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质量持续改善 幸福感不断增强

[复制链接]
侧风 发表于 2012-10-16 18: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记者 黄家敏/文 凌  云/摄

  ●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2005年的64.35%提高到2011年的76.2%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54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36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136%

  ●实施增城籍学生小学、初中、高中(职中)12年免费教育,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整体收入水平实现“两相当”

  ●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参保覆盖率达10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内

  ●全力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人居环境迈上新台阶


--------------------------------------------------------------------------------

1.jpg


2.jpg


3.jpg


    发展为了人民——近几年,我市经济社会建设始终贯穿着这样一个主题,老百姓迎来了更加美好的生活: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居住环境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幸福感不断增强。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始终突出改善民生。从2005年至2010年,我市财政支出加速向民生倾斜,五年来,共投入民生和各项公共事业财政资金142亿元,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比重从2005年的64.35%提高到2010年的73.28%。去年,民生投入占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6.2%。这些数字,体现出老百姓生活得到了切实改善。

    这几年里,老百姓的荷包鼓了。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14033元、5238元增加到2011年的27543元、1236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136%。尤其是去年起,扶贫开发工作和美丽乡村建设两项惠及民生的大工程相继启动,促使我市农村经济较快发展,2011年北部山区农民纯收入8885元,与中南部差距进一步缩小。

教育和就业是民生之本

    2006年以来,我市投入50多亿元发展城乡基础教育,全市形成了农村小学办在中心村,农村初中办在中心镇,高中办在增城市区的新格局。同时,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实施增城籍学生小学、初中、高中(职中)12年免费教育;建立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教师收入与公务员整体收入水平实现“两相当”。此外,为进一步凸显教育公平,解决布局调整所带来的学生上学难问题,我市首推对因学校撤并而造成的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实行市财政给予补贴交通费、午餐费,对学校则给予午休管理费补贴。

    近几年,我市通过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高度重视和落实城镇居民的就业再就业工作,帮助大中专毕业生和社会青年基本实现就业;实施再就业目标责任制,完善就业援助和就业资助政策,鼓励和支持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积极推进就业工作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建设,重点做好原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4050”、零就业家庭以及弱势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实现城镇就业和农村就业同步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市接收高校毕业生8120人,举办各类招聘会139场,累计提供就业岗位21.9万个,198021人次成功就业,城镇失业登记人员再就业达21313人次,年城镇失业登记人员就业率保持在70%以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内。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

    近年,我市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持续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力度,着力改善和保障社会民生。一是加大职工社保扩面力度,落实“两个确保”。2011年,全市参加职工养老保险199478人、失业保险152970人、生育保险53055人、工伤保险233518人。全市领取职工养老保险基本养老金16696人,人均养老金1760.09元,领取失业保险金391人,人均失业保险金1040元。社会化发放率达100%,确保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二是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2011年,全市城镇老年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覆盖率达98%以上。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市把“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参保对象实现100%全覆盖”纳入2011年“民生十件实事”之首来加以推进,全市农村居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337825人(参加新农保277404人),16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参保覆盖率达70%以上,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参保覆盖率达100%,实现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此外,为有效缓解困难群众的生活压力,我市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医疗、康复、住房、教育、司法、流浪乞讨人员等专项救助和应急救助制度为辅助,以社会互助为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并在2005年至2011年期间,先后3次提高城镇低保标准,5次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与此同时,不断提高老年人优待服务水平,积极落实社保卡整合老年人优待服务工作,2011年1月起,我市向7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保健金。

安居是民生之盼

    在住房保障方面,我市创新保障房建设和管理工作,探讨构建“大住房保障体系”,以“政府主导、市场参与”为原则,广泛引入各种社会资金,采取在普通商品房小区中按比例配建保障性住房的模式,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村新社区和动迁安置房。据悉,截至去年,我市共筹措资金3.5亿元,启动12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建成3649套保障性住房,超额完成2457套的目标任务。

    我市首个保障性住房项目百晟·汇翠湾于2011年4月竣工并交付使用。百晟·汇翠湾的交付使用不仅解决了在册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而且让他们能共享高档住宅小区的公共配套设施,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居住环境。

    “非常感谢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帮助,百晟·汇翠湾让我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成功申请入住百晟·汇翠湾廉租房的邓桂香说。邓桂香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家里还有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每月只靠丈夫微薄的打工收入和低保救助维持生活。“以前一家四口挤在一间30平方米的出租房,条件差,租金贵。入住百晟·汇翠湾后,深刻地感受到这里的居住环境非常好。”邓桂香说。

    除此之外,近年来,我市以深化建设主体功能区、实施公园化战略和统筹城乡科学发展为目标,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尤其是今年以来,我市全力规范整治“散小乱”养猪场,致力保护增城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以及安全卫生的食品,彻底整治脏乱差,营造整洁的村容村貌和市容市貌。同时,将生活垃圾分类向城镇深入推进,进一步提高我市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能力和水平,改善了城乡人居环境,让增城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更宜居。增城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6 显示全部楼层
梦梦 发表于 2012-10-16 18: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2005年的14033元、5238元增加到2011年的27543元、12363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96%和136%。
但物價上漲了不止一倍。05年2元的早餐已經不錯了,現在5元都吃不飽,上漲幅度不止1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小玲 发表于 2012-10-16 18: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
有多少人吃饭都没钱呢,特别是没关系的低保户都叫停[s:6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82838929 发表于 2012-10-16 20: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张小玲 发表于 2012-10-16 18:50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
有多少人吃饭都没钱呢,特别是没关系的低保户都叫停

[s:81]私人打工出个千几蚊,有几个买社保的?大家都知道社保加医保870,买了还有钱吃饭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风言风语 发表于 2012-10-16 20: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我是愤青,我又拖了增城人的后腿。真的对不起增城人。但这数据准确性去到多小?真心希望这数据都是真的,而不是业绩工程,门面工程。别吃饭都吃不起,却说增城如何如何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张小玲 发表于 2012-10-17 15:25:18 | 显示全部楼层
382838929 发表于 2012-10-16 20:15
私人打工出个千几蚊,有几个买社保的?大家都知道社保加医保870,买了还有钱吃饭的?

在职不为民等于旧社会,人吃人[s:1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dengdaini 发表于 2012-10-18 21: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呢个大话讲得,过头咯,吾好拿老板,工头,工资和下面的人平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新居民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