仅为30到50年,难怪我国规定建筑用水泥寿命仅为60年,房产权仅为70年,这不仅是有道理的,也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水泥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发明,理论研究已经足够深入,并且品种也很广泛。但不管怎样,建筑用的普通水泥也无法突破30到50年的使用寿命。

  纵观许多国家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200多年的历史里,除了高楼大厦外基本个人住房大多数采用木头,甚至连日本这样资源缺乏的国家,房子都是用木头做的。这不仅仅是因为木头防震作用,更重要的是木头做的房子更为可持续性,耐久性。

  水泥的缺陷性许多国家都注意到,特别是水泥寿命完后建筑垃圾如何处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水泥不可降解,水泥垃圾拿去填海还是爆破粉碎?粉碎后能做地基么?恐怕目前我们建筑商拆旧房后的水泥用车搬运到垃圾场填掉。但如此高歌大跃进的中国式房地产70年后的大批水泥如何处置,恐怕可以填出一个新的台湾岛。

  过去我国的房子大多书是以木头,砖房,泥房为主要。但我国人口日益膨胀,从解放时的3亿多到90年的12亿,现在的13亿多。90年到现在,人口增长1亿多,但房子“被需求”却放大无数倍。当然有些学者也会以我国人口结构性变化为借口,但同时他们也忽略了,我国房地产也同时结构性变化-----大城市聚集化,农村小城市分散化;新城市以及旧城市黑白分化。

  既然水泥的缺陷性这么多,为何我国当初要引入水泥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因为木材无法作为建住房供应如此巨大的人口膨胀,正如当年硬性用户口管制分化农村跟城市这个二元的社会世界,道理类似,都是因为中国特有的国情,因此具有中国特色。也许在当时出发点是好的,也是被迫无奈,但是事情的发展却往往偏离原有的发展路线。正如现在的年轻人无法理解为何会有农村和城市的户口之分---特别农村的孩子会总觉得是低人一等---将来我们的孩子也会无法理解为何会有这么多还未住过的水泥房子风化掉。

  我们的经济呈现发展新的,不管旧的;我们的城市发展主要的,不管旧的。

  看眼下如此疯狂的房地产,用水泥来建房的目的还在么?许多普通老百姓30年的房贷,好不容易把房子供完了,房子却老了。再过20年,房子的水泥寿命也完结了,甚至在供完房的30年不久就成为危房。看我们自己城市里的旧城区,有多少房子已经倒塌,有多少房子成为危房,它们仅仅是六七十年代才建的,到现在才刚过四五十年而已。当然过去的科技不能与现在的科技相比,但不管科技怎样发展,普通水泥的寿命目前都无法突破在空气中只有30到50年的命运,除非特种水泥。但用特种水泥来建设普通住房,好比皇帝新装,不仅不具有普遍性并且还自欺欺人。特种水泥只会用在建设高成本的特殊建筑,用特种水泥来建设普通房还不如用木头。

      原文链接: http://blog.jrj.com.cn/6351514368,2597549a.html
      
      看来还是原来农村的砖瓦房好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21 显示全部楼层
黑碳头 发表于 2013-10-3 22:4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傻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增城钓友 发表于 2013-10-4 00: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有其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游魂 发表于 2013-10-4 01: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建筑“短命”

  缘于“先天缺陷”

  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是造成建筑“短命”的原因之一,过低的设计标准乃是“潜伏”在建筑物寿命周期中的“致命基因”。很多时候,一些原本可以继续使用的建筑因为规划设计等原因被拆除。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全国90多个城市中的180多个建筑工程检查显示,96.1%的建筑工程合格。

  可是,一段时间以来,频繁见诸媒体的“短命”建筑仍不绝于耳:大连60栋海景别墅建成14年因新项目面临拆除;江西南昌一个使用不到13年的四星级大酒店被爆破拆除;武汉马湖新村小区400多套入住不足5年的住房面临整体拆除;福建一所投资1500万元的小学只用2年就面临拆迁;扬州刚入住不久的两个小区被政府二次出让土地使用权要拆除重建;仅“存活”了20年的北京四星级凯莱大酒店也将不久于“人世”……难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得出结论,中国的建筑寿命平均只有30年。

  根据我国一些建筑设计通则规定,砖混结构建筑的使用年限为30年,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使用年限为50年,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的耐久年限为100年。合理拆除或搬迁一个房屋的时期分别为30年、50年、80年。

  “国内在技术上完全能做到让建筑寿命与发达国家一样长。”全国政协委员陈清华、郭松海认为,建筑短命问题不是书面规定的年限过短,也不在于技术能力达不到。随着建材科技的发展和设计、施工及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建筑物耐久性也在不断提高,由原同类环境下房屋合理使用年限50年提高到70年,仅现代技术即可完全达到。经验表明,有的砖混结构建筑几百年也都能安全使用。我们古建筑的辉煌也表现在使用年限很长,如山西应县木塔、河北赵州石拱桥等。现代建筑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大楼已使用51年了,结构还很好。北京的十大建筑也使用近50年,结构仍然很好。

  “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本身不过硬所造成的建筑短命现象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实。这需要加强建筑监督。”全国政协委员安纯人等痛陈城市建筑“短命”原因:目前,我国建筑材料仍以传统材料为主,材料部件缺乏统一标准,性能低,通用性、耐久性差,施工多采用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操作,使得建筑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一位从事多年建筑工程安全检查的业内人士说,建筑工程里使用材料不同工程质量也有所不同,使用寿命长短也不同。有些人在施工时偷工减料主要体现在水泥和建材上,水泥有的标号不够,不达标必然导致建筑“豆腐渣”。为此,政协委员呼吁严查工程腐败问题,加快推行建筑工程质量险。

  “我们的住房和城市建设,规划变更频繁, 标准制定落后,也是建筑短命的主要原因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刘志峰认为,从实质上遏止中国建筑的“英年早逝”,就要切实改变一些地方“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橡皮擦擦,最后能不能实施,全靠领导一句话”的做法,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执法力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mybillem 发表于 2013-10-4 08: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杯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我只是一个看客 发表于 2013-10-4 10: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喝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大大只 发表于 2013-10-4 10:38:28 | 显示全部楼层
[s:12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寂寞如我 发表于 2013-10-4 12:24:53 | 显示全部楼层
100年前的“水泥碉堡”坚如泰山。
几年前的“水泥公路”破烂不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潇潇风 发表于 2013-10-4 14:25:20 | 显示全部楼层
[s:66],我觉得买得起房子的应该是那些房地产中介,因为他们整天在说房子笋,单价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AV达人 发表于 2013-10-4 20:15:13 | 显示全部楼层
绝对必须同意楼主的意见!!!!如果豆腐渣工程冇人去整改,到时候水泥屋可能都不如木头屋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