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亲子关系模式

[复制链接]
心之光心理咨询8 发表于 2013-2-5 10:51: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大亲子关系模式





很多家庭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压在母亲身上,但心理医生认为,健康的家庭关系是,夫妻关系亲密,都给孩子均等的爱。


  第一种,夫妻关系亲密,都给孩子均等的爱。对孩子影响:有利孩子性格形成,同时学习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第一种模式的夫妻关系很紧密,都给孩子比较均等的爱。心理医生认为,在一个健康的家庭关系中,夫妻之间的感情是最重要的,夫妻关系比亲子关系更重要。一方面,夫妻关系很和睦,能给孩子充分的家庭环境陶冶,孩子也会对婚姻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向往,觉得婚姻就是像父母那样相处;另一方面,父母双方能给孩子比较均衡的爱,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同时学习到男性和女性形象,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很有益的。孩子就会在观察的过程中以父母为榜样,学习父母的很多优点。因此,夫妻关系融洽,对孩子的性格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第二种,夫妻关系较远,离孩子更近。对孩子影响:可能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自私。父母关系较远,两个人离孩子更近,就是人们常说的“以孩子为中心”。这种模式常发生在夫妻关系一般,虽然没有太大冲突,但时常处于“冷战”状态的家庭中。由于夫妻之间的关系比较淡薄,对孩子更溺爱、过度保护、过度干涉。这样的家庭表面上看起来尚能平稳,但却潜藏着危机,会导致孩子以自我为中心,比较任性和自私等,不利于孩子各方面的发展。


  第三种,夫妻关系完全依靠亲子维系。对孩子影响:孩子更大可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夫妻间距离更远,问题更突出,两人的关系完全依靠孩子来维系,孩子甚至成为了婚姻的阻隔、障碍,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婚内第三者”。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常常被极端地溺爱。夫妻之间几乎没有感情,婚姻成了“将错就错”,他们宁肯和对方没感情,但为了孩子,他们还是忍着,维持家庭的完整。


  第四种,女孩与母亲关系较近,或男孩与父亲关系较近。对孩子影响:孩子长大后,不知如何与异性相处。这种亲子关系模式出现原因:一是,母亲从小带女儿,如果在2岁半—3岁时父亲没有介入,常常会出现女儿对母亲过度依赖,与父亲关系越来越远;二是,母亲要给女孩做好榜样,父亲要给男孩做好榜样,所以女孩长大了,应该与母亲更近一些,男孩长大了,应该与父亲更近一些,因此导致同性的亲子关系越来越近;三是,在夫妻关系不和的家庭中,由于父亲和母亲常常相互敌视,总希望把孩子拉入自己的“同盟”中,结果常常是孩子与父母中的一方关系越来越紧密,而与另一方的关系越来越疏远。


  第五种,女孩与父亲关系较近,或男孩与母亲关系较近。对孩子影响:影响孩子择偶。男孩与母亲关系较近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儿子从生下来就给母亲带,到2岁半到3岁时,由于爸爸没有介入,孩子在第一个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开始爱上自己的母亲,和母亲“热恋”,形成恋母情结。当孩子到4岁半—5岁时,开始排斥父亲,讨厌父亲和母亲那么要好。


  孩子在3岁以前,家庭的主要抚养人是母亲,这时母亲怎么给他爱都没问题。但随着男孩慢慢长大,那么母亲要和他距离远一点,让父亲与他的距离差不多。如果男孩与母亲更近,他会从母亲身上习得很多女性的东西,性别角色就会出现问题,甚至会过度依赖母亲而“恋母”,那么孩子的心理其实是没有真正的成长的。所以孩子长到3岁左右时,父亲角色应该介入,让一家人的关系相对均衡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