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通车的增从高速公路。
正在建设中的广汕路增江段。
改造后的小正公路。
(记者陈剑婷/文 凌云/摄)自增城被赋予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任务以来,增城市委、市政府“不等扬鞭自奋蹄”,建立全方位的城市概念,全面优化调整我市的道路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挂绿新城低碳交通示范区、新型有轨电车网络、轨道交通网络、高快速公路网络的规划建设等,致力构建承载力和竞争力强、内畅外快、绿色高效、便捷宜人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目前,增城大桥、广汕公路增江段等系列重点交通工程进展良好,地铁13号线和21号线的征地拆迁工作已启动,“大交通”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
“大交通”是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基础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血脉”,是涉及广大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增城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基础工程。随着我市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进程的加快,现有城市干道不足、南北通道欠缺、各组团联系通道不畅、组团内部道路网络不完善等不足日益显现,为进一步满足群众出行、城市发展、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在去年提出“大交通”规划建设,要按照建设高品质广州城市副中心的总体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强烈呼声、增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四大一美”建设的需要,加快完善、提升和构建增城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全面增强我市的城市承载力和竞争力。
“大交通”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大交通”是市委、市政府重点抓的实事之一。为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大交通”规划建设要求,我市各有关职能部门、镇街通力合作推动我市“大交通”建设。市交通运输局作为推进“大交通”实施的主要部门,一方面抓好“大交通”的规划,组织了专家学者、专业机构对全市道路交通网络进行全面梳理和深入研究,编制《增城市“大交通”规划方案》,该《方案》已于今年3月份通过市委常委会讨论审定,原则通过。第二方面紧紧抓好抓实“大交通”工程、项目建设,从去年以来,已先后完成了高快速公路八大出入口整治工程、高快速公路八大出入口交通信号灯工程、派正公路改造工程、广园东与香山大道出入口改造工程、小正公路改造工程建设。目前,全力推进并即将完工的项目有增城大桥建设工程、广汕公路增江段改造工程、朱宁公路改造工程。第三方面抓好交通服务组织和公路养护管理,完成了新塘汽车客运站建设,并已投入使用。
我市加大财政投入,全区域公交化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开通跨省客运班线38条、省内跨市班车24条,市内跨区班线25条、县内班线51条,客运班车覆盖全市行政村。我市公路绿化、美化、亮化“三化”建设、交通黑点整治、重点路段16小时保洁、重点路段超市政道路标准的养护等等经验做法、工作成效十分突出,被作为“增城经验”在省级会议上介绍。
目前,我市正全力推进地铁13号线、21号线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以及新新公路改造工程。
构建“大交通”体系 奋战正当时
构建“大交通”体系,奋战正当时。下一步,我市将加快推进地铁13号线、21号线建设的征地拆迁工作,推进两座交通枢纽中心规划建设以及广惠高速西延线工程、新派高速公路、坪中公路改造工程、新城大道改造工程、北环一期工程(荔新公路湖区段改线工程)、北环二期工程(广汕路北绕线工程)、南环工程(广汕路南移工程)和增城广场至挂绿湖、增城广场至增江街新型有轨电车试验段,北三环高速外移或下沉工程等项目的实施建设。
广惠高速西延线工程,又称广州凤凰山隧道工程,是我市拉近与广州中心城区的时空距离的重要工程,建成后将彻底解决核心区与中心城区连接不畅的困境,荔城到广州中心城区车程约56公里,行车时间将缩短至半个小时之内,相比以往可节省20分钟,这将大大提升增城统筹城乡以及承接广州中心城区人口和产业转移的能力。
同时,我市还积极完善从莞高速、花莞高速、北三环高速二期、新派高速等通往周边城市的交通路网,主动接受珠三角辐射,为同城化创造条件。
我市根据“一核三区”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各组团道路网络,规划新派高速公路,构建南北大动脉;结合挂绿新城规划,今年计划实施新城大道改造工程、荔新公路湖区段改线、广汕公路南移、北环路工程以及北三环高速往外迁移或下沉等工程规划建设。为提升道路建设档次和水平,我市还系统谋划、同步推进地下管网、生态景观林带、交通标识及配套设施规划建设。
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和增城广场交通枢纽中心,是站在国际视野高度谋划交通建设发展的重大部署。目前,我市以两个交通枢纽中心为主、增城火车站和增城货运站为辅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启动;增城大桥建设工程、广汕公路增江段改造工程即将完工;朱宁公路改造工程计划7月底前完成项目全线建设。在新型有轨电车方面,今年计划首先启动增城广场至挂绿湖区试验段和增城广场至增江街试验段的规划建设;穗莞深城际轨道(新塘至洪海段)计划今年9月开工建设;地铁13号、21号线建设征地拆迁工作已经全面启动,计划2016年建成运营。
如今,建设地铁、构建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的愿望,正从地图跃入现实,成为增城的生命线、发展线、幸福线。增城正一步步绘就城市副中心交通网络蓝图,遍布增城全市的综合交通体系逐渐成型。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