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张凌东)昨日,市民郭小姐向记者报料称,几个月前,她网购了一个手机移动电源。前几天她因公务出差入住广西某酒店,她将自己所购买的移动电源拿出来充电,结果导致酒店电闸跳闸,而后继续充电还发生了移动电源爆炸,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对此,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缺失行业国标,目前移动电源市场鱼龙混杂,市民选购需谨慎。
昨日下午,记者走访市内多家通讯数码专卖店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移动电源品牌和种类很多,包括飞利浦、索尼、长虹等知名品牌,其中不乏一些山寨产品,价格普遍为十几元到上百元不等。据新塘解放北路一手机通讯专卖店负责人阿华介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电源的销量十分可观,平均每天可售出50多个。“充电宝的容量有不同规格,最大的容量达到20000mAh,较小的则在1000mAh以下,大多消费者会选择较大容量的充电宝,9000mAh至10000mAh的充电宝销量最好。”阿华说。
新塘镇沙埔大道一大型通讯数码专卖店负责人廖先生告诉记者,目前移动电源行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除专业人士借助专业的工具测试外,普通消费者很难用常规的方法测量移动电源的实际容量。“许多厂商为了争夺客户、吸引眼球,几乎无一例外地都采用了虚标的手段,很多标注5000mAH的移动电源 ,实际容量只有3000mAH,这就是为什么在市场上会经常看到一些容量超大而价格十分低廉的移动电源的原因。”廖先生表示,由于移动电源的生产门槛很低,就是一个电芯加一块电路板。对于厂商来说,为了让产品具有价格优势,在用料方面,一般会选择一些成本低廉的次品。特别是一些山寨厂商,更会选购一些来路不明的电芯运用到产品中。这种经过偷工减料的产品,不仅功能没有保证,更对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
廖先生提醒,市民在选购移动电源时应谨记三点:一是购买时莫贪便宜;二是认准品牌再购买,例如购买拥有注册商标的品牌(即商标上面带有“R”的标识);三是从外观上甄别,例如包装是否属于粗制滥造、有无注册商标的标识、有无正规的使用说明书及三包凭证等。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