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心理学:为什么有人不怕死亡

[复制链接]
心之光心理咨询8 发表于 2013-4-17 09:34: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英雄心理学:为什么有人不怕死亡




电视上经常看到许多人在英雄救美,而且还是悍不畏死的那种。为什么会有这种人,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电视上经常看到许多人在英雄救美,而且还是悍不畏死的那种。为什么有人不怕死亡?他们的心理是怎样的?经过对事件的分析,专家来讲解英雄的心理。   


  在许多灾难中都涌现出了利他主义行为。几周前,三名妇女主动提供消息说他们在科罗拉多奥兰多剧院枪击案中得以幸存,是因为她们的男朋友们为她们挡了子弹。这三名男子全部遇难。


  一月份,大型游轮科斯塔·康科迪亚号在意大利西海岸倾覆的时刻,一名57岁的船员留在了船上帮助他人,即使他的船长以及数千名游客——弃船而逃。32人在此次灾难丧生。


  对灾难中表现出利他主义的人进行研究的困难在于他们中间大多数人都已命丧黄泉。而且,我们还喜欢制造英雄。



  正如研究人员Selwyn Becker 和Alice Eagly2004年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上指出的那样,事实上英雄主义情怀存在于所有有记录的人类文化中——从洞穴壁画和民间传说到早期文学,再到现在,比如《黑暗骑士崛起》。


  正因为人们有如此高度的评价,Becker和Eagly认为英雄主义不光是勇担风险的高尚行为,还是带点自私、维护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


  今年早些时候,《演化心理学》杂志公布了一项由两名心理学家所做的研究。研究发现,那些甘愿忍受痛苦的实验参与者——他们得把手放到一盒子冰块中浸40秒,或者被灌进一大罐水——不光被认为更加讨人喜欢,而且当其他学生志愿者把一个罐子里的1170美元随意分发给所有的实验参与者时,他们得到的钱明显更多。


  这项研究规模很小,78名参与者——而且没人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但是作者总结道“采取‘自我牺牲的行为’从长远看是有利可图的策略。”简而言之,英雄和自私的冲动会同时到来。但是,我们能就此二者做出选择吗?


  美国国防部资助了耶鲁大学的数项研究,目的是为了观察在战役期间及其后,军人中钢铁般遵守纪律者与违反纪律者之间的区别。


  心理学家Deane Aikins指导了部分此类研究,他认为英雄主义不是一种主动的选择。


  “对许多人来说难以理解的是这个人竟能神奇地活下来。”在提到威斯康星州的警察Murphy时,他说。“也许是因为有的人拥有压力荷尔蒙,可以使他在危险情形下保持冷静。”


  但是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服役的数百名退伍军人进行研究之后,Aikins相信其实他们中间大多人都曾试图逃跑,只不过不能跑。“瞎猫碰着死耗子,然后活了下来。”他说,如此解释为什么许多得以逃生的人被当成了英雄。


  Aikins确实提供了一种解释,说明那些愿意帮助别人并活了下来的人会被称作英雄:他们在危机到来之前和之后都已经建立好了社会纽带。入伍当兵或从警的工资尽管微薄,但是这会带来自信放松和社会认可作为回馈。


  2005年《个性》杂志发表了一项旨在揭示为何一些非犹太人会从纳粹手中拯救别人而为何其他人不会这样做的研究。他们发现那些提供了帮助的人更愿意冒险——但更明显的特点是他们自称与朋友和家人定期交往。


  给英雄下定义要难于给懦夫下定义——后者正如Ambrose Bierce所说:“在危险、紧急的情况下用腿思考。”在科罗拉多和威斯康星拯救了别人的那些人也许仅是一时冲动,不加思考,随机而为——但是他们没有跑向安全出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