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万尾鱼苗放流增江
我市连续26年向增江投入鱼苗,进一步改善和优化了增江河水域生态环境
放流活动现场。
(记者张文雄 陈婉婷/文 凌云/摄)昨日上午,增城市2013年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在增江河东岸亚运会龙舟赛场码头举行,共向增江河放流鲮鱼、鲫鱼、鲩鱼等优质鱼苗200万尾,以进一步改善和优化增江河水域生态环境。市长罗思源宣布放流活动启动,广东省渔政总队广州支队副队长杨志山,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增城市领导彭高峰、刘棕会、何鎏辉、丘岳峰、邱亿通、邬卫东、赖慕玲、李沃田、张登标、潘慧兰、叶鸿、江慧雄、李能坚、张文远、黄艳明、杨爱华,以及市直有关部门、沿江镇街、沿江居委负责同志和渔村渔民代表约200多人参加活动。
上午九时,亚运会龙舟赛场码头人声鼎沸,热闹非常。在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大家有序移步到鱼苗投放区,将一尾尾鲜活的鱼苗从放生板顺水放入增江河。看着鱼苗回到大自然的怀抱,在场的人们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据了解,我市从1987起就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不间断地向增江河人工投入鱼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时至今年已经走进第26个年头。一年一度的人工增殖放流,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和《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具体体现;是配合珠江禁渔制度实施,巩固和扩大禁渔成果,进一步增强全社会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的实际行动;更是维护我市江河渔业资源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幸福增城的重要举措。
今年,我市利用4月1日至6月1日珠江禁渔期的有利时机,向增江河投放鲮鱼、鲫鱼、鲩鱼、鳙鱼、鲢鱼、鲤鱼等六个品种的优质鱼苗共200万尾,同时凸显了滤食性鱼类放流对净化水质、防治和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体现了“以鱼净水”的生态效益。
副市长江慧雄在活动中指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业,是一项造福子孙、惠泽后代的善举。希望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养护渔业资源的意识,形成全民保护资源、爱护自然环境的社会氛围,激发全市人民共同为构建鱼水相亲、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家园而努力,为建设生态、休闲、智慧、幸福的新增城作出贡献。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