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郑佳欣 通讯员/朱卓东 张志科)“没想到自己也能住别墅,做梦都笑出来。”增城派潭镇上九陂村北山社80多岁的范伯高兴地告诉记者。记者昨日走访看到,增城在北部扶贫区内建设名镇名村,村民从曾经的小山村烂瓦房集体住进了崭新的别墅。
贫困村民分到小别墅
在风光秀丽的增城派潭白水寨景区门口,一片有着浓郁岭南特色的小别墅群特别显眼。南北通透,抽水马桶、洗手台、大阳台等居家设施一应俱全。站在小别墅的阳台上,可以望见远处青山和村口水塘。
上九陂村的村干部说,改建前的北山村布局凌乱、房屋破旧不堪、村民居住条件较为困难,且村庄布局与紧邻的白水仙瀑景区生态旅游环境建设显得格格不入。为此,敏捷集团捐资5300万元,拆除了旧北山社约8000平方米的旧房,在原址上新建了42套联排住宅、2栋公寓和1栋文化室。
回想起以前住的瓦房,再看看现在的两层半新楼房,派潭镇上九陂村北山社的范叔淦至今还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按照分配方案,他和两个兄弟可分到3套岭南风格的小洋房,每套面积有220平方米左右,父母则由三兄弟轮流赡养。
上九陂村的村干部介绍,小山村烂瓦房变成了崭新的别墅,农民不仅自己不用掏一分钱,还可以拿到3000元的搬迁费,“又有钱补又免费住新房”。
上九陂村就在白水寨风景区下,以前村民主要靠耕地为生,村集体收入低。随着名镇名村建设的推进,原来增城“有名”的贫困村上九陂村短短半年多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主干道上都已经装上了先进的太阳能灯,每10米一盏的太阳能灯把村里照得通亮。村口蓄水塘沿岸铺上水泥路,搭起凉亭,成了村里的公园。
北山一带更是形成了20多家成气候的农家乐,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污水治理惠及32万农民
上九陂村这个紧邻白水寨的北部贫困村的变化,只是增城名镇名村建设的缩影。
据介绍,增城结合北部山区镇扶贫开发,集中力量建设北部派潭镇、小楼镇、正果镇三个镇的镇区、园区和六个典型村庄,通过样本示范带动,打造具有增城特色的义举和产业发展并举的名镇名村。
在名镇名村建设过程中,增城重点对北部三镇镇区的医院、敬老院、幼儿园、学校、影剧院、文化中心、活动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查漏补缺,尤其是医院、敬老院的规模、接待能力得到巨大提升,医院床位由不足200床提高到320床,敬老院房间由不足100间增加到300间,“能满足未来20年的发展需要”。
增城市相关负责人还透露,增城这两年推进北部三镇及中南部54条村的农村污水治理,随着工程的全面完工,将惠及农村人口32万人,农村污水治理率达到72%。同时,实施农村路灯亮化工程,今年计划建设中南部农村路灯近2.4万盏,基本实现村村有路必有灯的目标。
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