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山区学校学生在宽敞优美的校园里开展心理活动课。
文、图/记者黄婧琪
见习记者卢舒婧
5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发展全局,把贯彻落实国家、省、广州市各项教育保障政策措施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免费教育、扶困助学等方面的工作成效显著,确保了各级各类学校的贫困学生有书读、读好书,从根本上促进了我市的教育公平。此外,我市还大力支持北部山区的教育工作,保障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师资力量。
派潭中学高二年级学生朱世文谈到我市的扶困助学工作时说:“我觉得我市的教育保障政策落实得非常好,帮助许多贫困生家庭减轻了负担。”
朱世文是一名贫困生,家里靠务农为生,从初一至今他每学年都能领到1500元助学金。“每年我都会用这1500元购买文具和练习册,以及解决大部分日常生活费。假如没有这笔钱,家里的经济负担一定会更重。”朱世文说。
朱世文的同学潘秀云也是一名贫困生。在老师和同学眼里,潘秀云成绩优秀、性格开朗、活跃于文学社等学生社团。“假如没有助学金,我会担忧我的生活费,也就不可能会有那么多心思和时间花在学习和社团上。有了这1500元,我可以安心地学习,将来学有所成后报答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潘秀云说。
从2010年秋季起,我市率先在广州市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增城籍学生可享受12年免费教育。据统计,2006年至2011年,我市实施免费义务教育投入资金共计逾3.2亿元,近70万名学生受益。
朱世文说:“当年我得知我市要实施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时,感觉特别激动。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政策减轻了家庭教育负担,一些经济拮据家庭的子女可顺利就读高中,不必再为学费发愁。增城的学生都是幸运儿,我们都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增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