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塘中学校长冯流芳已离校,怀念校长。

  [复制链接]
陈教授 发表于 2013-5-23 19: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增城市新塘中学校长冯流芳谈体艺图强
来源:信息时报作者:责任编辑编辑::增城政务点击数: 1805
一所以乡镇居民子女学生居多的中学,如何发展优质教育,创造办学佳绩?一所办学起点不高的地区学校,如何打造广州东部教育第一品牌,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一所生源一般的学校,如何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凭借体艺特长突围而出,“升本率”连续5年每年上一个新台阶?2013年中考临近,记者专访了广州增城市新塘中学校长冯流芳,请他介绍这所在广州东部备受考生和家长关注的学校。



70年来探索不辍

新塘中学,位于增城市新塘镇港口大道北,创办于1941年,地处“南粤先贤”崔与之、湛若水的故乡新塘镇。70多年的风雨洗礼和不断探索前行,新塘中学从“增城市一级学校”起步,2005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在2010年顺利通过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终期督导验收,成为了广州东部教育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体艺不精彩,人生不精彩”

其中,“体艺见长,全面发展”已经成为该校的特色品牌。“教育是点化和润泽生命的事业,要关注人的现实生活,还要指向未来的人生。开展素质教育是教育者的良心。”在采访中,增城市新塘中学校长冯流芳多次强调,教育要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在新塘中学,我从不强求每个学生都考上重点大学,但我希望每个学生都能通过高中三年的学习,有更开心、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大家都有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进步。”

在冯流芳看来,人才是多方面的,所以培养人才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为此,学校根据学生具体个性而建立体艺特长档案,用情浇灌,用心等待,让每个学生在学习中都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人生追求。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舞台和生活的乐趣,从中获得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我始终相信"体艺不精彩,人生不精彩"!”冯流芳告诉记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体艺特长,不仅让学校学生高考屡创佳绩,真正实现了“低进高出,高进优出”,更让学校焕发出“幸福学校、快乐家园”的无穷魅力。记者在新塘中学看到,为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学校成立了篮球、羽毛球、武术、街舞、棋牌、钢琴、合唱、舞蹈、书法等20多个社团。

环境育人:教学设施在广州东部首屈一指

近年来,新塘中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屡创佳绩,2012年获得“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工作一等奖第三名”,高考各项指标均取得新突破,是广州东部完成教育局工作目标最好的学校。“最明显的变化是本科上线人数,2008年176人,2009年250人,2010年345人,2011年433人,2012年539人。”冯流芳认为,素质教育与高考成绩是相辅相成的,只要有创新的培养思维,学生不仅综合素质提高,面对考试也更加得心应手。

据记者了解,新塘中学体艺特色的素质教育成效显著,近几年有200多名学生考上各类体艺高校,其中周柏勇、伍锐森等同学体育术科以满分的优异成绩获得广东省状元。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一定要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据记者了解,新塘中学通过实施“名师工程”,以及青年教师成长“导师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名教师和骨干教师,学校的政治、数学、语文、地理、英语等学科组均被评为广州市中学“先进科组”。

