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绿新城建设加速 重点突破“四大一美”
春节到增城观景、赏花、游湖、逛园博会。为期38天的第十九届广州(增城)园林博览会昨日正式开幕,向市民免费开放。
满城花团锦簇与挂绿湖畔湖光山色相映成趣,由各色花卉组成的巨幅“福”字堪称“广州第一福”,五彩斑斓的华丽灯饰宛如梦幻……记者走访广州(增城)园林博览会看到,现场繁花似锦,艳丽多姿,充满新春的节日气氛。
此次园博会将让更多人感受到正在崛起的挂绿新城的魅力。增城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增城确立了重点突破大生态、大交通、大产业、大管理和美丽乡村“四大一美”的战略举措,高起点谋划建设广州城市副中心,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
撰文 郑佳欣 张志科 朱卓东
--------------------------------------------------------------------------------
两大花海处处花境 园博会精彩绽放
今年是广州市园林博览会首次由区县承办,增城将举办园博会的地点定在增城新城市中心——挂绿湖,力争将此园博会办成一届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有特色的园林盛会。
据介绍,本届园博会设计理念为“一线花带、两大花海、五大展区、处处花境”。一线花带从行政中心前面的景观大道中轴线,延伸到挂绿湖对岸,主题为“迎宾天下”。记者看到,景区中轴线设有成百上千各色花卉组成的巨幅“福”字,占地3000多平方米,堪称广州全市最大规模“福花”。道路两旁挂满大大小小的灯笼,整个园博会景区突出红红火火过大年的热烈气氛。
“两大花海”由桃花园(仙翁贺岁)、茶花园(彤云茶香)构成。在彤云茶香园区,一株“十八学士”茶花作为主打,配置多品种的茶花展示区和艺术小品,市民漫步其中,可以体会“万绿丛中一点红,绿丛花里飘茶香”。
值得一提的是,增城当地重要节点、入口、开放空间、广场闲置用地、空阔的绿地、沿线道路等重要区域更是“处处花海”,突显缤纷花城园林景观。园博会现场颇多亮点,如由靓丽花卉组成的何仙姑、寿星公等造型,从化展区景观;廊以流溪河形态为蓝本,星光栈道装上精美灯饰,夜晚五彩斑斓,宛如仙境。
增城市林业园林局副局长温作深说,此届园博会遵循勤俭办会和环保的理念,以固定景点和临时景点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在建设中大量使用环保材料,部分园建设施在园博会闭幕后将作为挂绿湖的配套景点永久保留。增城、萝岗、从化、花都、南沙、番禺等6个区还在园内建设了具有岭南特色的园林,都将作为永久保留的景点。
除了赏花,市民还可以逛逛展示岭南特色的书画馆、插花馆和岭南盆景展等。园博会期间,每天中午在园区内安排了舞蹈、歌曲、魔术、小品等丰富多彩的文艺表演节目,市民可以边欣赏美景边享受文化大餐。
大手笔建设挂绿新城
此次园博会是增城挂绿新城生态魅力的首次集中展示。伴随着园博会的启动,挂绿湖畔的建设进程正在加速。
站在广袤的挂绿湖边,举目远眺,数百辆施工车辆在紧张地忙碌着,平整山头、淘挖湖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增城有这样的大计划:以世界眼光建设挂绿湖,按照水面8平方公里、主景区52平方公里、综合保护区110平方公里的规模,2014年底前建成8平方公里水面,并在湖中央建设全球最高喷泉。2013年底初步建成1000亩甘泉花园(小名“花花世界”)、100亩挂绿荔枝园和200亩荔枝博览园,形成城市副中心生态地标。
增城人描绘挂绿湖蓝图时,形象地把挂绿湖比喻为增城的“胃”、“肺”、“肾”、“心”:挂绿湖是增城之“肾”,将起到湿地作用,储水防洪排涝;挂绿湖是增城之“肺”,通过大湖区调节空气;挂绿湖是增城之“胃”,作为饮用水源储备基地,为增城人民提供干净的土壤、水源和清新的空气。挂绿湖是增城未来之“心”,环绕挂绿湖,增城大球场、增城大剧院、增城市少年宫、三甲医院等一系列公建配套设施开始紧锣密鼓布局,一个代表着新型城市发展道路的城市中心正在拔地而起。
广州城市副中心的蓝图建设也由此展开。增城明确了以“生态、休闲、智慧、幸福”为城市发展理念,将1616平方公里的城乡区域纳入了城市副中心发展体系,确立了城市发展规划蓝图,以“一核三区”的组团化、网络化格局全面对接大广州——以荔城街、增江街、石滩镇为主体建设城市副中心核心区挂绿新城;依托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广州东部交通枢纽中心,在新塘地区建设东江新区;以中新镇、朱村街为主体,建设以山水田园风光为特色的科教生活新区;以派潭镇、小楼镇和正果镇为主体,坚决不发展工业,不搞高强度、大规模的房地产开发,示范带动建设北部800平方公里的生态产业区。
