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茹 实习生 蔡婷燕 通讯员 穗府信)8月5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发布消息,9月1日起广州市从化、增城共5家医院实行医疗改革,将取消医院药品加成环节,预计改革医院将总共减少7700多万收入。据介绍,此部分费用20%由两级财政负担,其余80%则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来消化。广州市物价局副局长吴林波解释到,如果市民看门诊,主要以药为主治疗将减轻负担,但如果以检验项目或手术为主,负担将加重,可通过医疗保险进一步保障。 药品加成是指:县及县以上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顺加不超过15%的加价率作价,在加价率基础上的加成收入为药品加成。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 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浩钿发布,去年10月广东省政府印发了全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意见,广州市从化、增城两个县级市列入了全省第一批16个改革试点县(县级市)。已确定从化市中心医院(含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增城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院5家医院为改革试点医院。 陈浩钿说,根据国家和省的文件精神,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是“十二五”期间深化医改的重点任务之一,主要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统筹推进县级医院管理体制、补偿机制、医保支付制度、监管机制等综合改革,建立起新的运行机制,促进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发展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手术医疗服务费将提高50%至100% 广州市物价局副局长吴林波表示,补偿机制改革是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为此,此次改革从取消药品加成这一关键环节入手,推进县级公立医院收入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转变。 预计,纳入改革试点的5家县级公立医院,其药品加成取消后减少7770万元的收入,1554万由两级财政负担,其余6216万元则通过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来消化,包括提高护理、诊查、手术和治疗等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疗技术服务合理成本和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同时降低药品、大型设备检查治疗,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具体如下: (一)试点医院药品(中药饮片、制剂除外)面向所有患者实行零差率销售。 (二)降低磁共振扫描(MRI)、X线计算机体层(CT)扫描价格,在现行政府指导价基础上降低8%。 (三)合理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查、护理、手术以及治疗等医疗服务项目价格。 (四)以上价格为最高限价。其他医疗服务项目仍按现行政府指导价执行。 吴林波说,初步确定门诊医疗服务费将提高30%,手术医疗服务费用将提高50%至100%。他表示,改革是增加政府投入、实行基本医疗保险支付制度改革同步推进,调整后的医疗技术服务项目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确保改革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有所减轻,医务人员合理收入水平不降低,“市民看病总体上是减轻了负担。” 焦点问答 关于看病减负“门诊费降约30%,手术费涨15%” 患者看病,药费能省多少?医院诊疗费提高的幅度如何? 吴林波:具体比例难以预测,但总体上百姓医疗负担是轻的,起码政府帮出了一部分。开药为主的患者,负担就减轻些;医疗检查多,需要治疗和手术的,负担会更重一点。据测算,门诊费用下降约30%,手术费提高15%,ct等检查费下降8%。 保证医院医生待遇不降低的情况下,居民看病成本减少了多少? 陈浩钿:老实说,我们用的字眼是不增加,不是说一定会降。不同的病患者,在看病成本高跟低之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门诊通常拿药多,药价降,所以门诊病患会感到成本少了;住院或有别的诊疗项目的,感受就不一定了。可以说,整体上,看病成本不增加。简单说,是存量的调整,结构变化,总量不变。降低诊疗费是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还要考虑到整个政府投入和医保投入能力。投入一下就十几个亿,医保和福利水平只能慢慢提升,毕竟公共需求是无限的。 关于药价虚高“省医改办正建一所药品交易所” 降低药价的措施之一是减少药品流通环节。在打击药品流动环节腐败上有何举措? 吴林波:《工作方案》主要着力在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环节。至于减少药品流通环节的举措没有提到。 陈浩钿:省医改办近期正在建立一所药品交易所,试图通过这一平台,来降低药品流通中间环节虚高的问题。通过这一平台,药品采购和定价过程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 关于医保待遇“医保基金缺口不会因此增加” 提高医疗技术服务费部分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会否增大医保金缺口? 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人社局参与涉及了改革的测算工作,广州市物价局通过调整诊疗项目收入来拉平整个价格对医院收入的影响。人社局要保证参保人的待遇不降低,也要保证医保基金收支平衡,不会说因此增加医保基金的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