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水质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
(记者李丽斐)记者昨日从市环保局获悉,增城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增江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目前已全面完成,并正式投入试运行。该自动监测站投入运行,为进一步加强对增江河的保护,准确、及时掌握其水质变化状况,实现对增江河水质有效监控和污染预警提供了保证。
增江河水质自动监测站选址正果镇黄屋村电排站,位于增江河增城市与惠州市龙门县交界水质监测点(九龙潭)下游1公里处。据了解,水质自动监测站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对水温、pH值、电导率、溶解氧、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氰化物、铜、六价铬、镍、铅等13个特征项目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监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网络自动发送到监控平台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监测数据将与广州市环保局、增城市环保局和正果镇监控室联网,可以随时查看。
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建设增江河水质自动监测站,是加强环境管理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建设新型城市化的措施之一。增江河水质自动监测站投入使用具有四个重要意义。一是可以预警水体污染。人工采样分析的水质报告具有滞后性,水质自动监测可通过对监测结果的上升趋势或突变数据的分析,结合其它气象、水文、地理条件就可了解和掌握增江河段水质变化规律,预警和防范水体污染,从而逐步建立有效的水质检测和预警机制,及时应对各种水质污染突发事件。二是有利于与龙门县建立水质监测常态沟通机制。根据水质在线监测数据,有针对性采取联防联控联治措施,共同保护水源。同时,通过水质自动监测站监测数据联网,进一步加强与省、广州市环保部门的沟通联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区域环境保护和水质保护的协调监督机制。三是可以及时掌握水质状况。水质自动监测站可取代人工采样、样品运输、实验室分析的传统水质监测方式,实现对水域及时、连续监控,随时作出水质状况报告。四是可以解决跨区域水环境污染纠纷。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建成后,可了解各方的排污情况,使水污染事故的责任者无所遁形,有助于解决跨行政区域水域中水污染事故。增城日报
|