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治疗儿童多动

[复制链接]
心之光社会工作 发表于 2013-7-4 10: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催眠治疗儿童多动




儿童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感受力特别强,“大人”们(尤其是老师、医生等)所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绝对的真理,具有无上的权威。根据这一特点,儿童的行为缺陷,在催眠疗法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


  儿童是一个人一生中接受能力最强的时期,感受力特别强,“大人”们(尤其是老师、医生等)所说的一切,在他们看来都是绝对的真理,具有无上的权威。根据这一特点,儿童的行为缺陷,在催眠疗法的作用下,就会产生不可思议的神奇疗效。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对于性格开朗,行为活泼的孩子,不要按大人的意愿将其视为多动,更不能轻易地断言他们是“多动症”。因为医学上对“多动症”的严格定义是:指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在临床上表现出与其智力水平不相称的活动过度,注意力涣散,行为冲动为特点的病症。也就是说这是一种病态。


  多动症最主要特点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对,但却无法控制自己。老师、家长无论使用什么手段,也改变不了现状,只能感到大伤脑筋。对老师来说, 这些孩子不仅自己无法正常学习,还会严重的影响教学秩序,因为极少数孩子的行为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更因为是一种病态,所以无法进行任何处罚。而对于家长来说,心理上的压力更大,不仅“望子成龙”落空,更因为危险的因素时刻都在多动的孩子身边存在,要付出更多的担心。


  更多的儿童虽然不是真正的“多动症”,但他们的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太多,过分的顽皮,也同样会给学习、成长带来不利影响。


  对儿童多动症和多动行为,目前除了催眠疗法外,.其他有效方法甚少。针对儿童感受力极强、暗示性极好的特点,催眠师使用催眠疗法,不仅能纠正儿童日常生活中的多动性行为,而且能迅速改善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在催眠师的催眠实践中,其成功率非常高。


  其实,给孩子进行催眠治疗的原理非常简单:采用“厌恶疗法”的原理,将“多动能造成身体的不适”这样的意识“种植”在孩子大脑深处的“潜意识”之中,用以抑制大脑皮层中“多动”的异常兴奋点。而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多动现象,无论是劝说、抚慰,还是诱导、打骂,这些都是无法消除脑电的异常兴奋,只有给以更强大的兴奋点,才能“压制”原有的兴奋点。在催眠状态下,催眠师的每一句话,都能作用于孩子的潜意识,在孩子脑海中“建立”一个“多动就会难受”的兴奋点,孩子醒来后,不知不觉就被催眠师在催眠时建立的这一强大的意识所左右,每当出现多动行为时,新兴奋点就会起作用,“提醒”自己安静下来。以后只要再巩固几次,一般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反复。如果在进行催眠时,配合使用 “聚精会神”的音乐,当然效果更好。


  催眠师催眠时还根据儿童身心特点、主要针对儿童争强好胜,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的身心特点,在诱导儿童产生“多动就会难受”意识的同时,也加入了不少鼓励性的、表扬性的语汇,所以儿童特别乐意接受。此外,催眠师的声音对儿童富有感染力,很容易激发类似睡眠时的脑波,所以见效快,效果巩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