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扫描揭示爱恨之间的差异(图)
网易探索10月30日讯 据国外媒体报道,我们常常说爱恨分明,如今英国科学家对大脑扫描发现这二种强烈情感非常分明,因为他们发现大脑中确实存在“憎恨回路”。当人们看到自己憎恨的人时,大脑的不同区域会表现出活动性。科学家由此获得了大脑的“憎恨回路”,并将此发现发表在最新出版的《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上。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神经生物学实验室的西米尔·泽肯先前曾绘制过情爱与母爱有关的神经回路,发现憎恨更为强烈且回路更复杂。与此同时,他的同事约翰·罗马亚挑了17位对某人特别是对前情人或同事恨之入骨的测试者,让他们回答他们憎恨的程度,并向他们提供“仇人” 和其它没结仇的人的照。之后,当测试者在大致16秒内观看他们挑选的照片时,一台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扫描下了其大脑活跃性。通过比较他们对憎恨面孔和中立面孔的反应,研究小组确定了大脑的“憎恨回路”。
我们正是通过此回路来感受强烈憎恨的。此结果表明“憎恨回路”和“热爱回路”共享的二个大脑区域就是壳核和脑岛。壳核被认为是用于负责身体运动的,因此它可能也活跃于保护情人或攻击与憎恨情敌式的仇人当中。而脑岛与悲伤感有关,如嫉妒。然而科学家发现热爱与憎恨之间还存在重要的差别:当测试者看到情人照片时,与判断和推理有关的大脑额页皮质通常都不太活跃,这意味着他们对此人没有过多的评价。而在观看仇人照片时,大脑额页皮质就相对活跃得多,只有其中一小块区域是不活动的,这表明他们对此人有更多的评价。泽肯解释说我们用此大脑区域来判断我们的行为后果,并预测仇人会采取什么行为。“在热恋时,你失去了判断力,几乎疯狂了,但当你憎恨他人时,你似乎特别斤斤计较,以确定你下一步应对仇人的措施。”
此外,有趣的是,最新研究还发现,憎恨回路中一些结构的活动性与测试者回答的憎恨程度成正比,也就是说主观憎恨程度或许可以客观地量化。泽肯指出,类似的大脑扫描有一天将可用于法庭中,比如评估犯人是否对受害者充满了仇恨,这对司法量刑可能具有重要意义。泽肯表示,与浪漫爱情不同的是,憎恨的对象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这种多样性将是他的实验室未来研究的主题。他们希望调查大脑回路是否与种族或国籍歧视有关。(尼特) (本文来源:网易探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