“除了教师队伍群英荟萃,学校的环境对学生的艺术素质、道德修养、情感内化会潜移默化地产生极大的影响。”冯流芳介绍,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新塘中学大手笔投入,教学设施在广州东部的学校中首屈一指。“学校在每间课室都配备了监控系统、播音系统及全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政府先后投资为新塘中学建设了图书馆、电脑室、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运动场、标准心理咨询室等一系列设施,使得学校的办学条件跻身一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2 显示全部楼层
色调 发表于 2013-5-23 19: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不对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陈教授 发表于 2013-5-23 1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新塘中学一年一个台阶:2003年被评为“增城市一级学校”、2004年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7年成功报批“创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2008年5月顺利通过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1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初期督导验收。2004*2006年,连续三年新塘中学高考工作荣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一等奖(2009年再获此殊荣)、连续三年新塘中学都有毕业生以800多分的优异成绩成为增城市高考数学单科状元。然而带领新塘中学创造这一个个发展奇迹的则是深受学生爱戴、深受老师拥护的全国优秀校长、广州市优秀教师、增城市首届“十优”青年、新塘中学校长冯流芳。
    15年校长经历 成就两所学校
    46岁的冯流芳,在教育这块热土里磨砺了25年,在校长职位上拼搏了15年。作为一名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他凭着扎实的教育教学基本功,深入教学第一线,研究课堂教学,亲自指导高考备考,亲自挂帅市级以上课题研究,承担全国创造学习研究会课题“创新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为学校数学获得增城市高考“三连冠”,为学校数学科连续两届成为广州市优秀科组做出了贡献。
    1995年8月至1998年7月,冯流芳担任中新中学校长,面对着一所农村高中的残破与衰败,他有伤心但没有灰心。冯流芳深知,一所学校只有通过科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有发展的希望。他带领班子成员,在学校贯彻“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求真务实,狠抓质量”的管理思路,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领导的服务意识,加强师德教育,狠抓团队建设,端正学风,全面引入优劳优酬的激励机制,激发了活力,很快打开了学校工作新局面。
    经过三年努力,中新学校不仅告别了危房,而且规模扩大了一倍,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高。1996*1998年初中部连续三年初中会考综合评估获得增城市第二名(第一名为全市重点中学)。高考上省线的人数成倍增长,1996*1998年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市教育局下达的工作指标。
    1998年8月至今,冯流芳担任新塘中学校长。12年来,在冯流芳的带领下,以“让学生持续进步,让教师持续成长,让学校持续发展”为办学指导思想,秉承“崇德弘毅,博学善思”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坚持“互动互惠互探究,求同求异求发展”的教学理念,精心打造“体艺见长、全面发展”的特色品牌;培育了“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的学校精神。他带领学校彻底告别了“一幢楼”、“一条黄泥路”的窘境,办学规模从当初的18个班增加到现在的60个班。教育教学质量以惊人的速度提高,高考成绩连续12年保持强劲的提高势头,上本科人数连年创新高,上重点大学人数成倍增长,学科尖子和单科状元不但涌现,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高考成绩荣获增城市一等奖,2004年、2005年2006年连续三年荣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成绩一等奖,2007*2008年荣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成绩二等奖,2009年荣获广州市毕业班工作成绩一等奖;1999年至2008年连续荣获增城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称号。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孜孜不倦谋发展
    从教25年来,冯流芳不断学习探索教育管理理论以及管理理论,从进修数学大专到脱产(本科)学习管理,再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研究生课程学习,一路走来,学习是他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也成就了他作为一名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以及高中优秀校长的实力与威望。
    15年的校长生涯,冯流芳始终牢记作为一名校长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实践科学治校策略,坚持“以人为本”,把“德”字视为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把“勤”字视为成功的保障,坚持勤走进课堂,勤靠近教师,勤接近学生。15年来,冯流芳始终做到顺境时不得意忘形,困难时不失意悲观,孜孜不倦的为学校谋求最大的发展。
    不断提炼办学理念 促进学校发展
    冯流芳一直深信,打造一所高品位的学校必须把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作为办学的核心价值观,对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教育必须把开发人的潜智、发展人的个性、健全人的身心作为学校办学的行为取向。冯流芳领导新塘中学秉承“崇德弘毅、博学善思”的校训,自觉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集思广益,不断探索创新,提炼出了“立德树人、和而不同”的办学理念,并且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以及传统教育精髓进行构建整合,为课堂注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教育内涵而厘定了教学理念:“互动互惠互探究、求同求异求发展”(简称“三互”、“三求”)。“三互”、“三求”体现了教学是课程开发生长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是兼容百家、与时俱进的整合过程,是关注人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重视体艺教育 打造特色品牌
    1999年,冯流芳就提出了“以体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学校强力打造“体艺见长,全面发展”的特色品牌,特色项目“无线电测向”走向了全国。近年来,学校共有二百多人被各类体艺高校录取,全校共有12名学生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为了培养开拓创新型人才,新塘中学于2006年成立了“无线电测向”兴趣小组(“无线电测向”是速度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体育项目)。在3年时间内,学生登上了市级、省级乃至国家级的领奖台。学校“无线电测向”获得市级以上奖励达407人次,团体奖83项。其中,获得国家级奖励82人次,团体奖31项;获得省级奖励48人次,团体奖13项。2008年7月,参加全国无线电测向比赛4人获“工程制作”全国一等奖,2人获全国二等奖,4人获全国三等奖,还获得“2米波三人男子团体接力赛”全国一等奖和“80米波三人女子团体接力赛”全国一等奖。教练员何锦昆和沈权章老师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无线电测向训练和竞赛“金狐奖”一等奖。2007年2月,新塘中学被评为“第三批广州市中小学校科技教育特色学校”。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内强素质,外引骨干,是冯流芳一贯的做法。学校坚持以培养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依托,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多次组织教师参观名校,并定期邀请教育专家来校授课观摩。学校还从全国各地引进了多名骨干教师。实践证明,通过内强外引的做法,已在短期内明显的改善了教师的素质结构。他对新教师提出“一年合格,三年成熟,五年骨干”的奋斗目标,以此促进青年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推进“名师工程”,造就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良、影响较大的“名师”。2005年和2009年教师节,学校分别评出了“新塘中学首届名师”和“新塘中学第二批名师”。
    冯流芳还勤于笔耕,先后发表了《练、导、练》、《更新教育观念,实践素质教育》、《加强心理教育,减轻心理负担》、《争一流、显特色、创名校》、《彰显特色内涵,培育学校精神》等论文;策划开发了《数学精神》等系列校本教材,对周边教育产生了很好的带动和启发作用,获得了良好的口碑。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冯流芳认为只要把小事做好了,学校才能大发展,把每一年的小变汇集在一起,就能演变为中变或大变,他坚持强化素质、科学管理、打造品牌,优化服务,让新塘中学成为教师留恋,学生向往,家长放心的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高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鸟 发表于 2013-5-23 19: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s:67]怎么回事?之前5月18日有篇贴子(已删)也是讲此校长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天秤座 发表于 2013-5-24 08: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天秤座 于 2013-5-24 08:53 编辑

楼主是校长的粉丝?离校去哪里了?摊上事儿了?此事在坊间已传开,听闻涉及一工商局领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酷儿 发表于 2013-5-24 09: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知道详情的,请自己百度搜索关键字  “教育贪污害几代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超级大大只 发表于 2013-5-24 09: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s:82]水蛇春咁长,讲乜Q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123453 发表于 2013-5-24 17:1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已经调到教育局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123453 发表于 2013-5-24 17: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做什么主席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1425 发表于 2013-5-24 17: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太长看不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