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整治为“美丽乡村”加分
整治养猪场后,黄屋村的村容村貌更加整洁美丽。
■ 记者杨永红 蓝健文/摄
走进正果镇黄屋村,映入眼帘的村口花园绿意盎然。放眼望去,只见村道整洁宽敞,房屋规划整齐有序,村民生活悠闲自得,一下子让人感受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浓厚气息。
黄屋村位于正果镇东北部,面积约2.5平方公里,位于增江河上游,属于湖心岛旅游景区范围,村中生态环境秀美,田园风光无限,是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增城市文明示范村。村中旧民居以青砖建筑为主,规格、朝向均统一、整齐;新村规划统一,环境卫生整洁。村中有民国大戏院、祠堂,村落附近有增城县驻地旧址等特色建筑,如今古迹依旧可寻。2012年,黄屋村被确定为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和增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试点村。
“这几年黄屋村变化可大了,特别是今年以来,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等工作,村容环境越来越干净、漂亮,村民也越发注重卫生,自觉做好垃圾分类,村庄不见一处卫生死角,大大地改变了过去脏、乱、差的状况。”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记者在黄屋村村口惊喜地看到,在今年我市大部分地区荔枝减产的情况下,村口数棵荔枝树却非常茂盛,果实把树枝都压弯了腰。问及当中缘故,黄屋村党支部书记黄伙均告诉记者:“今年村里的荔枝确实减产不少,这几棵荔枝挂果比较多,主要是由于村民管理得比较到位,同时,猪场整治使水质、土质逐步得到改善也是果树生长挂果的一个有利因素。”据了解,黄屋村原有3家养猪场,总面积达3750多平方米。在正果镇和黄屋村委的积极推动下,该村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工作得到迅速推进,3家猪场已于今年4月全部拆除并完成复绿工作。
据村干部及村民介绍,过去,养猪场就建在山塘边,猪场产生的污水、粪便直接排到塘里,对水质和土质都造成较大污染,村民农田灌溉也不能直接就地取水了。“通过整治‘散小乱’养猪场,现在塘里的水变清澈了,靠近塘边也闻不到一点臭味,村民又可以放心地利用塘水灌溉了。”一名村委老干部说。今年已71岁高龄的退休教师黄伯对猪场清拆复绿后的变化感触良多,他说:“我常年都在村里居住,以前子女叫我搬到市区一起生活我都不愿意去。现在村里没有了猪场,环境越来越好,我就更舍不得离开了。”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