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 (记者/刘俊)记者从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昨日发布的2012年广东县域、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研究报告中了解到,增城市、四会市、博罗县位列2011年度我省县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三甲,东莞市虎门镇、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东莞市长安镇则霸占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前三名。
省政府参事、广东县域经济研究与发展促进会会长陈鸿宇教授介绍,该会连续4年发布了广东县域经济研究报告,连续3年发布广东镇域经济研究报告,其目的是总体上把握我省县域和镇域经济发展状况与态势,推动我省县域和镇域经济科学发展。
报告显示,2011年我省县域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为10166.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9.02%,比2010年多了0.2个百分点。县域经济研究报告主笔林先扬博士介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呈几字形分布,可以称作环珠三角增长地带,是我省县域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空间。而与周边相邻省份的县,则出现边缘塌陷现象,这与相关配套支持不够、转移支付不足、交通欠发达、自身基础薄弱等因素有关。
“与江浙鲁等省份相比,我省县域经济仍存在差距。”研究者建议,为做强县域经济,应进一步强化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政府转型,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发展;推进市场化改革,促进政府和市场主体良性互动;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幸福县域建设。
我省专业镇则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1年我省共有326个专业镇,实现GDP总量1.64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1%,专业镇对区域经济的平均经济贡献率达39%。其中,佛山、云浮的专业镇对区域贡献率分别高达94.7%、67%,中山、江门等8个地区也均超过50%。2011年,我省工业总产值超千亿元的专业镇达6个,超百亿元专业镇达103个,占专业镇总数1/3。
镇域经济研究报告主笔赵超博士表示,珠三角外围及两翼地区专业镇情况同样喜人,凸显了专业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他建议,下一步发展镇域经济,应把推进新型城镇化作为核心,把壮大民营经济作为根本出路,把培育特色经济作为主攻方向。
2011广东县域经济
综合发展力前10位排名
1 | 增城市 | 2 | 四会市 | 3 | 博罗县 | 4 | 从化市 | 5 | 高要市 | 6 | 惠东县 | 7 | 鹤山市 | 8 | 开平市 | 9 | 台山市 | 10 | 海丰县 |
2011广东镇域经济
综合发展力前10位排名
1 | 东莞市虎门镇 | 2 | 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 | 3 | 东莞市长安镇 | 4 | 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 | 5 | 广州增城市新塘镇 | 6 |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 | 7 | 中山市小榄镇 | 8 | 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 | 9 | 东莞市厚街镇 | 10 | 东莞市常平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