从挂绿湖畔崛起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人们可以体会到这座城市的决策者的长远布局和科学理念:发挥生态优势,不比人口规模,不比高楼大厦,致力于保持清洁的水源、新鲜的空气、干净的土壤和安全卫生的食品,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医疗、体育、文化、商业等服务设施,构建以轨道交通、新型有轨电车为骨干的公共交通和以自行车、步行为主的低碳出行方式,建设低成本、高品质增城。
从挂绿湖畔崛起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人们可以期待一个独一无二的美丽新增城:增城将建设生态水城,打造四季花城,构筑田园绿城,建设广州最具典型性的水城、花城、绿城。
“四大一美”打造城市副中心
园博会和“挂绿新城”建设的大气魄、大手笔,可以看出增城决策者的国际视野、长远眼光。
围绕实现理念目标,增城确立了重点突破“四大一美”的战略举措。
——打造“大生态”,建设水城花城绿城。在“大生态”的蓝图中,美轮美奂的挂绿新城将成为代表广州参与国内国际竞争的生态地标。继在全省率先建设绿道后,增城正在构筑“水上绿道”,全面保护增江、东江、西福河,全线规划建设生态景观林带,形成水上岸上生态绿色走廊。
——建设“大交通”,构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大交通”的文章将紧紧围绕广州东部(新塘)交通枢纽中心和荔城交通枢纽次中心来展开,邀请国际专家设计的增城交通规划,地铁、城际、轻轨、公交等层次清晰的公共交通体系以及“三横三纵”的高速路将网罗全域。
——发展“大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施开发区带动发展战略,构建三次产业协调、高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以全国首个国家级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园区、省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以及工信部电子五所总部新区、阿里巴巴华南物联网营运中心等一批高端项目,引领高端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崭新崛起。
——构建“大管理”,着力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增城创新型城市化的管理理念,涵盖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硬件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并逐步完善健全了医疗保障体系、人口计生体系和外来人口服务管理等保障民生工作的软件机制,还通过完善社会组织、社会志愿服务等监管体制发展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建设“美丽乡村”,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结合村庄资源条件和生产生活特点,科学划分为农民居住区、现代农业区、产业发展区等功能区,合理布局村庄发展空间。大力盘活农村发展资源,动员和鼓励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投入,参与发展生态旅游等产业项目。
挂绿湖畔,绿道边上,一条崭新的城市发展道路、一种全新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形成。
交通指南:
· 5路公交车(阳光家园——碧桂园豪园); ·8路公交车(钟岗村——初溪水利枢纽);
· 6路公交车(荔城桥头村莲塘服务站——罗岗工业区); ·102公交线路(荔城——石滩)
以上公交车均可在挂绿湖站下车
· 从广州的天河客运站、越秀南客运站、芳村窑口客运站、广园客运站、流花汽车站、
罗冲围客运站、东圃客运站、以及从化、花都、番禺汽车站均有直达增城汽车站的巴士,
到达增城汽车站后可转坐5路、6路、8路、102路公交车到挂绿湖站下车。
· 从广州、佛山、东莞、深圳、惠州等城市自驾车走高速,可从增莞高速增城支线增城站下,即可到达。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