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军营献青春 壮志雄心报国家
■记者钟林威
当兵,对初涉社会的青年来说,既能为国尽忠,也可使自身素质得到全面锻炼,提升今后的综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从11月1日起,我市今冬征兵工作拉开序幕,首日就有近3000名适龄青年报名应征。为何参军会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记者随机采访了其中3名应征青年,倾听他们积极从军的肺腑之言。
吕来强: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
在应征入伍报名现场,只见一名壮实的小伙子急切地挤到红色的光荣榜前,抢先写上自己的名字——吕来强。“今天来报名,真的很激动,我一定要争取穿上军装。”来自新塘镇的吕来强打开了话匣子。
90年代,吕来强的父亲要去当兵,由于他是长子,吕来强的祖母认为其应留在家乡继承祖业,坚决反对其出外,导致吕来强的父亲参军的愿望化成泡影。
时光流淌至今年11月,吕来强的年龄适合当兵了。刚满18岁的他,看到身边有很多朋友都报名参军,再也坐不住了,想到自己已经成人,有能力开始承担社会责任了,最先该做的事是为国家作出应有贡献,而参军就是最直接的报国。吕来强提出了这个想法,得到长辈们的一致支持。
爷爷拉着吕来强的手说:“我和你爸爸想参军都未能如愿,你这次一定要争取把兵当上,替爷爷、爸爸尽保卫祖国的义务。”
招得明:军营的成才环境用钱买不到
知书达理、做事踏实……这是招得明给人留下的好印象。今年7月高中毕业后,本来可以上大学的他,却毅然选择了从军。
“古今中外,许多杰出人物都有过从戎的经历。军营历来出人才多,就因为其有特殊的成才环境,而且这种环境是用多少钱也买不到的。”招得明说,部队也是一所大学,军人必须养成听从指挥、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这对自身是很好的全面锤炼,能促使自己早日成熟起来,懂得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学会如何去适应任何环境。
招得明坦诚地告诉记者,如果被挑选到部队,他会苦练基本功,争取成为一个优秀的士兵,将来积极参与地方建设。
刘细佳:从军有助以后更好创业
应征报名前,刘细佳已经和别人合伙开了一家牛仔直营店,迈开了创业的第一步,可他为啥还想当兵呢?
“我有一位伯父也当过兵,退伍回乡几十年,伯父还经常与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战友保持联系,一有什么事就互通电话,家住周边地区的也经常来串门。伯父办起了工厂,而且很成功,靠的是众多战友的大力支持。”这些事给了刘细佳很大的启发:年轻人想创业的不少,可失败的也多,无数事实都证明一个道理——创业路上并非一马平川,不仅需要资金、技术,更需要“无形资产”的支撑,如信息、经验、人际关系等,要是自己继续守着这间小店,不一定能成功。如果像伯父那样当兵,退伍后再回乡创业,很有可能取得更大的发展,因为在部队可学到回地方用得上的军事管理经验,还能结交到来自五湖四海的战友,到时信息更灵通,更有能力处理好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会在资金、技术上得到更多人的帮助。
在报名点上,年纪轻轻的刘细佳向记者解开了这个疑问,他自信地说:“当兵肯定对我今后回乡创业帮助很大。”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