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5名中青年农民免费重返校园接受教育培训

[复制链接]
守望 发表于 2013-9-6 10: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日晚,增城市2013年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第二学期开学了。

    从今年起至2020年,增城计划用8年时间组织全市初中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农民完成成人高中文化和综合素质教育,全市符合条件的中青年农民可免费接受教育培训。

    目前,已有1055名来自荔城、增江、朱村、中新、石滩和新塘的中青年农民从中受惠。重返阔别多年的校园,他们感慨良多。

   “若非政府实施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程,我们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踏入学校课堂,没有文化和技术,一辈子只能在外面干苦活、重活,工资微薄。”这是学员共同的心声。

文、图/记者陈仕亮 实习生魏晓婷


--------------------------------------------------------------------------------

1.jpg

不少学员表示,以前没有升学的遗憾都给补上了。


89.5%学员满意教学管理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9月5日19时30分,在市成教中心西楼7楼一间空荡的课室里,来自荔城街邓富新村的阿鹏盯着这句名人名言思索良久。再过半个小时,课室将坐满陆续到来的同学,而老师也会准时出现,为他们上一堂语文课。

    阿鹏今年24岁,是增城市2013年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程的一名学员。其实,早在2004年,因家庭经济不济,阿鹏念完初中就退学打工了。

    几年时间里,阿鹏做过饭店厨师、点心师傅、办公室文员、销售员、救生员、物流送货员、电工等工作。谈到重返课室的感受,他说:“以前没机会读书,现在还能免费回到课堂学习,心里很感动,一定会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不辜负家人和社会的期望。”现在,阿鹏是一名到课率100%的学员。

    增城市2013年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自今年开展以来,上半年(第一学期)1055名学员中到课率70%以上的有824人,占总人数的78.1%。其中到课率100%的有152人,占比为14.4%。

    学员的到课率直接影响学习质量,为保证教育培训顺利推进,相关部门把教学管理和学员管理视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市成教中心成立了专门的管理小组,对课程编排、教师安排、具体教学过程进行规范管理,定期组织任课老师及班主任交流、总结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从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学员管理工作重点由镇街党委政府负责。”市农教办工作人员姚广荣介绍,相关镇街派出专人负责当地学员的考勤、学习表现等管理工作。此外,镇街领导及工作人员还通过电话、信息、家访、面谈等方式,将不愿上课、缺课比较多的学员最大限度动员到课堂上学习知识。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相关镇街用电话、信息通知学员上课共10000多人次,约谈或家访600多人次。对此,在上一学期末的一次问卷调查中,831名受访学员中有744名对教学组织管理工作表示“满意”,满意率为89.5%。

全市5个教学点18个教学班

    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程是一项惠民工程。市委、市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为此成立了增城市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确定了市人社局、市教育局为牵头单位,市委组织部和宣传部、市农业局、财政局、监察局等10多个市直单位以及各镇街党委政府为具体工作部门,并确定了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职责。

    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市人社局、市教育局从在职在编的人员中抽调了10多人参与工作;相关市直部门每个部门确定了业务骨干协助开展工作;各有关镇街分别派出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地学员的管理工作,教学单位抽调了77名老师及工作人员开展教学及管理工作,其中老师54人、班主任18人、教学管理5人。各工作单位和部门抽调的专职或兼职工作人员超过120人。这些工作架构的搭建,为工作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记者走访了解到,本期综合素质教育培训计划招收1000人,由于宣传发动和组织工作到位,学员报名比较踊跃,实际报名学习1055人。为了方便学员就近学习,全市在市成教中心、朱村街、新塘镇、石滩镇、中新镇设置了5个教学点,共设18个教学班开展教学。

2.jpg

学员查阅考试成绩。


成人高中文化课和职业技能课是主要课程

    在一份教学安排表上,记者看到在上一学期,开设了语文、社会科学、公民道德与法律基础3门课程。一位任课老师向记者介绍,为保证教学质量,教育部门从学校的在任中学教师中抽调54名教学业务精、责任心强的老师任课,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课前集体备课、课中观摩评估、课后总结。

    据了解,学员学习的内容主要是成人高中文化课、职业技能课或者农业技术课(实践课)、综合知识三大部分。文化课使用的是广州市教育局确认的浙江成人教育高中课本,学员考试及格就发放成人高中毕业证书。而职业技能课或农业技术课则从第二学期开始选修,每人自选一门,修完之后发放国家技能职业证书。至于综合知识方面,则邀请了增城的13个事业单位对学员进行一些跟本单位相关的知识培训,例如劳动局教劳动法,让学员以后就业时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并了解自己的义务。综合知识课程拟共90个课时。“这些课程都是很有针对性、很实用的。”

    就在上一学期,教学单位共组织了集体备课会2次、教学现场观摩会2次、专题教研会7次,参加会议的共有600多人次。授课老师在开展文化教学的同时,将综合素质教育融入具体的教学中去。授课老师、班主任和镇街党委政府的领导及其工作人员,通过主题班会、课前课后、专题会议、家访等方式对学员进行了思想品德、文明礼仪、行为习惯、遵规守纪等方面的教育和帮助。

    “一开始我们开设由广州教育局统一规范的课程,后来学员反映说课程比较枯燥,所以我们收集学员们的意见,从上学期的下半个学期开始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一些具有增城特色的课程。”值得一提的是,教学单位结合学员的实际和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调整了适合学员学习的教学安排和教学方法,最大限度使学员学有益、学得满意。“总的来说就是转变了观念,从‘我们要学员学什么’逐渐向‘学员想学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方向转变,为他们服务。”一位项目负责人如是说。

