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建成投产,年出栏超10万头,实行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费
增城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开工仪式。
(记者张文雄/文 凌云/摄)昨日上午,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开工仪式在增江街大埔围村举行,这标志着我市生猪养殖业向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转型升级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广州市副市长、增城市委书记曹鉴燎,广东省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罗展光,广州市农业局副局长廖重斌,增城市代市长罗思源,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彭高峰,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增城市委常委刘棕会,增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平、市政协主席何鎏辉、市委副书记丘岳峰、副市长江慧雄,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伯高、总经理梁志宇为项目培土开工。市领导聂磊、邬卫东、耿俊峰、赖慕玲、列荣辉、范文添、李沃田、张登标、潘慧兰、叶鸿、邓毛颖、徐明曦、李能坚、张文远、袁伟峰、温洁夫、杨爱华、谭小棠,市法院院长李娜,市检察院检察长谭可为,市武装部部长张清彬出席开工仪式。
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由英德市德丰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出资建设,是我市规划建设的第一家年出栏生猪超10万头肉猪的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项目采用生态、低耗、健康、优质、高效的养殖方式,引进国际先进的设备设施,组成标准化流水生产线,场内采取特殊的猪舍建设、科学的饲料配方和先进的环保工艺技术,是一家“零排放、零污染、零浪费”的环保型企业。
该项目位于增江街大埔围村,总投资2.27亿元,占地约600亩,预计2013年10月底前建成投产。项目包括年出栏10万头以上无抗三元瘦肉型商品猪的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20万头商品猪的储备基地,配套建设年屠宰能力36万头肉猪的现代化屠宰场以及相关交易配送平台,可创造250多个就业岗位,年营业收入14816万元,年利税达1392.33万元,项目建成将拓宽本地村民就业渠道,保证全市“菜篮子”工程的安全,有力地推动全市生猪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促进生猪养殖业转型升级。
曹鉴燎在开工仪式上致辞时说,我市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国有句古话:破旧立新,没有破除“散小乱”养猪场就没有今天这个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的现代化养猪场。全市各级各部门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辛苦一年的努力将换来未来增城人民的幸福。有句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养殖业对于食品安全至关重要。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是集肉猪养殖、储备、屠宰于一身的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将为增城人民提供大量安全优质的“放心肉”。希望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在进行肉猪养殖、储备、屠宰外,拓展深加工项目,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罗展光说,畜产品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连,保证肉食品供应是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责。但畜牧业的发展不能采取乱搭乱建乱养的模式,这是我们坚定反对的。我们要规模化、现代化、无害化养殖畜产品,保证畜产品的质量。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增城市委、市政府以及各职能部门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大力推动生猪养殖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发展,推动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加快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的建设,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放心肉”,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
增江街道办事处主任卜永彪说,随着项目的落户和农业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大埔村这一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社集体经济收入将逐年提高,农民就业会有更多的机会。我们同时启动了大埔围村“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加大了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力度,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重大项目的带动下,大埔围村一定会越来越美丽,从一个不受关注的地方变为令人羡慕的地方。希望广州德盛现代农牧发展有限公司不负众望,围绕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环保型企业的目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确保生猪质量安全,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物美价廉的“放心肉”。
梁志宇说,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增城市委、市政府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了一系列的部署,在生猪养殖业上一方面大力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减少污染排放,保障食品安全,另一方面推进大型现代化生猪养殖场的建设,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市场供应。为配合政府这一利民举措,公司决定在大埔围村投资建设一个大型现代化生猪产供综合体。本项目落户增城,得到了省、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和增城市委、市政府以及增城市有关职能部门、增江街、大埔围村的大力支持,从方案通过到项目动工仅仅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政府工作的高效让投资者信心倍增。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把项目建设好,达到国内先进、国际不落后的水平,按时投产,确保市民满意、政府放心。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