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影红 舒婧 嘉敏 思鉴 雪婷
昨日是中秋小长假前一天,记者走上街头发现,无论是商场、超市还是各种特色礼品店、农贸市场都一派繁荣。除了传统的月饼依旧是今年中秋的“主角”外,各种茶酒类商品、应节食品成为畅销品。此外,各大酒楼也是场场爆满,生意十分火爆。各大商家都使出浑身解数,以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得一杯羹。
临时摊位应节商品销售火爆
每逢中秋节前10多天,我市不少地方都会设立临时摊位销售应节商品。昨日,记者走访发现,临时摊位的应节商品销售火爆。
在荔城街旧市场中秋商品销售一条街,每个临时摊位都摆满了月饼、灯笼等商品,前来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商家应接不暇。买灯笼的除了孩子外,还有一些年轻白领。“公司员工准备举行派对,买些灯笼回去搞搞气氛,借此回归童真。” 白领李小姐说。
“早上8时开始摆摊,晚上22时才收摊,午饭和晚饭都只能轮流吃,不然忙不过来,今天可是最后‘冲刺阶段’了。”摊主罗小姐说,平时20时冷冷清清的旧市场,因为中秋节的到来,显得热闹非凡。
在荔城街夏街大道一中秋商品销售点,记者看到,无论是灯笼还是月饼都所剩无几。“这两天每天营业额都近万元,比前段时间增加一倍。越临近中秋节,我们的生意越好,月饼和灯笼都卖到缺货。”一摊点负责人陈小姐说,老人比较传统,所以来买灯笼的除了小孩,就数老人最多。
农贸市场大闸蟹田螺提子最吃香
昨日,记者走访发现,我市农贸市场人头攒动,市民们均忙着购买过节食品,各类海鲜、肉类、应节水果的销售更是在昨天攀上了一个高峰。
“老板,我要那只大的!”昨日上午,在荔城街富鹏市场,许多市民围在数家水产档前选购海鲜。不少水产档老板反映,这几天他们忙得“连钱都没时间数”。
“今年大闸蟹大丰收,价格与往年相差不大,我们档口卖的大闸蟹按公母、大小不同,价格为15—50元一只不等,销量比往年至少增加3成。”一水产档档主陈姨说,除大闸蟹外,田螺也很吃香,虽然价格从平时的7元/斤涨至9元/斤,但仍倍受欢迎。“早上摆出来的两箱田螺,不到一小时就卖光了。”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荔城街兴发市场和增江街东区市场,情况与富鹏市场相当。记者注意到,除海鲜、鸡鸭鹅热销外,饭后佳果也“不甘示弱”。昨日10时许,多辆运送水果的货车停在兴发市场附近,各家水果店店员和送货人员都忙着卸货、点货。一水果店店主告诉记者,各类水果价格较节前一周出现小幅度上涨,但不影响销量。“进口红提销量最好,价格普遍在38元一斤,这两天我们店卖出差不多100斤。”该店主说。
商场超市人流量明显增加
昨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商场超市发现,为迎接节日的到来,商场超市被打扮一番,张灯结彩之余不忘推出各类促销活动,吸引着消费者的眼球。
昨晚7时许,在荔城街东汇城大润发超市,记者看到,不少市民携老带幼前来“扫货”,月饼、水果销售区人气最旺。据超市销售人员罗小姐介绍,一个月前月饼就已上架,销量随着中秋临近不断增加。“除自家吃外,市民还会选择一些作为礼品赠送亲友,不少顾客都是几盒几盒地买。”该超市有关负责人说,自进入“中秋月”以来,超市人流量就明显增加。据统计,该超市8月份录得人流量总数在9000人左右,而进入9月以来,已录得人流量总数过万。
随后,记者走访荔城街华润万家超市和人人乐超市看到,收银台前等候付款的顾客也是排起了“长龙”。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秋前一周,就有不少顾客前来购买本地特产回家过节。另外,一些应节食品、饮料等销量也倍增,有些商品一天需多次补货才能满足消费。
酒楼食肆团圆宴预订火爆
“如果没有提前预订,中秋要出去吃个团圆宴恐怕不易。”昨日,不少市民这样感叹。记者从市内各大酒楼食肆了解到,中秋节当天9成以上的餐位已被预订一空,而昨晚各大酒楼也是全线爆满,生意十分火爆。
在荔城街挂绿广场穗港龙海鲜酒家,记者看到,中秋假期三天的订餐名单密密麻麻。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酒家的包房早已被预订一空,就连大厅里的座位预订率也达9成以上。“由于肉菜、海鲜等食材价格均有所上涨,所以今年的团圆宴价格也有所上调。”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价格上涨并未对生意造成影响,这几天店内基本上都是座无虚席。
随后,记者走访挂绿园酒家、胜记酒家、金海湾酒家等食肆了解到,团圆宴预订情况同样火爆。据一酒楼负责人介绍,由于一些市民选择在中秋假期前两天聚餐,因此昨晚就已经出现了客流高峰,席位已处于紧张状态。也有不少酒楼食肆表示,午宴席位相对松动,如果市民愿意,也可在中秋节中午吃团圆饭。 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