学会换位思考 改掉不良习惯

    记者采访了解到,经过一个学期的教育培训,许多学员都表示“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记者统计采访信息,学员们的收获可归纳为两类:一是文化知识水平得到较大提高;二是综合素质普遍提高。

    采访中,很多学员向记者反映学到了实用知识,如起草通知、经济合同,书写规范的收条和借据、自我推荐书,气候地理与增城农业的关系等。石滩镇的“老板学员”黎杨照学会了写“求职信”后触类旁通,自己起草了招工广告,结果招到了3名想招又难招的员工,解决了招工难题。

    经过一学期学习,参加文化课期末考试的学员合格率达到97.6%。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学员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有文化、懂技术、有修养、素质高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增强了积极认真学习的信心。有不少学员开学初或经常缺课,或到课后不认真学习,到学期的中后期得到了较大改变,甚至不轻易缺一堂课,有很多学员克服了各方面的困难坚持上课,实现到课率100%,并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成绩。

    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在上学期开学之初,部分学员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请假、随意迟到早退、上课高声说话、玩手机、随处吸烟并乱丢烟头等不文明行为,在第二学期开学时,学员这些不好的现象得到很大改善,“这说明他们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得到了提高”。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训,文明、礼貌的教学环境使学员的思想和心灵得到有效熏陶。今日的学员较上一学期开学时,其精神面貌、外在表现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变。荔城街蒋村学员蒋强杰接受采访时说:“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人生道理,以后不会因小事跟家人或其他人斤斤计较。”石滩镇的学员姚海燕则表示:“我学会了‘换位思考’,遇事多为对方考虑,理解别人的难处。”

    记者了解到,在学习过程中,学员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加强。荔城、增江、朱村、新塘、石滩、中新6个镇街的18个教学班都以班干部为主组织开展活动,很多班还自发组织了同学会,课余组织有益的活动。石滩镇还组织学员开展了卡拉OK、篮球、羽毛球等文体比赛,增进了学员的沟通。新塘镇白石村青年女学员周汝清说:“通过学习,我克服了以前不敢在人前说话的毛病,现在在班里我敢唱歌了!”

    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学员改变了不良的生活习惯。曾有赌博、经常外出夜归等不良习惯的学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朱村街山田村学员石容叶说:“参加学习后,因为要在晚上学习,我改掉了经常‘蒲夜’的习惯,又学到了知识。”他的老婆为此感到高兴:“最好他每天晚上都去上课,学好文化知识,改掉所有不好的习惯。”

培训工程受到社会各界好评

    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程,首先从中受惠的是学员及其家庭。在参加学习的1055名学员中,36—45周岁的大龄学员超过40%,这些学员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读初中时因家庭困难、缺乏读书环境等原因没有继续升学,他们出来工作后又因文化层次低在工作生活中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因此他们非常珍惜这次市委市政府给予的学习机会。

   “他们普遍的心态是,以前没有升学的遗憾给补上了,既学到文化知识,充实自己,对家庭和子女也是一种榜样。”一位教学单位的工作人员说,正因此,各镇街涌现出不少夫妻学员、亲属学员、孕妇学员、残疾学员、带病学习学员、老板学员、异地学习学员等特殊学员。

    据统计,这些特殊学员共有48人,80%以上的到课率超过90%。其中朱村街联兴村下肢残疾学员张金红,离校11公里,每晚由丈夫接送上下课,到课率100%;石滩镇学员单伯雄,因在番禺工作和生活,坚持按时从番禺到石滩上课,到课率100%。现在,市组织开展的中青年农民综合素质教育培训工作已得到包括学员、家长等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好评,普遍认为这是最实际但也是影响深远的“民生工程”、“功德工程”。正如新塘镇西洲村学员徐桂添所说:“这项惠民政策非常好,满足了我们想继续读书的愿望。”

    “我们是有教无类,不管学员本来自身的素质怎样,能够拉他向前踏一步算一步,能让学员的素质在他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就说明我们的工作是很有用的。”姚广荣说。

    下一步,培训工程将首先以抓到课率为主要内容,搞好学员管理和服务工作。由市农教办牵头各有关镇街认真总结前段时间的工作经验,查找困难和问题,认真坚持做好学员的管理工作,确保本地学员到课率达到市的要求,学习态度、行为操守、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得到有效提高。同时,进一步做好学员的服务工作,促进综合教育培训的开展。其中,特别注意做好到课率低、学习态度不够端正、表现差的学员的思想教育工作,确保这些比较后进的学员及时进入正常的学习轨道,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其次是抓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在培训过程中,市农教办督促培训党委按要求开展培训,确保学员学到一技之长。同时,衔接市人社局做好培训后的就业安置工作,对有就业意愿的学员提供就业帮助。

    第三是抓好综合知识教育工作。市农教办协调相关工作单位落实任课老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安排授课,确保优质、依时完成教学任务。

    第四是充分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充分利用增城日报社、增城市广播电视台等宣传媒体,对综合教育培训工作的推进情况及工作中涌现出的突出人物和典型事例进行深入宣传,使各级及社会各界充分了解这项民生工程,从而促进教育培训工作顺利开展。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