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增城常住人口为103.67万人。据权威部门预测,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2015年,增城人口将增加至130万,到2020年,人口将达200万。
随着人口的日益增长及人口素质的逐步提高,增城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建设一个集各类演出、群众文化活动、餐饮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显得尤为迫切。
增城大剧院的开工建设,将极大地改善全市文化面貌,成为增城乃至广州市一张著名的文化名片。
文/记者陈仕亮 实习生魏晓婷
--------------------------------------------------------------------------------
增城大剧院效果图。
记者探营
开工一月已平整1/3场地
增城大剧院项目座落于新城大道以西、爱民路以南、行政中心以东、挂绿湖以北,总投资约10.9亿元,总建筑面积达63453平方米。附近有增城大球场和增城少年宫等公共设施,是广州市“十二五”规划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增城推进挂绿新城建设、提升城市品位和价值的重要举措。
增城大剧院项目于7月17日开工建设,预计2015年12月竣工。近日,记者探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在平整场地。项目工程师吴志昊介绍:“开工以来雨天较多,但工程进展顺利,已平整了17万立方米土方,即三分之一场地。”
增城大剧院的建设将填充市区高端文化发展空白,充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逐步提升增城市群众及外来工作人员的文化品味,推进增城市和谐社会建设。
增城大剧院将按照国内一流大剧院标准高规格建设。吴志昊介绍,场地平整后,下一阶段工作是挖地下室,目前已公开招标。
增城大剧院是打造特色文化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增城城市主要标志之一。作为城市的文化窗口、文化名片,增城大剧院将对增城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增城大剧院的建设也将促进增城文化产业的升级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升级,并直接改善增城市的投资环境,带来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建设目标
建国内先进文化设施
增城大剧院将成为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成果。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增城大剧院将是高品位演艺中心,是国内先进水平的文化设施。
增城大剧院与传统的大剧院有所不同,在剧院的设计上较为现代化,突出挂绿湖及荔城的优势与特色,与广州周边地区其他的传统剧院形成差异化的风格和独特的现代化文化气息。
增城大剧院除了满足歌剧、交响乐、歌舞、曲艺、杂技等演出需求外,还是大型歌舞、群众文化活动演出和排练场所,将提供多种文化活动功能场地与地下停车场及餐饮服务设施,使之与公众的社会生活联系得更紧密。
增城大剧院的建设不但可解决现时增城文化演出的需要,亦将成为公众文化交流的场所,是公共文化的聚集地。
增城大剧院的建成,将成为增城市新文化景观,成为展示人类文明和群众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最集中、最系统、最生动地为人们展示岭南地区灿烂的历史文化、独具增城特色的民族风情和演艺文化等内容,满足参观者高层次精神享受的需要。
“该项目的建成将带动增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体现广东先进的文化、艺术和建筑技术,将成为21世纪增城市文化发展水平的标志、中外文化交流的高雅场所、增城市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项目负责人说。
功能解读
让歌剧和音乐演出展现最好效果
增城大剧院定位为集专业性歌剧表演、音乐演奏和一般性群众文化综艺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剧场。不但体现广州国际大都市的文化气息,充分体现增城特色,又能辐射港澳地区,满足各种欧美国家高水平以及国内演出团体到增城演出。
增城大剧院功能定位的核心就是让歌剧和音乐演出展现最好效果。无论建筑上、声学、舞台、音响和灯光以及体现风格上不但要围绕这一核心进行,还要体现先进性和超前性。
增城大剧院以大剧院大剧场、多功能剧场为核心内容。由观演区、演出区、交流培训区、管理和配套区、室外环境区等功能分部组成。
增城大剧院大剧场在使用功能上将满足大型歌剧、舞剧(含芭蕾舞)、大型交响乐、大型综合文艺演出的需要;多功能剧场应能满足国内外各类综合文艺演出、大型舞会、电影首映、中型会议活动、文化艺术作品展览、时装表演、新闻发布等活动使用的要求。
建筑原则
强调坚持建筑声学设计优先
中国近年新建和在建的剧场很多,但有些剧院存在声学上的缺陷,导致花费巨资建造出来的剧场声学效果不佳,影响了演出效果。
作为未来广州市城市副中心内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增城大剧院将建成广州一流大剧院,充分体现增城市的文化新区和挂绿湖核心区的地位。“建设规模不需太大,但声学和舞台设计要高水准,能满足歌剧等演出的高要求。”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增城大剧院把声学效果放在第一位,从建筑方案开始就进行声学设计,建筑声学设计优先的原则贯穿建设全过程,工程的土建、装修材料到施工均要充分考虑建筑声学的要求。
项目代建单位广东广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增城大剧院建设要求建筑声学条件优良,声学设计按自然声设计,备有电声系统,选用高保真度的专业音响设备;增城大剧院采用镜框式台口箱型舞台形式,选用容纳面积大、动作变换性多的舞台设备;采用高科技舞台灯光和照明系统。多功能剧场舞台设备应能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需要。
增城大剧院先关注功能再关注形式,不追求建筑形式的奢华与标新立异,按甲等剧场设计,主体结构耐久年限为100年,耐火等级不低于Ⅱ级。
增城大剧院设计理念是“跳动的音符”,选定回旋型建筑体量与单独体块结合的设计方案,从开放性、现代化和人性化着手,通过音乐厅内外交流环境的潜移默化,促进市民文化观赏水平的提高和艺术人文的欣赏,既表现了亲民开放、鱼水之情的形象,又表现了均衡稳重的气质,并与城市周边环境相互融合,又不失独特个性。
增城大剧院的服务范围和对象主要是增城市及广州东北部地区的群众,以优质的服务、优惠的票价吸引广州市中心城区的群众。
文化价值
有助于推动国内歌剧文化发展
增城要走向国际化,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势在必行。通过建设增城大剧院,能够吸引国外著名的歌剧团前来演出,增城市民可以接受到世界的先进歌剧文化,还可以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为传统文化提供学习和借鉴的机会和环境。
通过增城大剧院推介经典歌剧,对于推动增城甚至国内歌剧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借鉴先进的西方文化,提升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和国家的进步。目前,国内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还不够深,接触先进的西方文化机会还不多,增城建设大剧院的意义正在于能够为增城市、广东省乃至全国提供这样的机会。
建设增城大剧院是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是增城市经济文化发展的良性结果。没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就没有一流文化精品和拔尖人才涌现,没有独具特色的都市文化环境。因此,增城大剧院的建设,对于增城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体制的创新、文化品位的提升以及增城文化精神的培育,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建设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优美的幸福增城,必须打造增城特色文化品牌。增城大剧院有利于培育发展增城的文化产业,形成特色鲜明现代开放型文化体系。增城大剧院建成后,能积聚更多人气,不仅能辐射珠江三角洲,还能辐射港澳和邻近省份,增强人们对增城的文化认知度,从而进一步强化增城作为广州城市副中心的地位。
“提高增城市民的整体综合素质”是增城市多年来奋斗的目标。增城大剧院不仅对增城高雅文化的建设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而且对增城大众文化的建设具有引导作用。增城大剧院对于提高市民文化欣赏、文化素养以及发展增城的商业文明、休闲文化,都具有重要的价值,也会对增城市民素质的提高产生促进作用。
增城大剧院建成后,将是充满创造活力的艺术精锐,又是展示和营造经典的艺术殿堂、海纳百川人才辈出的艺术摇篮,将为优秀人才展示风采提供广阔的舞台,还将是广泛开展中外合作和交流,体现都市形象的艺术窗口。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